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传承与开拓.复旦大学第四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传承与开拓.复旦大学第四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作者:周兴陆
  •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29066
  •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6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0629066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01日
    • 定价
      ¥16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传承与开拓:复旦大学第四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2016年复旦大学第四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复旦大学是国内古代文学批评重镇,此次会议论文由周兴陆教授主编,汇集了国内知名学者相关论文六十多 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不同方面,是近年来学界在古代文论研究方面的成果。
    目录
    弁言(1)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邬国平
    “这是多大的使命呀”戴燕
    朱东润师《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校补本)整理说明陈尚君
    王运熙先生的古代文论研究杨明
    半个世纪的师生情汤漳平
    悼王运熙师李庆
    怀念王运熙先生傅刚
    难忘师恩汪春泓
    “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守正出新黄霖
    “中国文论”焕发青春王汝梅
    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李建中
    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袁济喜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发展方向甲斐胜二
    文字与文体观念吴承学
    在“体认”与“默会”之间李春青
    圣王意识与一统事业程勇
    《左传》富艳说发覆雷恩海
    谈谈《吕氏春秋》“十二纪”之“三秋”思想汪春泓
    类比、还原与谶纬之《诗》学曹建国
    名实之争与后世文论的名实观吴中胜
    文学史研究、学术史研究与文学批评史研究[日]釜谷武志
    “神思”与艺术媒介张晶
    《文心雕龙》“书记”篇的命名及内涵辨析宁俊红
    以书论为文论——《文心雕龙·练字》“单复”概念与六朝书论及其审美之关系黄伟豪
    钟嵘《诗品》“以人评人”品评方法析论曲景毅钱昊
    沈约的文学批评论林家骊
    思弘古雅:大一统礼乐文明重构与萧衍的音乐思想刘志伟
    魏晋南北朝“始有意为小说”刍论李思语李玉栓
    论颜之推的政治认同李俊
    王昌龄以“意”为**的创作论及其唯识学渊源蔡宗齐
    天台及华严思想对皎然诗学的影响刘卫林
    外得形似中得心源吕玉华
    《文笔式》声病说原典及其杂编性质卢盛江
    李商隐诗的悲剧美研究金贤珠裴景珍
    辞赋·谱录·体物许东海
    论唐代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必然性雷恩海苏利国
    “唐诗选学”论纲李定广
    “斯文”在北宋中后期的演变及其美学意蕴李昌舒
    严羽诗学著作的生成及其早期传播陈广宏
    近百年来两宋词学批评研究述论王昊
    元代文学观念的多样性查洪德
    郝经的杜诗阅读理论张思齐
    元代文人对本朝诗的体认陈汉文
    音调的消亡与重建:明清诗学有关诗歌音乐性的论述(上)张健
    《唐诗品汇》、《唐诗正声》与明代前期宗唐诗学体系的完善郑利华
    明代“宋无诗”说考论羊列荣
    元明清比兴批评对朱熹比兴观的接受张万民
    李贽“绝假纯真”论的文学承载与哲学透视曾庆雨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金瓶梅词话》手写批语的一些问题杨彬
    毛奇龄评点《西厢记》的“调例”论杨绪容
    论文学史发展的“差序格局”罗时进
    陈洪绶诗歌的地域抒写蔚然
    纪昀笔记体小说及其写作思想的再认识吴兆路
    袁枚性灵说的历史风向意义石玲
    俞长城八股文批评述论陈水云
    论王昶《湖海诗传》对后期格调派诗学的守护与调整龙野
    叶燮文学思想综论蔡静平
    论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理论价值曾绍皇
    论朱祖谋清末民初的词集批评及其词学观念朱惠国
    荻生徂徕是如何接受明代诗学的顾春芳
    明清小说批评的“互联网特质”——以影视剧的网络弹幕为参照边茜
    近乐府与贵神韵张俐盈
    冯登府的古文创作及其特色论略房瑞丽
    曾国藩的诗文理论观念及其近代意义左鹏军
    同光体与诗界革命张煜
    明清书籍的流入及其知识传播:以《五洲衍文长笺散稿》为**朴英顺
    地域诗学传统与同光体的诗学理论马卫中
    近代文论中的“浪漫”系谱林香伶
    徘徊于新旧之间:近代报刊的新旧体诗学批评李德强
    从“曲词本位”到“舞台本位”赵海霞
    中国文学的“世纪之变”关爱和
    罗庄与民国沪上词坛彭玉平
    释“兴味”孙超
    陈一百及其曹子建诗批评罗剑波
    现代学术史上的“陶诗品第”之争杨焄
    推进中国传统诗歌的理论研究张旭曙
    现代传媒与传统汉诗王兵
    继往开来谱新篇——复旦大学第四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朱家英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