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青春的梦,在青春做完
QQ咨询:
有路璐璐:

青春的梦,在青春做完

  • 作者:苑子文 苑子豪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9436207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页数:272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仿佛一转眼我们就已长大,这本书记录了兄弟俩的日常生活,从中学的刻苦学习到和家人的温暖相处,从考入北大到初次接触社会成为大人。青春*的好处就是可以不言败,我们每一点的付出,大多数的尝试和所有的等待都有意义。每一个无比努力的日子都值得被记住,要有*的勇气过想要的一生。你可以看到别人的光芒,也要信仰自己的力量。趁着骨子里有骄傲和热血,一直拼下去。
    文章节选
    序:陪他们一直走下去 一直想要写点东西,把子文、子豪成长的过程记录下来,可是这个想法从他们考上大学至今,始终没有去实现。今年他俩研究生也毕业了,我和他爸爸一同去参加了他们的毕业活动,看到了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照集体毕业照;看到他们在礼堂里参加毕业庆典;看到他们与老师亲切攀谈、合影留念;看到他们同学之间相互留影、执手话别。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让我心头有种情感在涌动,是感动?是留恋?是不舍?一种说不出的情愫萦绕在心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感觉是种失落,一种他们毕业了、离开北大了、要真真正正进入社会了的失落,他们不再需要我的保护,我也不再需要为他们多操心什么了。 时间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6年,我是真该写点什么了,再不写就太晚了,晚到一些记忆都要模糊了。 前天,子文问我,要不要给他的新书写个序,我连连许诺,要写要写,可是笔在面前只写了一个“序”字,时间就溜走了半天,那些关于他俩的事情就像过马灯似的在脑海中闪现游走,以至于太多的思绪让我不知从哪里写起。 重新又翻看了一遍《愿你的世界总有我二分之一》,虽然感觉那时的文笔有些稚嫩,但是,字里行间种种真实的过往,犹如发生在眼前,那两个肉嘟嘟的小身体,聪慧的大脑袋,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那一颦一笑一吵一闹,都唤醒了我对他们儿时的记忆。坐在床上,看我跟他们藏猫猫,逗得他俩咯咯直笑;坐在澡盆里,因拆不���玩具而急得哇哇直哭,拍得水花飞溅;两个人躺在我的身边,听我给他们讲“胡编乱造”的故事,然后提醒我,妈妈昨天不是这样讲的。那些当时认为很烦很累的日子,怎么一下子变得那么温柔那么美好了呢? 那就从哥哥子文说起吧,我记忆里*深刻的子文,是那个刚毅的、头也不回的弱小背影,那时候,子文也就是刚刚6岁,因为他身体的原因,需要做一个小手术,我和他爸爸办好了一切手续,带他来到手术室门口,里面的大夫“全副武装”,虽然戴着大口罩,仍让人感觉到一脸的肃穆。他们递过来一双拖鞋,很冷漠地说:“换上”,我弯下腰将拖鞋放到子文的脚边,看他把小脚丫放进那宽大的拖鞋里,当我蹲下身,刚要叮咛鼓励他几句的时候,他已然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说了句:“妈妈放心”,就跟在医生的身后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手术室——就是前面说的那个画面,永远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一直到现在历历在目。当时我的眼泪刷地就落了下来,他只是个6岁的孩子啊。现在想来,子文坚强执拗的个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跟他相比,子豪就要活泼洒脱许多,但是从小是个乐天派的他,看到哥哥躺在病床上时,也变得小心翼翼,俯在床沿边歪着小脑袋关切地问:“哥哥,疼吗?”子文坚强地摇摇头,子豪就轻轻伸出小手拉着哥哥的手,就那么安静地看着这个与他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亲的人。 