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智胜通货膨胀
QQ咨询:
有路璐璐:

智胜通货膨胀

  • 作者:国信经济发展中心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2116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262
  • 定价:¥2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却不是简单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在*原初的意义上,是一场财富再分配的游戏,物价飞涨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温文尔雅的“圈钱”阴谋。正如凯恩斯所说,用通货膨胀的办法进行财富转移,妙就妙在“一百万人中间,也未必能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我们当然不愿做糊里糊涂的“一百万人”,我们要做善解通胀、慧眼独具的“那一个人”!
    那一个人,可以透过物价飞涨的幻象,直达财富转移的本质;
    那一个人,可以超脱中国式通货膨胀,在喧嚣世界中诗意地栖居;
    那一个人,可以洞察未来通胀的走势,战略性地未雨绸缪;
    那一个人,深谙投资理财、实物储备之道,并能在白热化的商战之中,开拓创新、逆势而上。
    我们要做“那一个人”。
    那一人,因为理解通货膨胀,所以牢牢掌握了财富再分配的主动权。
    文章节选
    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时代
    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联合国全球食物通胀指数上涨40%,预计一以后两年还会有持续上涨的趋势。仅以粮食为例,2008年以来,玉米的价格已经上涨8.4%、大豆上涨9.92%、小麦上涨11.64%、大米上涨15.13%、橄榄油上涨10.4%。美国、欧盟自不必说,即使日本这个通常被认为是长期经历通货紧缩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已经开始显现。
    据日本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1月份以来,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的上涨速度创2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日本银行披露,2008年1月涵盖16种主要原材料的期货价格的指数比去年同期大幅跳升44.4%。种种迹象表明,日本这个多年与通货紧缩为伍的**,也正在“弃紧缩而追通胀”。
    然而问题是不仅美国、欧盟和日本这全球三大经济体都对通货膨胀“感冒”,在发展中**问题更为突出,甚至一向默默无闻的非洲**此时也不甘寂寞。即便是一些对经济管控较为成功的**,通货膨胀也时时成为政府面对的头疼问题。墨西哥以及印度都曾出现过因小麦供应短缺而造成的居民抗争。通货膨胀难题正在考问每个政府的应对能力,人类无法回避地进入了一个全球通货膨胀的时代。
    揭开通货膨胀的面纱
    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熟知非真知。”可见平时我们在生活中熟知的东西,其实就其本身而言我们却未必真的知道。即使是知道恐怕也多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按照此乖种命题推理的话,**我们所“熟知”的通货膨胀,大家又有多少能“真知”呢?下面我们将揭开通货膨胀的面纱,与你一同“真知”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其实是一个经济学的专有名词,是指一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一���来讲,通货膨胀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则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结果。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则是两经济体之间的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至于两者的相关性经济学上仍存有争议。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而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是不会出现此种现象的。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有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流通中的金银过多,人们会自觉地选择贮藏金银,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即是说,如果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那么,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要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而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通货膨胀了。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对于什么是通货膨胀,教科书给出的定义总是“博采众长”,但终究成不了一家之言。经济学流派甚多,不同流派之间互相杀伐,永无止息。对于通货膨胀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自然更是各执一端、互不相让。
    货币主义: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的口头禅
    于通货膨胀*广为人知也*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做测量,并由**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的数量而非实质。
    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依据总开销主要基于现存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着货币总量提高。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堤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如是说。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上与财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额贷款。此观点着重于**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以及经济生产力,也就是由生产成本(总供应)所推动的通货膨胀(Cost-pull Inflation)。
