主持人在节目中究竟创造了什么“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七个字意味着什么? 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称谓,我们常讲、常说; 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称呼,我们说惯了、说顺了。 如果我们深入仔细地品味这一称谓,也许我们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感觉; 如果我们逐词逐句地体味这一称呼,也许我们能获得一种更深的感悟。 我们现在就依照“电视——节目——主持——人”这原本的七个大字而读解开来; 我们现在就按照“电视的特性”、“节目的特征”、“主持的特点”、“人的特质”这排列的四个方面而谈开去…… 电视的特性 当你走进一个普通农民家,也许家里的一切是那样的简朴,而唯独电视机却摆放在一个显要的地方; 当你购置了一套新房,尽管方方面面你都想精心设计,然而,一个不可或缺的设置,那就是如何将大彩电搁置在一个显赫的位置上。 这个方方正正的“魔盒”,为什么让城里人、村里人有着如此的重视? 这个方方正正的“魔盒”,为什么又有着如此的魅���吸引着城里人、村里人? 电视,是英文television的译名,tele表示“远”,“远距离”。vision是“视”,“视力”、“视觉”的意思——电视即可见远距离的景物。壮春雨:《电视节目学概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谁“可见”?当然是人。 人,总有着一种天性,他们不满足于听到什么,他们更想要看到什么。 白天上班,听到 ×× 省的一个副省长被判了死刑,晚上回家立刻打开电视,看到关于他被审判的新闻图像时,心里想:“哟,长了副憨厚老实样,原来是个贪官呀,活该!” 坐在班车上,车厢里的收音机又传来云南发生地震的消息,到了办公室看到报纸上有一则消息报道,还附上了一张现场照片,心里总感到不满足,下班回家再看电视时,心里想:“哟,房子全倒了,他们怎么过冬呀,明儿寄几套衣服去!” 其实,老百姓自己知道,这不是在看电视时“正在审判”,这也不是在看电视时“正闹地震”,但正是这电视,此时让老百姓的心理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觉,获得了一种视觉上直接的满足。 ——这就是电视的图像画面给观众带来的“现场感”。 水均益站在快艇上为观众直播主持中国运动员乘国产飞机穿越大桥桥孔的现场报道:“500米、100米,穿越桥孔成功啦!”电视机前的观众获得成功的消息是与现场的观众、现场的主持人同时看到; 倪萍在**电视台演播大厅直播主持“申奥晚会”,当萨马兰奇宣布是“北京”时,现场的倪萍与嘉宾忘情地拥抱,电视机前的观众与家人动情地欢跳。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是一起看到揭晓,同时得以知晓的。 尽管老百姓知道自己不是在直播的现场,但是,老百姓知道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发生在现时现刻。快捷、全面的电视现场直播使电视机前的观众获得一种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同步满足。 ——这就是电视的现场直播给观众带来的“现时性”。 现场感与现时性就是指空间的临场感和时间的同步性。毛时安:《叶惠贤主持艺术论集》,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7页。 电视特性的直观性,是让我们的电视观众不仅能听到,而且还能用自己的眼睛直接看到事情发生的过程。 顺应于观众天性的这种直观性,以让我们的老百姓在看电视时,能直接产生一种空间临场感和时间同步感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和天性的满足。 这就是电视的特性——强烈的现场感与视觉的直观性。 节目的特征 什么是*好的节目? 当你去问一些主持人什么是*好的节目?也许你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我们的受众喜爱看的节目,那就是*好的节目。 当你去问一群老百姓什么是*好的节目?也许你将得到这样一种回答:我们能准时坐在沙发上看想看的节目,就是*好的节目。 那*好的节目就是观众的“期盼”与“期望”——期期都在盼,期期都在望。 节目的“节”既指“段落”,又指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节目的“目”既做眼睛又指观看,还有大项中分小项的含义。 ——一段段的竹子、一个个的竹节便是形象的感受。 ——节目就是以一定的时段来表现一定内容的那种形式。壮春雨:《电视节目学概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让观众期盼与期望的节目,让一段段的节目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在观看,这恰恰是成功地激起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大的心理欲望和行为参与。 加拿大文学博士麦克卢汉在《传播工具新论》中明确指出:“*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应该是那些包含了须由观众完成的过程的状况。” 这种“须由观众完成的过程的状况”,就是要让观众产生心理上的参与“状况”,就是要让观众从行为上参与到节目中来的“状况”,这样,才能产生“*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 正由于节目有着这种参与性的特征,那么如何让观众从心理上、行为上参与起来呢?这就产生了与“参与性”相顺应的节目“形态感”。 有节目主持人就有主持人节目。 在当今的电视节目中大多数节目都属于主持人节目(当然还有播音员节目、纪录片节目以及影视剧节目等)。 作为主持人节目的内容,它每次播的选题一般是不重复的; 作为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它每次播的形态却是相对不变的。 ——“形式也是内容”,这就成了主持人节目的鲜明特征,而这种特征更展现出节目形态的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 不同类型的节目,有着不同的节目形态; 相同类型的节目,节目形态又各有不同。 