我经常跟他们的爸爸说,我们俩是这世上比较幸运的一对父母,他们俩从小到大,除了这次手术,很少生病,这让我们省了很大的心。他们俩虽然是男孩子,有着天生的“翻江倒海”的本领,也曾在屋里上蹿下跳,也曾在院子里和小朋友摸爬滚打,甚至也曾去邻居家敲门捣蛋,但那都是孩子的天性。总结一下,就是每天他们都要翻天覆地闹腾半小时,其它时间就会安静下来,写作业、做手工、画画。 让我们比较费心的是在他们升入初中以后,人们不是常说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么。记得子文初中是在实验班,班里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好学、踏实,所以我们担心的不多,倒是初中阶段的子豪,被分在普通班,这个班里各种个性的孩子都有,他又是班长,天性善良活跃,和谁都能打成一片,但那时他也只是个少年,世界观还不成熟,会不会受其他孩子的影响,走到岔路上去?我们有些担忧,但是并没因此而限制他和同学们的交往,只是多加关注而已。有一次,大概是初二的期末考试结束后,他们班级的一些同学聚在酒吧庆贺。第二天,班主任给我打电话说他去酒吧喝酒了,问我知不知道这件事——其实头**晚上回来他就告诉我了,同学们在考试结束后都想去酒吧庆祝一下,每个人都倒了一杯啤酒,他不想扫同学们的兴,就也举了杯,但他只是在唇边沾了沾,根本就没有把酒喝下去。我觉得懵懂的孩子做一些成人认为不应该有的举动,没什么可怕的,因为我相信我的孩子是有自控力的。于是我答应班主任,会批评他,但其实半句责备的话都没说,现在想来有些对不住那个负责任的班主任。 类似的事情,子文也有一次。那次是因为他与任课老师产生了一些误会,班主任老师给我打电话请我去学校。我赶到学校时,看见子文站在教研室的门口。他默默地看着我,那眼神中有执拗、期盼、委屈和惊慌。我跑过去把他搂进怀里,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妈妈相信你”,孩子眼里满满的是感激的泪光,他坚定地对我点点头说:“妈妈,我没错”。 这就是青春期的子文和子豪,那时的他们真的是既青春又彷徨,既单纯天真又笃信成熟。那个时期,他们以为自己是被散养,其实我们是在放松的教育下,密切地关注着他们的成长。有时是推心置腹的交流,有时是漫不经心的打趣,有时是旁敲侧击的试探,也有时是直白的警示,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了解他们思想的动向,行动的主流,对跑偏的行为及时纠正,在他们不知不觉中引导他们回来,确保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这里爆料一个小秘密,大家都不知道,《愿你的世界总有我二分之一》中有未曾提及的秘密,曾经子文一度怨过我,嗯,就是怨过我这个当妈妈的。那是一个傍晚,我们四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子文落在了*后,我像往常一样喊他:“小文快点走啊”,他当时低着头嘟囔了一句,他爸爸就放慢脚步问他怎么啦,而此时子豪正拉着我的手,蹦蹦哒哒地和我走在前面,子文突然大声地嚷道:“妈妈根本就不喜欢我”!这句话让我们全都愣住了,我和子豪都停下了脚步,子豪木然地看看哥哥和爸爸,然后又转头看着我。而子文又嚷道:“妈妈从小到大都不爱我,妈妈偏心”!那是我**次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那么的丰富,一直以来,我以为我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心血是一样的,他们也如春笋般无忧无虑地成长,没什么区别,都在享受父母给予的爱,可是怎么子文就说我偏心了呢?他又是在忍受了多久才突然爆发出来的呢? 孩子爸爸冲着一脸茫然的我摆了摆手,示意我先走,他揽着子文的肩膀和他交流起来。说实话,我当时也非常委屈,两个人都是我的孩子,我怎么会厚此薄彼呢?每天为了保证他爸爸有充足的精力去做生意,我包揽了所有家庭生活的琐事,不仅要接送他们俩、买菜做饭、洗洗涮涮,还要兼顾自己单位的工作压力。那时候我每天*幸福的时刻,就是在他俩安静地熟睡后,把屋子的里里外外收拾干净,累得栽倒在沙发上等他爸爸回来。可是子文竟然会这样埋怨我,我冤啊。 回到家,孩子爸爸很郑重地和我说,我们只顾工作和生活琐事,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成长。