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
QQ咨询:
有路璐璐:

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

  •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21412161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1世界中联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是世界上**中西医结合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的技术标准,书中规定了糖脂代谢病( 瘅浊) 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辨证论治及综合防控措施的基本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及科研机构从事糖脂代谢病( 瘅浊)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
    文章节选
    《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糖脂代谢病(瘅浊)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辨证论治及综合防控措施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及科研机构从事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糖脂代谢病
    糖脂代谢病是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由遗传、环境、精神、饮食等多种因素参与致病,以神经内分泌失调、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慢性炎性反应、肠道菌群失调为核心病机,以高血糖、血脂失调、脂肪肝、超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单一或合并出现为主要临床表现,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综合防控的疾病。
    注:糖脂代谢病属于中医“瘅浊”的范畴。
    3.2瘅浊
    瘅浊是以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等为主要原因,以肝失疏泄为上游和枢纽病机,以湿、痰、瘀、热、毒为主要病理产物,以情志抑郁或急躁、形体肥胖或消瘦、头身困重、口苦口黏、胸胁胀闷或疼痛、倦怠乏力、咽干口燥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注:“瘅”主要指热、湿热、劳病,瘅之为患可损伤全身多个脏腑,包括脾瘅、胃瘅、肾瘅、心瘅、消瘅、肝(胆)瘅等;“浊”指湿、痰、瘀、毒等病理之浊。西医学糖、脂代谢紊乱的病理变化及其产物如高血糖、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超重、高血压、动脉粥样斑块等均可归属于“瘅浊”的范畴。
    4发病机制
    4.1西医发病机制
    4.1.1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紊乱
    大脑中的特定神经元可感知代谢底物的变化,并通过与进入脑内的瘦素、胰岛素及其他细胞因子交互作用,综合调节体内的糖脂代谢。
    4.1.2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在糖脂代谢紊乱中起关键作用,肝、脂肪、肌肉、脑等效应器官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受阻,导致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全身性糖脂代谢紊乱。
    4.1.3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机体内糖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基础。糖毒性与脂毒性均可通过氧化应激损伤胰岛细胞、肌肉、脂肪细胞及其信号通路,引起胰岛素抵抗;同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广泛的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
    4.1.4慢性炎性反应
    慢性炎性反应在糖脂代谢异常的病理中普遍存在。炎性反应因子通过广泛交织的免疫网络,参与调节肝、脂肪、肌肉、胰腺等组织器官的糖、脂代谢功能。因此,通过****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也是目前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
    4.1.5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对于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重要影响。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炎性反应、调控免疫系统等影响糖脂代谢。因此,肠道菌群紊乱可引发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代谢性疾病。
    4.2中医病因病机
    4.2.1病因
    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嗜食肥甘厚腻;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或劳欲过度。
    4.2.2病位
    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后期可涉及心、脑及各脏腑脉络等。
    4.2.3病机
    肝失疏泄,五脏六腑皆受其制,水谷津液运化失常,膏脂堆积,日久成瘅(热、湿热、劳病)或酿生湿、痰、瘀、毒诸浊,瘅、浊相互为病,而成“瘅浊”。肝失疏泄为病机的上游和枢纽,湿、痰、瘀、热、毒为主要病理产物。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包括调畅情志、助脾胃运化、促进血及津液运行。若长期压力焦虑致情志不舒,则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肝气横逆乘脾;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或思虑过多,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则为痰、为湿;痰湿内结,蕴久化热,痰热自成,积久成毒;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或气滞痰凝,久则痰瘀互结;又气郁化火,火热、痰热耗气伤阴,致气阴两虚;或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或劳欲过度,或脾病及肾,均可致肾阳不足,不能蒸津化气;又肝气郁滞,血水不利,致水毒泛滥,瘀浊内阻。因此,本病为全身气血津液输布失调,湿、痰、瘀、热、毒诸浊蕴结体内所致。又病变后期,肾元不足,无力温煦、滋养五脏六腑,湿、痰、瘀、热、毒更甚,络脉阻滞与损伤加重,*终多种病理因素共存,多个脏腑同病,虚实夹杂,加重病情,或致缠绵难愈。
    ……
    目录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发病机制 4.1 西医发病机制 4.1.1 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紊乱 4.1.2 胰岛素抵抗 4.1.3 氧化应激 4.1.4 慢性炎性反应 4.1.5 肠道菌群失调 4.2 中医病因病机 4.2.1 病因 4.2.2 病位 4.2.3 病机 5 西医诊断 5.1 糖脂代谢病I期 5.2 糖脂代谢病Ⅱ期 5.3 糖脂代谢病Ⅲ期 6 中医证候诊断 6.1 肝郁脾虚证 6.2 痰湿阻滞证 6.3 湿热内蕴证 6.4 气阴两虚证 6.5 脾肾阳虚证 6.6 痰瘀互结证 6.7 阳虚浊毒证 7 **目标及原则 7.1 **目标 7.2 西**疗 7.3 中**疗 7.3.1 肝郁脾虚证 7.3.2 痰湿阻滞证 7.3.3 湿热内蕴证 7.3.4 气阴两虚证 7.3.5 脾肾阳虚证 7.3.6 痰瘀互结证 7.3.7 阳虚浊毒证 8 综合防控措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糖脂代谢病Ⅰ期诊断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糖脂代谢病Ⅱ期诊断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糖脂代谢病Ⅲ期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