    新凯恩斯主义:御用经济学家及财经官员以此颠倒众生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为Robert J.Gordon所说的“三角模型”的一部分:·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Supply Shock Inflation),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
    ·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这三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可随时合并解释现行的通货膨胀率。然而,大多时前两种型态的通货膨胀(及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固有型通货膨胀的大小:持续性的高(或低)通货膨胀带动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货膨胀。
    “三角模型”中有两项基本元素:沿著菲利普斯曲线移动,如低失业率刺激升高通货膨胀:转移其曲线,如通货膨胀升高或降低对失业率的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不仅仅是就业与通货膨胀的简单关联
    需求带动理论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其潜在输出)相关。这点在政府(可能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印行超额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有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使得物价飞涨(或达每月上涨一倍的程度)。货币供给在程度温和的通货膨胀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争议。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相信其具**连结;相反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强调总体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货币供给仅只是总体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凯恩斯主义解释法的基本观念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此模型在物价稳定度与失业率之间权衡(Trade Off);故为将失业率降至*低,可允许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地描述出美国在1960年代的经历,但不足以诠释其于1970年所遭遇到的通货膨胀升高与经济停滞结合。现今菲利普斯曲线用以关联薪资总额增长与一般性通货膨胀的关系而非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供给面学说:货币市场的供给需求分析
    供给面经济学说假定通货膨胀一定由资金供给过剩与资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对这两个因素而言,资金数量纯粹只是标的物。于是,欧洲于中世纪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可视为因资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可归因于美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订定的金本位后所产生的资金供给过剩。供给学派假定,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提高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供给面经济学说所阐述的一个要素,称美国1980年代由低税负所**的经济扩张为结束高通货膨胀的手段。其论点在经济扩张提高对基本资金的需求,且此种作法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扩张可视为经常性的带来对资金的高需求,且其他条件等同于提高资金数量。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此种政策无可置辩。供给面经济学说主张,经济扩张不仅提高国内对资金的评价,也会提高国际上对资金的评价。
    所谓学术,无非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一点,在通货膨胀的“百家争鸣”中体现得****。其实,对于小老百姓来说,通货膨胀就只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化肥涨了,农药涨了,饲料涨了,粮食涨了,猪肉涨了,石油涨了,食用油也涨了,甚至卫生纸、牙膏都涨了……
    老百姓用心感受着物价上涨,专家们则是用术语描绘着通货膨胀。其实,所谓通货膨胀,套一句老百姓的口头禅,就是“东西值钱了,钱不值钱了”。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钱太多了,说得准确一些,就是**银行发行的纸币太多了,过多的纸币追逐有限的商品,结果自然就是物价飞涨,通货膨胀。
    在知识上,经验和理论比较高度一致的地方,就是把“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升)”看作是一个货币现象。这里的因果关系很可靠:政府多发货币,一定引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经济学从古典的休谟到两年前去世的弗里德曼,大家之间少有分歧的共识就是这一点。20世纪各国的经验也充分证明,要把经济搞上去不容易,因为要满足很多条件;但要把经济搞下来,只要一条就足够,那就是滥发货币、大搞通货膨胀。产权经济学对此的解释很简单,通货膨胀在无形之中剥夺全体人民的财产,引起预期的普遍混乱,加剧交易费用。一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万事皆休,那就什么也不要谈了。
    泛滥的美元与通货膨胀的泛滥
    当我们才刚刚开始热议全球性通货膨胀的时候,实际上在若干年以前,美元就已经在全球开始了泛滥。根据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说法,美元这种世界货币的泛滥,必然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只是我们今天才如梦方醒而已。
