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 不要批评、责怪和抱怨他人 尖锐的批评与斥责,常会使人恼羞成怒,并且对现状也无济于事。zui好的办法是,保持平和的心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如此,才不会招致怨恨。 1931年的5月7日,纽约市民目睹了一桩****、骇人听闻的围捕格斗!被围捕者是个烟酒不沾,有“双枪杀手”之称的,名叫克劳雷的罪犯。他被包围了,陷落西末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150名警员把克劳雷包围在了公寓顶层的藏身处。他们在屋顶上凿了个洞,试图用催泪瓦斯把克劳雷熏出来。警方人员已把机枪架在了附近建筑物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对峙后,这个纽约市原本清静的住宅区,响起了一阵阵惊心刺耳的机枪、手枪声。克劳雷藏在一把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手上的短枪接二连三地向警方人员射击。成千上万的人怀着惊悸且好奇的心情,目睹了这场警匪格斗的场面。久住纽约的人都知道,这里从未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克劳雷被捕后,警察总监马罗南指出:“这名暴徒是纽约治安史上zui危险的一个罪犯。”他又说,“克劳雷杀人就像切葱一样,他会被判处死刑!” 可是,克劳雷本人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当警方人员围攻他的藏身之所时,克劳雷写了一封公开信。他写信的时候因为伤口在流血,致使那张信纸上留下了斑斑血迹。克劳雷这样写道:“在我的外衣里面,是一颗疲惫的心,那是一颗仁慈的、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然而,出事前不久,就在长岛的一条公路上,克劳雷把汽车停在路边跟女伴调情,一个警察突然赶到,停在他的汽车旁边,说:“请出示你的驾驶执照。” 克劳雷没有回答,拔出手枪就朝那名警察连开数枪,对方倒地而死。接着克劳雷从汽车里跳出来,捡起警察的手枪后又朝地上的尸体开了一枪。这就是克劳雷所说的“在我的外衣里面,是一颗疲惫的心,那是一颗仁慈的、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克劳雷zui后被判处死刑。当他走进受刑室坐上电椅时,你认为他会承认“这是我杀人作恶的应有下场”吗?不,他说的是“我是出于自卫才这样做的”。 从头至尾,“双枪杀手”克劳雷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丝一毫的愧疚和悔恨。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我将一生中zui美好的岁月给了人们,使他们获得幸福与快乐,过着舒服的日子,然而我所得到的却只有侮辱,并因此成为一个亡命天涯的人。” 这是美国的**号公敌卡邦所说的话,他是芝加哥一带zui凶恶的匪首。可是,他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益于社会但却被人误会的人。 达奇·舒尔茨也是如此。这个臭名昭著的“纽约之鼠”,后来死于黑吃黑的江湖恩怨。他生前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声称自己是一位有益于群众的人。事实上,他在纽约的行径令人发指。 我曾经和“星星监狱”的负责人华赖·劳斯就此有过几次通信。他说: 在“星星监狱”中,很少有罪犯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的人性就跟你我一样。他们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或是接连开枪伤害他人,他们会为自己反社会现实的行为辩护,并坚持认为不应该把他们囚禁起来。 就连克劳雷、卡邦、舒尔茨以及监狱中的那些罪犯们都不愿轻易自责和认错,那么你我又怎能强求日常接触的普通人呢? 已故心理学家华纳梅格曾这样承认说:“30年前我就明白,责备人是愚蠢的事。” 100次中有99次,没有人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批评自己,无论错误到何种程度。 