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罗宗强文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罗宗强文集)

  • 作者:罗宗强 著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139235
  •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罗宗强文集》属于群体心态的研究,从朝政变化、风俗变迁与思潮演变的角度,对为复杂的明代后期士人心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全书采用点面结合的叙述方式,运用扎实的文献材料,展现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的全貌。
    文章节选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罗宗强文集》:
    韩邦奇的另一学生杨继盛,亦因进谏而入狱,*后被杀。杨爵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一月出狱,杨继盛这一年登进士第,授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十月赴任。翌年升本司郎中。这时韩邦奇正在南京兵部尚书任上。也就是在南京,继盛向邦奇学律吕,成了邦奇的学生,与杨爵一起,被后人称为韩门二杨。嘉靖二十九年(1550),邦奇致仕归,行前劝继盛学济世之学,继盛乃大肆力于天文、地理、太乙、壬奇兵阵之学,与南京吏部考功郎中何吉阳、殷白野、张龙山、余九崖、杨朋石、涂任斋、刘苏涯相与讲他们讲学的内容,当然不是其时盛行之心学,而是上述的“济世之学”。这里要附带说一句的是,杨爵在狱,他的老师韩邦奇正在南京任上,嘉靖二十五年(1546)由吏部右侍郎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十六年(1547)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而未见有一言为爵辩冤。他劝继盛学济世之学,其实是暗含有劝其勿干政治,而从实学之意。这和他为严嵩写寿辞,颂美严嵩的行为,似有思想上之脉络可寻。但杨继盛并未完全听从邦奇的劝告,邦奇致仕的这年十月,继盛被荐北上入京,升兵部车驾司员外。嘉靖三十年(1551)三月,他上疏论马政,陈说开马市之十不可、五谬。此��所言,遭到了严嵩、聂豹、张时彻、朱希忠等之反对,也惹怒了皇帝。他便因之下锦衣狱。下狱之理由,颇为怪异。嘉靖皇帝下旨:“这事边臣奏来已久,又会官集议,杨继盛既有所见,何不早言?今差官已行,却乃肆意渎奏,好些阻挠边机,摇惑人心,著锦衣卫拿送镇抚司,打著问了来说。”①继盛的这一奏疏,针对的是仇鸾,而仇鸾与严嵩的亲密关系,他却没有予以认真的考虑。前此他在南京礼部验封司,初入京对于开马市事已有廷议或者并未知情。因不明了情况而上书,虽多此一举,本也无可厚非,却惹怒阁臣又惹怒了皇帝。被打著问了之后,是被贬到陕西临洮府狄道县任典史了。不知由于何种之原因,他在狄道县待了不到一年,嘉靖三十一年(1552)四月升山东诸城知县,八月升南京户部云南司主事,十月升北刑部湖广司员外郎,十一月又调兵部武选司,一岁四迁。十二月十八日到任,一个月后,也就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正月十八日,他就上疏弹劾严嵩,论其十罪五奸。这十罪五奸,大要是说严嵩上窃皇帝之威权,下结营私之奸党,贪污纳贿,败坏边事,专黜陟之大权,坏天下之风俗。谓其在朝廷之内,遍置耳目,以探知皇帝之动静,取皇帝之欢心而蒙蔽之,以肆行威权。朝中官员“是皇上之臣工,多贼嵩之心腹”。在继盛之前,有嘉靖十八年(1539)九月都给事中薛廷宠弹劾严嵩,嘉靖十九年(1540)正月御史谢瑜弹劾严嵩,嘉靖二十年(1541)八月御史叶经弹劾严嵩,十一月又有南户科王晔、御史尹敏生等连续弹劾严嵩,二十一年(1542)八月沈良才等弹劾严嵩,九月童汉臣、十月谢瑜与周怡弹劾严嵩,二十四年(1545)何维柏、二十八年(1549)郭希颜、二十九年(1550)徐学诗与沈炼、三十一年(1552)王宗茂都先后弹劾严嵩。这些弹劾者都受到处置,严嵩却日见宠幸。继盛此疏,可以说是*为激烈的一次。疏中所列举皆实事,切中嵩之要害。然不惟未能引起皇上之警觉,继盛却又因此而下狱。此中因由,固然与嵩之弄权、嘉靖皇帝对严嵩之宠幸未衰有关,然与《疏》过于切直,连及嘉靖皇帝也不无关系。
    ……
    目录
    序 引言 **章 皇权之不受制约与谏臣之传统心态 **节 案例一:韩邦奇案 第二节 案例二:杨爵案 第三节 案例三:杨继盛案 第四节 案例四:沈炼案 第五节 谏臣余论 第二章 思想家之拯世情怀 **节 思潮缓慢变化之开始:白沙心学之出现 第二节 王阳明心学的提出和传播 第三节 去私欲:阳明学者道德修持之巨大热情 第四节 王阳明对其学说之践履 第五节 阳明学者之言与行(上) 第六节 阳明学者之言与行(下) 第三章 徘徊于入仕与世俗之间的士人 **节 社会生活风尚之变化 第二节 士人生活出路之多样化 第三节 徘徊于入仕与世俗之间:文征明 第四节 徘徊于入仕与世俗之间:唐寅 第五节 徘徊于入仕与世俗之间:祝允明及其他 第四章 改革者之拯世情怀 **节 改革者高拱 第二节 改革者张居正 第三节 改革失败与士人人格之缺陷 第五章 心学另类之人生悲剧 **节 阳明心学为情欲留出之模糊空间 第二节 一场争论带出之问题——真我与假道学 第三节 王门另类:狂、侠、妖、圣 第四节 危言危行者之被弃置——李贽 之死的思想史意义 第六章 自我回归之适意与迷惘 **节 一次社集传递的信息 第二节 士人人生旨趣之巨变 第七章 末世拯救者希望之失落 **节 无可奈何的首辅叶向高 第二节 道德理想与政局之错位:邹元标 第三节 道德理想与政局之错位:顾宪成及其他 题外话 部分引用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