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关于下姜 “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这句话,67岁的姜银祥记了一辈子。从“穷脏差”到“绿富美”,一出乡村“变形记”在这里上演。下姜村,是典型,更是镜子,折射出的是一个中国普通乡村求生存、求发展、求振兴的艰辛奋斗历程。 一 我**次去下姜村,大约是在2011年的暮春。 记得是随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去的。当时,赵书记正在搞全省新农村建设调研。 说实在的,那次调研,下姜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通 往村子的那条路,还没有彻底修好,车子颠得够呛。深春5月, 山冈上、田野里的花早谢了,到处是油汪汪的绿;因为只有这一个色系,便显得有些单调、沉闷。那时的下姜,已经基本摆脱了贫困,村里的房舍大都很新——是那种外立面嵌着白色瓷砖的二层或三层的楼房。不过,这种楼房在浙江乡村着实很普遍。 一句话,在经济发达、城乡统筹做得*好的浙江,这样的村庄遍地都是。 跟赵书记出来调研是个“苦差事”,他调研得很深入、很细致,时常错过饭点。那次就是如此。他先去枫林港对面的田野里看了黄栀子园、桃园和葡萄园,详细了解农产品深加工情况。已 经过了中午12点,他又一头扎进农民家里耐心地倾听他们卖蚕茧 时遇到的沟沟坎坎。 由于早上出来时,我没来得及吃早饭,此时已是饥肠辘辘,看不远处一户人家在卖小吃,便悄悄溜了过去。 摊主是个身材单薄的老太太,满头白发,嘴瘪瘪的,透着一脸的慈祥。她的小吃摊很简单:煤球炉上放着一口冒着热气的钢精锅,里面煮着茶叶蛋、豆腐干之类的吃食。 “老人家,日子蛮惬意嘛!”吃东西时,我随意地和老人攀谈起来。 “好!好!和以前比,是天上地下。 ” “哦,以前很苦吗?”我边吃东西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着。 “苦得咧!‘饥荒年’那辰光,饿死了好几十口子呢。 ”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个长期跑农口的记者,我对“饥荒年”这个词特别敏感。 “饥荒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多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后 被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是指1959年至1961年,我国大陆地区由 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而出现的全国性粮食短缺。 说起饥荒,1980年后出生的人,不会有任何印象。因为自从“大 包干”后,饥荒就从人们的视野中遁形了——无论天南地北,大家谈论的已经不是能不能吃得饱,而是怎样才能吃得更好、更有营养。 但几千年来,饥荒,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据我的老前辈、人民日报社原总编邓云特(邓拓)写的《中 国救荒史》记载,仅清代不足300年间,歉收造成的全国性饥荒 就达90次。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饥荒的斗争史。 通过下姜村去研究我们这个民族如何摆脱饥荒,也就有了典型意义。于是,从下姜回来后,我找了许多有关下姜的资料开始研究,并有了一次又一次的下姜之行。 渐渐地,我便梳理出了一个中国普通乡村求生存、求发展、求振兴的艰辛奋斗历程。 二 的确,每一个村庄的变迁,无不打上了自己的特质烙印,同时,也都刻下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履痕。 村志记载,下姜村是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主要由 姜、杨、余、伊四大姓组成。其中,姜、杨两姓人口居多。北宋靖康年间,渭水郡姜氏便从四川迁入。南宋庆元至嘉定年间,其他姓氏也渐渐辐辏此处。 那么,下姜村的特质又是什么呢? 实事求是地讲,这个位于淳安县西南部枫树岭镇的偏僻小村,尽管不能说是穷山恶水,但也绝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村子局促地坐落在陡峭的山坡上,公峰、茂峰、化岭、银峰四座山峰从东西南北四个方 位将村子紧紧包围。一条不知形成于何时的名为枫林港的小河,从山的缝隙里硬生生挤出一条通道,从村中蜿蜒而过。 千百年的河水冲积出了一块块弹丸大小的盆地,庙畈、下本畈、窄堨畈、双坞畈……这些不规则、不平整的板块高低错落地“纠缠”在一起,成为下姜村的主要农耕区。 说起来真是可怜,这些林林总总的板块加起来,还不到600 亩地。全村742人分的话,平均一人不到一亩田。 而且这些田,大多是山坞垄田和山坡梯田。旱地中只有少量山脚缓坡地,大多是陡坡地。 这类农田的特点是土层薄、蓄水能力差,古有“一七之灾”的说法,就是下**大雨就涝,晴七天就旱。 下姜村还是自然灾害频仍的地区。 下姜村的自然灾害,主要为春夏两季的洪水灾害。枫林港流域受雨面积较大,加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夏秋时常受台风影响,一般两三年间就有一次风灾。 一俟风起,轻则损坏庄稼,重则吹断树木、房屋。1968年7 月,下姜发生龙卷风,庙畈小球里的大柿树被连根拔起,窄堨溪边的大板栗树被拦腰折断,庙畈上的稻桶被吹到窄堨畈,房屋倒塌,瓦片基本被掀光,村民损失惨重。 下姜村又是淳安县的暴雨**地区之一,洪灾频仍,曾有 “十年九有”之说——十年就有九年发洪水。1940年,枫林港洪 水流量达每秒900立方米,洪水淹没了整个庙畈、窄堨畈,下姜 老村石硼以下全部被淹没,多处房屋被冲毁。 据村里老人回忆,历史上有些年份,枫林港一年就要发10多次洪水。 自古以来,下姜人以务农为生,除了种植水稻、小麦、茶叶、水果,还兼营竹编、家具制作等手工业。山里人*能吃苦。 虽然村民们勤俭持家、辛苦劳作,但受地理条件限制,一直未能摆脱饥饿的阴影。下姜一直是方圆几十里*贫困的山村。人们曾这样形容下姜: “土墙房、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也有所提高。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好,基础设施差,灾害频发,加之受到移民入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影响,下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温饱线以下。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下姜人脑海里留下的*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饥饿!饥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