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 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 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 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基本假设, 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 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 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 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 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 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 并采用折旧的方法, 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 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三)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 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 据以结算盈亏, 按期编报财务报告, 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 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