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分析》:
第五节 网络舆情的形态
在现实中,传统舆情通常以个人的言论和表情、动作,以及群体性的行为等形式表现,可以由观察者直观具体地感受到。但在互联网上,由于信息发布者角色的虚拟性、发布信息没有把关人的特点以及网络舆情信息的数字化特点,舆情通常以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及其发布过程,表现为网络言论和网络行为两种形态。
一网络言论及其分类
与现实中言行的明显外显性不同,网络言论以信息符号的技术形态表现为文字、图像和多媒体三种。其中,文字在三者形态中出现*早、影响*广泛和影响力*大。一直到多媒体信息异常丰富以及移动互联日益普及的当今,网民还是主要习惯使用文字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所见所闻或观点,而对于这些信息看法的反馈,则更多的使用文字形式表达。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于文字是人类思想的工具以及表达意见的根本性手段,文字比其他的表现形式更易于表达**的看法意见或观点,并且易于在各种网络技术环境下交流,受限很少,而适应范围则几乎不受限制。与文字相比,图像具有更为鲜明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可以以字符图形、表情符号、单纯图片或者��片配文的形式出现,可以直接以视觉的形式表现事发现场的情况,或者以创作以及二次加工过的图片表达对于某个事物的看法。但由于图片信息的模糊性,以及图片采集镜头的刻意性,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负面传播效果,而发布图片的人的真实意图的表达,往往不能**传递给图片观看者,还易于造成误会,所以在使用图片表达现场情况或观点时要注意引发的不可预计的效应,需要引起舆情工作者的特别注意。从技术角度来说,文字和图片均属于静态媒体,与时间流动没有关系,而融合了时间流动因素的时基媒体,即多媒体内容,则在播放的情况下才可以展现其所包含的内容,多媒体通常有机融合了文字、图像等静态内容以及音频、视频等动态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更拉近人在现实中自然所感受到的信息,表达形式更为自然,适应的受众更为广泛,由于时基因素的引入,可以表达静态文字和图片难以表达的内容和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内容在网络舆情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除了从技术形态上对网络言论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按信息来源将网络言论分为网络媒体机构言论和网民个人言论两类。关于网络媒体在新闻出版行业的地位和角色,世界各国均依照其各自的实际情况以及法律规定,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国内,按目前对于网络媒体的管理政策,各种网络媒体均不具有新闻采访权,所以其发布的新闻信息均来自于掌握在**手中有采访权的传统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电视台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下属的传统媒体机构,网络媒体以与这些传统媒体机构签订合作授权协议的形式,按要求转发传统媒体采集编辑的新闻信息,所以网络媒体上发布的信息间接受到传统媒体提供内容的管控。从这个角度上讲,网络媒体上的言论一定程度上就是传统媒体言论的再现和延续,或者说是传统媒体言论的搬运工。除了新闻类的信息,网络媒体机构还可以发布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原创言论,这部分言论通常由该网站的用户提供,主要包括围绕所发布新闻进行的评论或原创文学、音频、视频或多媒体作品等类型,在网络论坛或细分版块中体现,在丰富网站内容的同时,也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信息和观点的交流平台,还充分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思潮和动向,在相当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的舆情变化特征,是舆情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舆情信息来源。上述各种类型的信息,除了可以通过传统的网站传播以外,移动互联也逐步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不同**和地区文化和法律的差异性,对于言论的分类也不尽相同。比如美国法院对言论内容的分类情况如下。
1.煽动性言论,是指鼓动以暴力方式来反抗政府的某一政策或者主张以革命方式来推翻现行政府的言论。先天带有自由基因的互联网为这种言论的传播提供了****的便利,尤其是境外一些网站,利用编造假新闻、捏造事实等手段,鼓动民众对执政政府的不满情绪,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消极、反面甚至对立和抵抗舆情,特别不利于社会稳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谨慎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