    早在1987年格林斯潘入主美联储的时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入了以设定3%通货膨胀目标为方针的货币政策,这也被称之为“相机抉择”的政策。从这个名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高度人为主观化的政策。这种政策的结果就是格林斯潘在2006年离任时,成了美国印钱*多的美联储主席。
    的确,在大量货币浸泡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物价表现非常稳定,但必须注意的是众多主要宏观因素的存在:前苏联的解体、日本的大通缩、欧洲为建立统一货币所付出的财政紧缩、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1997年亚洲危机、1998年俄罗斯危机以及网络技术的重大突破和美国的**改革。
    冷战的消失,使美国的政府支出大量地向**率的私人资本支出转移;各地区的不稳定、提高了美元的吸引力,也产生了更廉价向美国的出口。**私人资本支出、强势的美元价格、强劲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以及大量廉价商品的涌入,使大量的货币冲进了美国的金融资产,而美国金融资产的膨胀,又更加强化了美国的物价稳定。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物价是其在打败竞争对手——前苏联与日本等后垄断了全球资本而换得的果实。但在今天,俄罗斯的复苏、欧洲与日本经济的增长以及中国经济规模的高速扩张,美国也进入了非加速度通货膨胀期。
    那么,未来美国物价的稳定是不是又要建立在某些**的身上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将是谁?不过非常戏剧性的是: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及令人伤心的“9·11”事件,美国金融世界损失了几万亿美元。而美国财政部也印刷了几万亿美元来挽救这笔损失,中国央行这七年包销了其中1.1万亿美元货币。中国的物价倒是从非加速度通货膨胀期进入了今天的高通货膨胀。
    去年中国物价上升4.8%,那么未来物价如何走,那就应该看我们以前种了什么种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以政府支出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思路被称为凯恩斯主义。而在20世纪70年代奉行凯恩斯主义的西方各国,纷纷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那时,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反思凯恩斯模式,意识到这是一种低效率政策。这样,里根与撒切尔开始了推动以解除货币管制、开放市场、大规模私有化、政府强化公共福利为内容的新自由主义。
    美国因为是世界印钞国,所以其**银行必然希望采用以适度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宏观政策。所以美国人是不存钱的。就以现在美国楼市出现的大调整价格计算,十年前的存款也是破产了。今天中国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5,工资是1/20。如果我们央行也是采用3%通胀目标的货币政策,那么,2000年10万元放到今天也必然就只值3万元。而且,未来更是3N4年就完成这种缩水周期。
    **银行天然具有制造通货膨胀的倾向,这样可以将一国的财富由民间向**转移。世界的**银行——美联储一手发行了泛滥千全球的美钞,其发行权不是来自世界人民的授予,而是根植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行美国本位制不过是其强权政治在金融领域的表现罢了。而正是这种强权政治在金融领域的推行,终于导演了这场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美元本位制的游戏规则。
    大国理论:美元本位制的游戏规则
    人类货币体系的演变遵从“大国理论”或“帝国理论”。在向松祚先生看来,该理论的基本命题和推论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伟大**创造伟大货币,强权**拥有强权货币,霸权**必定支配霸权货币体系。
    (2)霸权**必定*大限度利用其“货币特权”口取铸币税收入、并以此掠夺其他**的资源。手段包括:无限制发行货币以降低货币真实价值、掌控货币体系以控制他国产业发展和税收制度、掌控货币体系以推行霸权**的政治经济游戏规则。
    (3)霸权**的货币,必定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支付手段、结算工具、价值储藏手段、计价单位、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外汇市场干预货币、信息发布的主要媒介。
    (4)霸权**必定动用一切手段,粉碎任何挑战其货币霸权的努力。任何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倡议,必然会遭到霸权**的否决。
    (5)霸权**的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必定是全球的金融**。其他地区的金融市场,皆围绕该**运转,就像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
    ……
    目录
    我也来谈谈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代序)
    引子 通货膨胀:一场财富再分配的游戏
    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时代
    揭开通货膨胀的面纱
    泛滥的美元与通货膨胀的泛滥
    大宗商品领军涨价狂潮
    这一波中国式的通货膨胀
    前三年,后三年,恐怖的流动性
    谁能摁住通货膨胀?
    中国式物价上涨:涨到何时方能休!
    制胜通货膨胀之预测决策
    机构学者:了无新意的趋势预测
    政府官员:瞻前顾后的言论
    新闻媒体:意见的什锦拼盘
    老百姓:没有预测,只好揣测
    各路诸侯面面观
    预测,到底我能相信谁
    第四股力量:非政府研究机构
    制胜通货膨胀之投资理财
    股市基金——风浪中稳坐钓鱼船
    黄金——生来就能抵御通货膨胀
    房市——迷乱中炒房需有道
    银行产品——要稳也要赚
    保险——防患于未然
    综述——我们的理财宝典
    案例——家庭理财全攻略
    制胜通货膨胀之实物储备
    生活必需品储备——穷人不得不看
    生产资料储备——中产者的必修课
    制胜通货膨胀之行业创业
    受益行业全数盘点
    行业收益率跑过通货膨胀率
    创业要因环境而异
    草创企业如何趋利避害?
    成功创业的关键性理念
    Baidu、“希望”创业的艰辛之路
    如果通货膨胀不得善终
    骇人听闻的**通货膨胀
    举步维艰的通货紧缩
    欲哭无泪的滞涨
    附录 通货膨胀史话:市场经济挥之不去的幽灵
    西方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