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会使人增加一层防御,并且会更加竭力替自己辩护。批评也是有危险的,它会伤害一个人自尊和自重的感觉,并激起他的反抗。 德国军队里曾规定,士兵在发生某一件事后不准许立即申诉、批评。他需要怀着满肚子的怨气睡去,直到怨气完全消失。如果马上申诉,他将会受到处罚。 日常生活中,似乎也需要有这样一个规律,以此来克服嘀咕埋怨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妻子,斥责怒骂的老板和那些吹毛求疵、令人讨厌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你可以随处找出很多批评过后毫无效果的例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曾经有段广为人知的争论——这导致了共和党的分裂,从而使威尔逊顺利入主**。 1909年,罗斯福离开**的时候,曾力助塔夫脱做了总统,然后自己远走非洲狩猎狮子。当他再次返回的时候,情况却急转直下。他指责塔夫脱因循守旧,想要自己再次连任总统,并且组织了勃尔摩斯党,这几乎毁灭了共和党。那次选举,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获得了两个州的赞助,从而成为共和党历史上zui大的一次失败。 罗斯福责备了塔夫脱,可是塔夫脱有没有责怪自己呢?当然没有。塔夫脱两眼噙泪地说:“我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比我已做的更好。” 究竟是谁做错了?我不知道也不需要去关心。不过我要指出的一点是,罗斯福所有的批评,并没有使塔夫脱感到自责。那只会使塔夫脱尽力地替自己辩护。 还记得提鲍多·顿姆的煤油舞弊案吗?它使舆论愤怒了好几年,震荡了整个**!在所有人的记忆里,美国公务生活中从未发生过这样的情形。 这桩舞弊案的经过是这样的: 阿尔伯特·福尔是哈丁总统任上的内政部长,当时他被委派去负责政府在爱尔克山和提鲍多油田的保留地出租事宜。那块油田是政府预备未来海军用油的保留地。 福尔是不是公开投标呢?不,不是那回事,福尔把这份丰厚的合约干脆给了他的朋友图海尼。图海尼则把自己称为“债款”的10万美金给了这位福尔部长。 福尔接着用高压手段命令美国海军进驻那片地区,把那些竞争者赶走,因为他们的邻近油井吮吸着爱尔克山的财富。保留地上的那些竞争者在枪杆、刀光下被赶走了,可是他们不甘心,于是跑进法庭揭发了提鲍多的巨额舞弊案。事发之后,影响十分恶劣,几乎毁灭了哈丁政权,全国一片哗然,群起攻击。福尔被判入狱,共和党几近垮台。 福尔被斥责得体无完肤——之前很少有政客被谴责得如此体无完肤过!那么福尔后悔了吗?不,根本没有! 那是几年后,赫伯特·胡佛在一次公共演讲中暗示,哈丁总统的死,是由于神经的刺激和内心的忧虑,因为有一个朋友曾经出卖了他。当时福尔的妻子也在座,听到这话后腾地从座椅上跳了下来。她失声大哭,紧紧握着拳头,大声说:“什么?哈丁是被福尔出卖的?不,我丈夫从未辜负过任何人。即使这间屋子里堆满了黄金,也不会诱惑我丈夫做坏事。他是被别人出卖才落得这个可怜下场的。” 你看,人们就是这样,做错了事只会责备别人,而决不会责怪自己,每个人都是如此,天性使然。所以,今后当我们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不妨先想想克劳雷、卡邦、舒尔茨和福尔这些人。 批评就像饲养的鸽子,它们终究会飞回家的。我们要矫正或谴责的人,他会为自己辩护,也会反过来谴责我们。就像温和的塔夫脱所说的:“我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比我已做的更好。” 1865年4月15日,星期六的早晨,林肯躺在一家简陋的公寓卧室中,对面就是他遭狙击的福特戏院。林肯瘦长的身躯蜷在一张短小且下陷的床上。靠床的墙上,挂着一幅罗莎·波南的名画《马市》的廉价复制品,一盏煤气灯散发出幽暗昏黄的光。 望着奄奄一息的总统,陆军部长斯坦顿说:“躺在那里的,是世界上zui**的**。” 林肯待人成功的秘诀何在?我曾花费了10年左右的时间研究他的一生,同时我也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写了一部有关他的书,这部书的名字叫《人性的光辉》。 我相信自己已详尽地研究了有关林肯的人格和家庭生活,甚至比任何人都详尽而彻底。