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30年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2 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1.2.3 始终把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能够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
邓小平同志曾经精辟地指出:“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农村改革初期,党和政府通过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政策,给农民看得到的物质利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又及时作出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等重大决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度出现的���农产品价格过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过高和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1994年、1996年**连续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总的提价幅度达到102%,,整顿生产资料流通秩序和实行*高限价,下大力气减轻农民负担,较好地解决了“一低、一高、一重”问题,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积极性,为农业连续丰收奠定了基础。在粮食连年丰收后,**又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打白条,及时**了市场粮价大幅度下跌的势头,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