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旧称名学、论理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逻辑学列为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地理科学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并列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严格来说它属于一本定位于实用、适用基础上的辅导教材,不仅传达逻辑学的知识,更加注重培养读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力求从时效性上展望未来,从知识面上拓宽视野,以便使读者能从发展的角度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编写本书的动机如下: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我们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然而,不论应对何种挑战,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学点逻辑学,能动地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不失为明智之举。比如学生在学校读书,很少去仔细评判学习内容,因为总觉得它肯定正确,看报纸、电视也一样,仅仅是被动地吸收信息,很少去研究它。逻辑学的学习采取的完全是另一种态度。当读者学习了逻辑学之后,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听到信息后,能以更敏感的态度去审视,就将是逻辑学带来的直接好处和乐趣。简而言之,逻辑学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用严谨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去证明或者推翻他人的观点。
第二,逻辑学作为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运用给出的信息和已掌握的综合知识,通过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过程,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的关系或事件的走向作出合理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准确地表达���想,防止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逻辑错误。与此同时,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为学习其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以致用,知行结合”是逻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逻辑学的学习过程不是抽象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人而言,**是把逻辑知识转入实践,实现生活的逻辑和应用的逻辑。逻辑学对于思维素质培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更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它不仅是求真的途径,亦是求善的工具。
第三,关于批判性思维,我国现在的教育仍主要采用以知识的记忆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和当前的教育模式制约了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在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需要培育批判性精神,树立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性、价值等进行评价。因此,对当代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20世纪初,美国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杜威把批判性思维界定为“积极地、持续地和细致地审视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指向的进一步结论”。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技能的核心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调控六个方面。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论预设是: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可以并且应该受到质疑和批判;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应该通过理性的论证来为自身辩护;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免权。批判性思维要培养学生这样的品质:不盲从、不迷信,遇事问为什么;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追求合理性;注重推理和论证的实际运用。
批判性思维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态度。它对一切问题都要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作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加以接受的一切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和省察,质疑它们的合理性和存在权利。
第四,近年来,本人一直在进行逻辑学的教学实践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教材。本人拙见,一本适合当前社会需要的逻辑学教材既不能过于深奥、枯燥,让广大的读者望而却步,又不能太俗、太浅,止步于点到为止,而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指导读者日常工作和学习的目的。在知识架构上,包含各种概念、命题、推理,能帮助读者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论证;在能力素质方面,能做到理性精神的培养和锻炼。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秉持从理论到应用的思路,将全书内容分为九章 ,**章 为导论,第二章 至第六章 侧重基本理论的阐释,其余章 节 则侧重逻辑理论的应用,通过对学科知识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地讲授,力求做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因此,建议读者在使用本书时,在学习逻辑知识的过程中解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逻辑知识。换而言之,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尤其在学习逻辑知识的时候,要考虑每一个知识点常用来做什么,在做逻辑学的练习题时,考虑它的逻辑推理的角度是什么。逻辑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要提高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一方面查阅了国内外许多逻辑学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另一方面采纳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意见反馈。在此,对相关的学者和学生谨表谢意。倘若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