子文从小就在弟弟的影子下生活,他是有压力的:弟弟是**批加入少先队的,他是第二批,弟弟考进前十名,他考第十一名,弟弟是两道杠(小队长),他是一道杠(小组长)……那时候经常有人问他们,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然后会加上一句“哥哥不如弟弟”啊,这种在我们看来是开玩笑的话,竟然伤了子文的自尊,使他有了自己不如弟弟的念头。再加上他和子豪在家打打闹闹时,乖巧机灵的弟弟子豪总是知道识时务地躲闪,而他总是那个“扛雷”的哥哥,妈妈的责备自然就会更多地落在他身上。但他毕竟是个孩子,他自此就感觉自己不如弟弟,妈妈偏心弟弟。从那以后我特别注意对他加以关注,尽量多地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比如吃饭时,不再是听子豪嚷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是问子文“你想吃什么”;买衣服时也是先问子文喜欢哪款,等等。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在他很放松的时候,我会故意问:“子文,妈妈还偏心吗?”他羞涩地扭过头不说话,我这才轻松了许多。时至**,我有时仍会打趣地问他:“妈妈是不是不疼你”?他就耍赖地回我“不疼,妈妈就是不疼我”。 有句话叫“人小鬼大”,说的一点都不错,别小看那小小的脑袋瓜,里面装的东西复杂着呢。你要时时地关注他,就像关注小树的成长一样,只要发现有不合适的枝杈,一定要修剪整齐,这样小树才能长成为参天大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实爸爸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起初因为想给孩子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孩子爸爸一直忙于生意,很少带孩子,以至于幼儿园时期的他们俩,让我带的有些过于秀气,他爸爸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开始主动找时间陪孩子们,但他陪他们可不像我这般事无巨细,而是让孩子们更有担当。外出游玩,都是让他们自己背着自己的东西;爬山爬累了,他会陪他们一起休息休息再接着爬;上街买菜,他会带头把我手中的重物全部抢过来,分摊到他们三个人手中。他很少说教孩子,更没有打骂过孩子,只是用行动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合格的男子汉。孩子们说过,爸爸总是在很多方面吃亏,但当他们长大以后,*敬佩的人就是爸爸,说爸爸是他们眼里*棒的男人。 高中阶段的他们,基本的意识形态已经确定,我们对他们的关注点渐渐地转到了衣、食、住、行上。由于他们进入的是**高中,面对的都是“高手”,所以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这其中的艰辛和努力在《愿你的世界总有我二分之一》中表现得****。 他们经常说,妈妈,咱们家和别的同学家不一样,我问哪里不一样,“也说不上来,就是不一样吧,好像是因为咱们家特别和谐、民主,特别有爱吧”。其实不瞒大家说,在我们家,大家很平等,对了,我这个妈妈还有一个别称——“笨妈妈”,那是因为有时说到一些问题,我跟不上他们的思路,他们俩就会一边一个地戳着我的脑袋说:“笨妈妈,你动动脑子”,他爷爷看不过去,笑着撺掇我说:“你打他们俩呀”,他们俩就赶紧把我搂在怀里,撒娇地说:“我的笨妈妈才舍不得打我们呢”。这就是我们的家庭,我不认为孩子必须要恭恭敬敬地对家长,我也不认为家长必须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我更愿意和孩子做朋友,能够无事不说,无话不谈,就当我是他们身边的小伙伴一般。 当然,每个家庭都有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矛盾冲突也时有发生,每当他们俩意见不统一时,我不参与还好,一旦我参与其中,惹了其中任何一方,他们俩就好像瞬间结成了一个联盟,集中火力“对付”我。去年我们一家四口去欧洲旅行,子豪的眼睛突然长了一个大针眼,一夜之间针眼就像黄豆那么大,鼓鼓囊囊的好像一碰就要破似的,子豪怕留下疤痕,不肯去医院,哥哥很不满他的娇气,于是批评了他几句,惹得子豪撅着嘴、满脸的不开心,我就批评了哥哥两句又批评了弟弟两句——没等我说完,他们俩的炮火就一致对向了我,孩子爸爸只好赶紧把我从他们的房间“救”了出来。