我又找了有关林肯待人方法的资料,作特殊的研究。林肯是否随意地批评过人?是的,当他在印第安纳州鸽溪谷时,不仅批评人,而且还写信作诗去讥笑人。他还把写好的东西,扔到某个容易被人捡到的街道上,其中有一封信差点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令他终生惭愧。 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的春田镇挂牌做了律师后,曾在报纸上发表文稿公开攻击敌对他的人——但是像这样的事他只做了一次。 1842年秋,林肯撰文讥笑一位自大而好斗的名叫詹姆斯·西尔茨的爱尔兰政客。他在《春田时报》刊登了一封匿名信,讽刺了西尔茨一番,令全镇的人都捧腹大笑。西尔茨平时敏感而自傲,这件事激起了他内心的怒火。当他查到这封信的主人时,立即跳上马去找林肯,要和他做一次决斗。 林肯平时不愿意打架,也反感决斗,可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又不能回避。西尔茨让林肯自选武器,由于两条胳膊特别长,所以林肯挑选了骑兵用的马刀,并且跑去向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刀法。到了约定的日期,他和西尔茨都准时来到密西西比河的河滩上准备决一死战。幸亏在zui后一分钟,双方都有人出面及时阻止了这场生死决斗。 那次决斗对林肯来讲无疑是一件惊险和难忘的事情。当然,也正是这件事让林肯在待人技巧上得到了一个极其宝贵的教训。他发誓再也不写信攻击别人,再也不讥笑别人。从那以后,他几乎没再为任何事而随便批评过人。 美国内战的时候,林肯屡次委派新将领——麦克柯莱、波普、伯恩基、胡克尔、格兰特——统率波多梅克军队,可是这些人都一个个惨遭失败,这使林肯完全陷入窘境。全国几乎有半数的人,都在哗然指责那些不能胜任的将领,可是林肯却始终保持着平和的态度。他zui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不要评议人,免得为人所评议。” 当林肯的妻子和别人对南方人有所非议的时候,林肯总是这样回答:“不要批评他们,我们在相同的情形下,也会像他们一样。” 盖茨堡战役发生在1863年7月的zui初三天。7月4日的晚上,南方李将军开始往回撤退。当时全国雨水泛滥成灾,当李将军带领败军到达波多梅克时,河水已经暴涨得无法渡过,与此同时,胜利的联军正在后面穷追不舍。李将军和他的军队进退维谷,处于被围困中。 林肯知道这是个极好的机会,正好可以一举击垮李将军及其军队,然后彻底结束这场战争。对此,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命令格兰特不必召开军事会议,立即发动袭击。林肯先是用电报发命令,然后又派特使去见格兰特,要求他立即采取行动。 可是这位格兰特将军又是怎么做的呢?他的做法与林肯的命令恰恰相反。他违背了林肯的命令,先是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后又迟疑不决,一再拖延,找了种种借口,就是不去袭击李将军。zui后,河水退了,李将军带着他的军队顺利逃出了波多梅克。 林肯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冲着儿子罗勃大声吼道:“上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敌军已在我们的掌握中,举手之劳就能变成我们的俘虏了……在那种情形下,简直任何一个将领都能击败李将军。如果我在那里的话,我自己就可以把他歼灭。” 大失所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格兰特写了封信。这原本是林肯一生中一段相对保守克制的时期,通常言辞也非常谨慎。所以1863年这封出自林肯之手的信,该是zui为严厉的斥责了。信是这样的—— 亲爱的格兰特将军: 我相信你能领会出,由于李将军的逃脱所引起的不幸事件和重大的影响。他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如果将他捕获,再加上zui近我们其他地方的胜利,就可以立即结束这场战争。 可是照现在的情形推断,战事将会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如果上周你不能顺利地袭击李将军,又如何能在渡河之后击败他呢?