少儿节目的《大风车》与青年节目的《幸福快车》各有各的形态,各开各的车。 **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与上海电视台和晶主持的《有话大家说》同是谈话节目,形态各不一样,南腔北调,各自弹唱。 节目形态决定着节目的形象; 节目形态支撑着节目的成活率。 没有一个**的主持人能在一个糟糕的节目中有出色的表现;而一个具有独特形态感的节目往往会托起一个主持新秀。 具有形态感的节目,才能使主持人节目千姿百态; 具有参与性的节目,才能让主持人节目充满活力。 让节目一段段、一节节地吸引着观众; 让观众一周周、一期期地盼望着节目。 这形态感就是属于主持人节目的原本必须, 这参与性就是出于主持人节目的形态必然。 构思奇特,意境独到,求异创新,稳中有变,这是构建节目形态的*高追求。 要让观众在节目中有一定量的行为参与,要让观众对节目激发起*大量的心理参与,这便是构建观众参与性的*美体现。 这就是节目的特征——独特的形态感与观众的参与性。 主持的特点 我们的观众常常会问起:会议上有主持,寺庙里有住持,那节目中要一个主持干什么? 我们的主持人也常常会问起:自己是干主持的,那我究竟在主持什么? 《辞海》上讲,主持就是负责掌握和处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10页。 如果会议开得松松散散,平平淡淡,那么要你主持干吗? 如果寺庙搞得有章有法,有理有节,这样的住持肯定会受到“香客”的欢迎。 我国**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沈力在《谈主持人的个性形成》中指出:“主持人的*高任务是驾驭节目,要做到能把节目掌握在自己手里,胸有成竹,运用自如,真正起到‘主宰’和‘灵魂’的作用。”沈力:《话说电视节目主持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我国**综艺节目主持人叶惠贤在《主持艺术论集》中说:“主持人是在主持时要渲染主题、调节气氛、主宰节奏、代表观众愿望的人。”叶惠贤:《主持艺术论集》,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0页。 显而易见,主持人的*大作用就是驾驭节目。 干主持就要会驾驭,就要懂得一整套如何去驾驭节目的技能技法。 正如张锦力在《解密中国电视》中强调的:“合格的主持人对节目作用不是简单地连接,而是对节目本身的一种协调、引导和加工。主持人要能把节目中的转折、高潮、冲突、变化有机地串成一根线,主持人知道在节目的什么时候起承转合、什么时候承上启下、什么时候发问、什么时候提醒、什么时候设计高潮、什么时候展现矛盾和冲突。总之,主持人的*主要作用是要给节目发展进行铺垫,要制造一种非常吸引人看的氛围。作为一名主持人,其*本质的要求就是在节目中必须有创造性地表现和发挥,应该驾驭节目而不是被节目驾驭,否则,何来‘主持’之说?”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驾驭性,就成了主持的一大特点。 作为节目主持,主持是应对节目而驾驭的;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那节目主持是定性在“电视”这一定类上而定位操作的。 这里的“电视”,既含电视机上的荧屏,也指小小的摄像机前面的镜头。 既然主持面对“电视”而操作,这种电视节目主持方式,既要面对电视摄像机,又要面对现场的嘉宾观众,更要面对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那么,这种“面对”就使电视节目的主持具有“当众性”。 主持是个职业。 任何具有“当众性”的职业,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职业状态。 任何生活中的原生态都不能替代具有当众性的职业状态。 空中小姐在客机上彬彬有礼、笑容可掬。 护旗战士在升旗时威武挺立、雄姿焕发。 生活中的主持人,他们尽可坐卧说笑、吹拉弹唱,而面对着摄像机的主持,面对着嘉宾的主持,面对着电视机前观众的主持,主持人就必然有着属于这个职业的状态。 从沈力的《为您服务》到王小骞的《为您服务》,从张悦的“下厨房”到刘仪伟的“下厨房”; 他(她)们能得到各个不同时期段的观众认同和喜爱,主持人的职业状态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支撑点。 状态感,就成了主持的又一大特点。 驾驭节目与主持状态,这是在主持操作中必需的职业要求和职业规范。 一个电视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寻找到属于这个节目的*佳整体状态去驾驭这档节目,这将更好地体现“主持”的操持作用与职业魅力。 这就是主持的特点——职业的状态感与操持的驾驭性。 人的特质 也许你从我们的观众中会听到这样一种议论:“没有主持人的节目照样好看,有些主持人特没劲。” 也许你从我们的主持人里又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主持人,**在后边那个‘人’字。” 那么,属于主持人的这个“人”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呢? 主持人,这“人”的含义不单单是指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人”又是指一种人才的含义。像领导人、经理人、发言人、公关人等,这些人是一种人才,这种人必须具有属于他们的责任和能力。 “没有主持人的节目照样好看。”这话是对的,像“火山爆发”呀,“警察抓小偷”呀,这些纪实片节目,观众特喜欢看。那么,要你主持人干什么?要的就是让主持人来吸引更多的观众而使节目更好看! 那么,这个“人”靠什么去吸引? 不靠脸蛋,不靠发型,不靠服饰,就靠主持人的一张嘴——把话说好、把话说深、把话说妙。 由于电视的特性——直观性,我们的观众特别看重这个“人”的表达能力——出众地说、出色地说、出彩地说。 由于电视的特性——现场感,我们的观众特别看重这个“人”的现场发挥能力——即兴地说、应变地说、当下地说。 开场白介绍,主持人要说;一对一采访,主持人要说;一事一议,主持人要说;当众对话,主持人要说;收场语总结,主持人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