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资指导线
(一)工资指导线的概念和作用
工资指导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调节工资分配关系,规划工资水平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所采用的一种制度。目的在于引导城镇各类企业在发展生产、提**益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工资,为企业集体协商谈判确定工资水平提供依据;使企业工资的微观决策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协调统一,以达到政府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及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目标。工资指导线所具有的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间接性、指导性以及公开性的特点,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企业工资分配的要求。作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办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工资指导线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为集体协商谈判和非集体协商谈判企业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2)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工资指导线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分析,定期发布不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依据,进而增强企业经济竞争力,保持我国人工成本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3)以工资增长指导线为标准,测量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量增长是否适当。(4)完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工资指导线作为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调节过高收入的税收政策、*低工资保障政策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工资收入分配的效益原则和公平原则。
(二)工资指导线的制定原则
按1997年1月30日劳动部发[1997]27号文印发的《试点地区工资指导线制度试行办法》,工资指导线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宏观经济政策和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两低于”原则。(2)结合地区、行业、企业特点,实行分级管理、分类调控的原则。(3)实行协商原则,以劳动行政部门为主,与政府有关部门、工会、企业协会等组织 共同制定。
(三)工资指导线的基本内容
1.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简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
2.工资指导线意见
工资指导线水平包括本年度企业货币工资水平增长上线、基准线、下线。(1)工资水平增长上线,即工资增长预警线,它是政府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收入分配关系进行分析,对工资水平较高的企业提出的工资适度增长的预警提示。企业工资增长如已达到当地政府提出的工资增长预警线,就应自我约束,以免工资增长过快,超过本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对整个社会分配秩序产生冲击。(2)工资水平增长基准线是政府对大多数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正常的企业工资正常增 长的基本要求。(3)工资水平增长下线是政府对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企业工资增长的起码要求。明确规定这类企业的实际工资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但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工资不低 于当地*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