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随着“新文化”的传播,“中医是否科学”成了学界争论的焦点,中医人在抗争的道路上,对伤寒学的研究也就愈发重视。在《伤寒论》版本的研究方面,学者们陆续发现了伤寒论的古本,白云阁《伤寒杂病论》就是其中的一种。该书由民国时期**医家黄竹斋先生搜集而得,刊刻于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共十六卷,卷一为论集、平脉法上,卷二为平脉法下,卷三为伤寒例、杂病例(即《金匮要略》**篇,文字稍有不同),卷四为温病,卷五为伤暑、伤热、伤湿、伤燥、伤风、寒病脉证并治,卷六至卷十一为辨六经病之脉证并治,卷十二至卷十六为辨杂病证治。
对于该书的版本渊源,据黄竹斋民国一一十三年(一九三四)《宁波访求仲景遗书记》称:“翌日午后,同周君至罗第,晤陈君诒先生,以所着《古本难经阐注校正》赠余一部。罗先生云:伊所藏古本《伤寒杂病论》全书十六卷,共计四册,此间只有首一册,余存桂林。余披阅一过,其卷端序一篇,清光绪二十年甲午春三月桂林左盛德撰,叙是书传授渊源颇详。云清道光时,左公随父宦游岭南,同僚有张公学正字绍祖者,仲景四十六世孙也。言仲景之书,当日稿本原有十三,王叔翔所传者为第七次稿。伊家藏有第十二稿。历代珍藏未尝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