不一会儿,哥俩儿又说又笑,好了! 和谐、信任和爱,就是我们家的主旋律,一直在我们这个小家庭唱响着。直到他们俩进入大学,这个旋律由他们俩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带给所有他们身边的人。 说到大学,我又要提及得知高考分数时的那一幕。因为那一幕太深刻了,那种期待,那种忐忑,那种担忧,所有经历过高考的家庭都应该能体会。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旦想起,仍是那样历久弥新。当时,孩子爸爸没在家,我们母子三人守在电话机旁等消息,电话铃一响,我“嗖”地就把听筒拿了起来,三个脑袋扎在一起,屏住呼吸,当听到“苑子文674分,苑子豪683分”的时候,“啊……”的一声,子豪一下子从沙发跳到地板,叫喊着在屋子里激动地跑了一圈,随后我们仨拥抱在一起,激动地蹦跳着、呼喊着,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快告诉爸爸,快告诉爷爷奶奶,快告诉姥姥姥爷”!我们都知道,兄弟俩基本上会被北大录取了,那三年的梦想,那1095天的期盼,那考完试等待结果的煎熬,统统化作了幸福的泪水。“让过程更加**,让结局不留遗憾,动力北大,不停歇”!这是当时他们贴在墙上的誓词,今天终于实现了,恍惚间,世界好像都变了样子。 等到2012年9月,新生入学时,各大媒体又纷纷报道“文豪双双上北大”,“北大史上*帅双胞胎”等,他们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虽然我并不喜欢这个“媒体朋友们给的称谓”,因为这个称谓让他们俩背负了很多不该背负的压力,甚至是偏激的骂名,但是我尊重媒体朋友们的所想所为,也感谢他们对子文子豪的关注和支持。 我特别要感谢饶雪漫老师,是她给了子文子豪出版图书的机会。记得当子文**次跟我提出写书的想法时,我其实泼了冷水,当时我的**反应就是这小子太异想天开了,写书是谁都能写的吗?你一个毛头小子,刚刚迈进大学的门槛,就想出书?但是这个执拗的小孩,竟然打动了编辑若琳和饶雪漫老师,我**次悄悄地在心里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接下来,他们又做了一件让我折服的事,就是接了**次的广告代言。当时我仍然不肯相信,你们一对儿名不见经传的小屁孩,谁肯出一万元请你们做广告啊?于是谨慎地帮他们检查了合同条款,送他们到拍摄目的地,还忍不住想象了可能出现的危险,警告他们不许喝人家给的水,让他们把手机调整到通话状态,好让我们能随时监听到他们是否平安…… 我没意识到的是,这两件事后来竟然成了他们俩人生方向的风向标,从此,他们踏上了出版图书、拍摄影视作品的艰辛之路,在这条路上,虽然能收获许多光环,但是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平坦。当他们俩的粉丝量达到10万人左右时,我就在每天必读的留言中看到了一些人对他们俩的误解,说他们俩是为了出名炒作自己,是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其实他们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有我这个当妈妈的*清楚。孩子们并没有什么自我炒作,有节目邀约就去上,有采访邀请就去回答,他们心里哪知道*后会被冠上“史上*帅”的高帽子,进而招来误解和讨伐。在大学里,他们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和我坦白过,也许耽误了一些课业,我叮嘱“课业不要放松”,但从没强制要求强求他们俩只盯着学习。孩子们的生活要孩子们自己选择,只要他们过得快乐、对他人甚至对社会有益,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支持。 每次回家,他们俩都要带回一大袋子小礼物和信笺。一封接一封地看,看到感动的话语,就会眼含泪水地大声读出来,与妈妈和爸爸一起分享。那些信都很真切,有的是华丽的明信片,有的是简单的作业纸,有的被叠成了美丽的仙鹤或满天星,有的什么也没写,只是画了一个大大的心……现在他们俩各自房间的床头柜、书柜里,仍然整齐地收藏着这些宝贵的财富。有几次我整理房间时,想把过去的信件挪到储藏间去,都遭到了他们俩的反对,说如果屋子里已经放满了粉丝的信件和礼物,我们就再买个大房子,反正他们要永远保存这些珍贵的礼物,因为这是他们青春*好的见证。