我无法期望你能改变形势,因为你已错失了黄金时机,这使我感到无比地沉痛。 你猜,格兰特看到这封信后将会有何反应呢? 事实上,格兰特从未收到过那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信寄出去。这封信是在林肯去世后,从他的文件中被发现的。 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当然只是猜想。林肯写了这封信后,也许曾望着窗外喃喃自语: 慢着,或许我不应该这样匆忙,我坐在这宁静的**里,命令格兰特进攻,那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如果当时我也在盖茨堡,也看到格兰特上星期所看到的那么多的鲜血,也能听到死伤者的哀号呻吟,也许我也会犹豫是否继续进攻。如果我的性格也跟格兰特一样寡断,或许我所做的,也会跟他毫无二致。既然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了,虽然我发出这封信能解除心中一时的不快,但是却会使格兰特本能地为自己辩护,甚至还反过来谴责我,造成彼此更多的不快,打击他以后做好司令官的积极性不说,甚至还可能逼他辞去军队的职务。 有了我想象中的那回事后,林肯没有把信发出,而是搁置一边了。因为林肯从苦痛的经验中得知,尖锐的批评和斥责几乎总是无济于事。 西奥多·罗斯福曾经这样说过,他当总统期间,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在座椅上往后一靠,仰起头,朝着办公桌墙上那张林肯的巨幅画像凝望。他会这样问自己:“如果林肯遇到我眼前这种困难,将会如何去解决?” 以后,每当我们想要批评别人时,不妨先从口袋里拿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来,看看钞票上的林肯像,然后问自己:“如果林肯遭遇到这类情况,他将如何去解决呢?” 你希望自己所认识的人改变、调整或是进步吗?是的,那是zui好不过的。可是为什么不先从你自己开始呢?从自私的立场来说,从自己开始要比改进别人,获益更多。 当一个人在大声争论、激辩时,事实上,当时他在若干方面都不是正常的。 我年轻的时候,曾很热衷于出人头地。我写过一封信给当时美国文坛上一位颇负盛名的作家,他叫戴维斯。那时我准备给一家杂志社写些有关文坛作家的文章,所以我请戴维斯告诉我,有关他写作的方法。 数星期以后,我接到一封信,上面写着:“信系口述,未经重读。”看到这两句话后,我相信写这信的人,一定是位事务繁忙的大人物。可是我急于引起这位大作家的注意,于是又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后面也加上这样一句:“信系口述,未经重读。” 戴维斯不屑再给我回信,只是把那封信退了回来,但在信封下面潦草地写了几个字:“你态度之不恭无以复加。” 是的,我做错了,或许我应该得到这样的斥责。可是,人性使然,这竟使我产生了深深的不快,对他产生了极度的愤恨。甚至十年后,当我得知戴维斯去世的消息时,心里还在恨他。而我却羞于承认,我为何因他而得到了伤痕。 如果你明天想要激起一股愤恨,使人痛恨你十年,一直到死,那就放任那些带有刺激性的批评吧。 当我们要应付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记住,我们不是在应付**理性的动物,而是在应付有感情的常人。 而且批评是一种危险的导火线,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爆炸的导火线。这种爆炸,有时会置人于死地。 苛刻的批评,曾使英国文坛上**的小说家哈代丧失了执笔写小说的勇气。 富兰克林年轻时并不伶俐,可是后来他成了一个极有处世技巧的人,甚至还担任过美国驻法大使。他成功的秘诀是:“我不指责任何人的缺点,而是赞扬我所知道的每个人的优点!” 大多数愚蠢的人都会批评、斥责和抱怨他人——也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这样做。 但若要宽恕和了解,就需要在人格和克己方面下功夫。 卡莱尔曾经说过:“要显示一个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就要看他如何对待每一个卑微的人。” 你我又为什么要批评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