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逸 18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大国国力的比较
我讲的18世纪中叶,具体说来,就是1750年。这一年是清朝乾隆十五年,离现在已有257年,两个半世纪之多了。这两个半世纪中,世界上有许多**兴、衰、盛、亡,可以说变化无常,时起时落。用它们与中国相比较,可能会得到一些认识,得到一些启发。
首先,为什么选择1750年,选择18世纪中叶呢?我有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1750年,中国正处在一个太平盛世,处在康雍乾盛世的高峰。中国历史很悠久,在长期悠久的历史中有三个真正的繁荣盛世,西汉的盛世、唐朝的盛世、清代的盛世。18世纪中叶就是清朝的盛世。这个时候,**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在中国历史上,是盛世的高峰,从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来衡量都超越了汉唐盛世。而西方这时正处在封建社会的*后时期。1750年以后,英国就要进入工业革命,走向现代社会了。但是1750年,英国的经济还没有起飞,跟中国一样,它仍是一个封建社会、农业社会,所以这两个社会有**性。
另一方面,衡量国力*主要的标准是GDP,即国民生产总值。而1750年以前的古代社会没有GDP的统计。为了通过GDP的比较来表明每个**的国力,所以我从1750年开始讲起。
第二,需要强调的是18世纪中叶的GDP数字也不是很**。这些数字是后来的学者通过计算、推测、比较等方式得出来的,但是大体上能够反映实际的情况。我这里引用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两部书,一部是美国统计权威贝卢克的书,另外一部是麦迪生写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