如果有**,粉丝们长大了,不再爱他们了,这些依然是*美好的回忆。 除了整理信件,他们俩还有一件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回复微博。开始我总以为他们俩是在玩手机,后来才发现,每天与粉丝互动占据了他们俩很多的时间,尤其是遇到直播时,为了给他们俩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我们一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要守在一旁,不能出声。有时候看着做好的饭菜一点点变凉,也要忍着饥饿,配合他们俩做好直播工作——虽然他们俩都说让长辈们先吃饭;至于录视频,就更不用说了,有时为了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要反复录制好多遍,即使我感觉差不多了,他们俩仍然会认真地说:“不行,妈妈再来一遍”。我知道他们俩想把*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喜爱他们俩的“兔兔”们,不想让兔兔们有一点点的失望,一丝丝的遗憾。随着他们出版的图书越来越多,参与的节目越来越多,他们俩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当我想念他们俩时就只能打电话或视频聊天。那次我想要跟子豪视频聊天,但他总是关掉视频,还回电话来问我有事吗,我感觉有些蹊跷,就执意要视频聊天,结果我���到的是孩子很憔悴的脸,没有了往日的朝气和阳光,只有满脸的疲惫,这哪里还是我那青春**的小可爱?我忙问他怎么这么狼狈,他眼睛都睁不开地说:“妈妈,我困”,哦,由于学业的压力,我猜他又不知熬了几个通宵,身体和气色不知变差了多少。我赶紧放下了电话,但是这心啊…… 这几年他们俩兢兢业业地完成学业,抽空还要不停地跑签售会、录制节目、参加公益活动等等,一忙起来就会上火,就会口腔溃疡。*严重的时候,三块儿溃疡面连成一大片创伤……我虽然恨不得替他们俩生病,但也只能每次都重复着那句说了一万遍的“多喝水”。去年他们俩的姥爷**次病危时,他们俩从剧组赶了回来,我还奇怪,一向怕热的子文为什么穿着长裤,回家了也不换一条舒适的短裤,而且,总是躲躲闪闪地与我保持距离。趁他不注意,我习惯性地握着他的手,他“啊”的一声,吓得我赶紧松开,这才发现他的手心有一块长3厘米的血淋淋的伤口,很深很深。难怪他一直躲避我,原来是受伤了怕我发现。在我的追问下,他说有一次,白天拍了一整天电视剧,晚上坐飞机赶去签售会,活动一结束,晚上又赶回剧组,在飞机上还要把论文修改完成……当晚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就又去拍黎明的戏,结果拍一场跑动的戏时,头一昏就栽倒了!说着,他把裤腿褪下,露出了满是淤青的腿,我**次看见这样的腿:像布满了许多红色蚯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土地,又像历尽沧桑的小树!我赶紧让他坐下,轻轻地摸着他的腿问:“疼吗?”他的眼泪哗地一下就落了下来……孩子,妈妈的心好疼啊,为什么刚刚二十几岁的孩子就要承受这么多的磨难?可我心里明白,为了那些热爱他们俩的粉丝,再苦再累,他们也会坚持下去的。 不知多少次,我问他们,就不能放弃一些东西吗?不就不会这么辛苦了吗?他们俩总是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能”。为了热爱他们俩的你们,他们俩必须坚定地走下去。从176斤的小胖子到112斤的青年,这个蜕变的过程需要付出多少常人想象不到的痛苦呢!面对各种质疑和责难,他们俩要背负多大的压力才能走到今天呢!在我眼中,他们俩还是孩子,虽然已经毕业了,已经走入社会了,但他们俩的心里太干净,思想太单纯,只要有人提出要求,他们都会伸出温暖的手。这几年,我看到的是,他们俩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之外,坚持做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每到教师节都回母校看望恩师,每次出国都要给粉丝带回礼物……只要能想到的,他们都尽力去做。而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我相信他们俩做了更多。 