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合理安排公文结构 一篇公文有了观点和材料之后,还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才能被称为一篇完整的公文。而这里所说的公文结构是指公文的作者对公文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公文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头 开头是公文正文的起点,其作用在于引导阅读,确定全文的基调。公文的开头有多种写法,通常要求开门见山、紧扣全文,同时还要力求新颖、简短凝练。 下面来了解一下公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一是起因式开头。一开始就介绍问题的缘起,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个文 件。通常会使用诸如“随着……”“鉴于……”的方式来开头。 二是概述式开头。一开始就将公务活动的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 三是时间式开头。对某一公务活动的时间进行介绍,采用如“近来……”“近日来……”,等等。 四是目的式开头。一开始就把写该公文的目的说清楚,通常使用“为了……”的介词结构。 五是根据式开头。一开始就对制作公���的依据进行说明,通常用“根据……”“依据……”等句式。 2.层次 公文的层次是公文内容的安排顺序,公文层次的安排以突出主旨、逻辑严密、顺序合理为基本原则,要着重反映作者的思维进程和事物的内在联系。 各个层次在所要表达的内容上要做到层次分明,避免交叉重叠;篇幅上则要大体匀称,不要有的特别多、有的特别少;具体写法上则应灵活多变,不要固守一定的模式。 公文常见的层次安排方法有以下几种: 并列式。通常用于需要阐述的问题比较多,又或是必须从若干个不同方 面对同一问题进行阐述时。需要注意的是,并列的几个方面要统一于一个主题,而且它们不能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应该有主次、详略、轻重之分,比如 说主要成果、经验要**写,其他则略写。 递进式。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容是逐层递进的关系。 总分式。具体来说就是先总说,提出文章的**论点;后分说,从几个方面对**论点进行全面阐述。 连贯式。按照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自然顺序安排层次。 因果式。各个层次以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结果为基本线索来进行安排。 3.段落 通常被称为自然段,是公文作者思路展开的具体步骤,是在表达内容的 时候因为间歇、转折、强调等所造成的行文停顿。 公文在分段时要注意以下内容: 一个段落只可以表达一个意思;段落与段落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相互照应,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关联词句;每个段落在篇幅上都要做到大体匀称。 公文分段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多段式,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总分条文式公文结构。 二是篇段合一式,一篇公文就一个段落,一般内容比较简略的公文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三是逻辑式,按照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是作者的行文思路去划分段落。 4.过渡 具体是指公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可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公文写作中需要过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公文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二是由总到分时需要过渡。过渡的形式主要有过渡词语、过渡句、过渡段三种。 常用的过渡词语是关联词语,比如说“因此,……”“特此,……”“由此可见,……”,等等。 5.照应 照应就是要做到前后照顾,相互呼应,在前面所提的问题,后面一定要有所交代。同样,后面打算写的内容,前面也要有一定的铺垫。 6.结尾 又被称为结语,其作用是保证公文篇章结构的完整性。 公文写作通常都有习惯性的结束语,但是有的时候公文想要表达的内容已经表达完毕,这时候就不需要再写结语了,否则就无法达到使公文简约的效果。 此外,在安排公文结构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理性和固定性 公文必须做到条理清楚,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并且要具有相对固定的顺序。 2.联系性和层次性 公文的各部分和段落之间应该按照内容是否有联系或者是否属于同一层次来进行安排。通常都是先把意义、目的讲清楚,然后再将什么事、怎么做、具体有哪些要求分层次写清楚。 3.专一性和完整性 具体来说就是公文的每一个段落、每一部分内部的内容都应该是完整的、专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