一路走来,子文子豪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他们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坎坷,有梦想也有彷徨,有挫折也有希望。作为家长,我更知道他们的幼稚和不足在哪里,毕竟我们都是从犯过错的年纪走过来的,毕竟没有谁是**的,所以我愿意给他们时间改正,也愿意陪他们长大成熟,一点点变得更好。他们也有让我失望的时候,但我不难过,反而愿意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谅解,让他们在爱里前行。 记得有一次,兄弟俩遇到了不顺利的事,两个人喝了点酒,深夜走在北大的校园里,心里仍有解不开的结,就分别给妈妈和爸爸打电话。在电话里,他们俩像小孩子似的哭诉着他们的艰辛和烦恼,我和孩子爸爸静静地听着,充当*好的听众。是的,这就是真实的子文子豪,跌倒过,迷茫过,但还是在困难面前勇敢地挺起脊梁,不断前进,不断地自我修复和提升,才有了今天你们眼前的子文子豪。我相信他们俩会一直这么坚强地走下去,成就他们俩美好的人生,你们也一定相信吧? 走笔至此,夜已深了,放下手中的笔,拭去眼角的泪,我走到窗前,听窗外的蝉鸣,感受初秋的寒意,心里有了一丝静谧,耳边响起龙应台写给儿子的信:“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与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我非常认同她的观点,但是仔细分析我的内心,好像我对子文子豪的希望更简单,曾经在他们俩读小学时,老师问过我对孩子*大的希望是什么,我当时清晰地回答,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笑着说“您这个家长的希望值真低啊”。今天的我,仍然是这样想的,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足矣。 距《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出版,已经过去近六个春秋了,子文子豪也在大家的关心、支持和爱护下渐渐成长,他们选择了他们认为正确的人生道路,不管今后在这条道路上遇到什么,妈妈和爸爸都会永远永远陪他们走下去。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也可以在他们俩的陪伴下,快乐幸福,一起成长。
    目录
    序:陪他们一直走下去 Part1::25岁,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哥哥篇】 我们都到了这个略显尴尬的年纪 “不服输”,但“输得起” 【弟弟篇】 巴黎若不动人,人间再无浪漫 遇见总有意义,哪怕只是告别 世界太大,听听自己的心 Part2:还记得那些关于青春的梦吗 【哥哥篇】 有些选择,只能自己做 身边有你,但我曾独行 用行动告诉全世界“我可以” 比高考更重要的是兄弟 【弟弟篇】 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的想和别人不一样 再见了,北大 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日子吗 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只有不想改变的过去 你是我的*佳损友 Part3:匆匆那年,幸而有你 【哥哥篇】 一辆自行车,两个小朋友 妈妈的爱:没有偏心 爸爸的爱:**英雄 父母给你*好的爱是肯定与支持 拥抱永远不会离开的自己 【弟弟篇】 我们“一不小心”就瘦了 曾经以为,爱你就是欺负你 你吃过的苦,他们也吃过 Part4: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自己的方式 【哥哥篇】 **次有了新室友 谢谢你曾惊艳了我的时光 **次离开那个傻小子 【弟弟篇】 **次被哥哥比下去 **次理解了哥哥 一定要幸福,兔子姑娘 **次害怕失去你 Part5: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 【哥哥篇】 你是另一个我,我是另一个你 【弟弟篇】 写给你的世纪遥远长信 后记:看到这里的亲爱的你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