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的10个关键词
关键词1:包办
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多半自理能力差,且依赖性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孩子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由老人一手包办,孩子根本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祖孙摄像头
放学时,幼儿园门前水泄不通,围满了接孩子的家长。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奔向各自的守候者。
奶奶心疼地取下亮亮肩头的书包,背在自己肩上,充当“书童”。亮亮无物一身轻,边走边玩。奶奶背着书包,在后面步履蹒跚地跟着。
“你为什么不自己背书包啊?”老师问亮亮。亮亮回答道:“我想自己背,可奶奶不让啊。”亮亮的奶奶则不以为然地回答:“我给孙子背个书包也没啥,再说孩子小,这样的书包对他来说确实太沉了,会累着孩子的。”
旁边另一位老大爷说:“我接孙子时也替他背书包,有时不想背,可孩子已经习惯了,把书包扔给我就跑了。”
主编诊断
孩子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劳动技能,完全是隔辈人忽视劳动教育、过度保护和包办代劳的结果。归根结底,这是由于隔辈自身对劳动存在着认识误区。像文中的亮亮,他一出校门,书包就转移到了奶奶身上。爷爷奶奶把一切都包办了,孩子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活,看似幸福,背后却暗藏隐患: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即使将来长大成人,也离不开别人的照顾。当前大学校园里的陪读现象就是*好的证明。
突破障碍
现在的爷爷奶奶乐于做孩子的保姆,使得孩子长到五六岁,仍不能自己吃饭,上到小学还不会穿衣服……这种保姆式的养护,使得孩子没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在亲孙关系上,不少长辈又以长者自居,言行专制,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做这不妥,做那也不合意,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凡事一概由家长支配……这样的结果会使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孩子在自尊心、上进心方面受到很大的伤害,孩子的独立意识被抹杀了。
许多事情都有两面性,爷爷奶奶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沉湎在长辈的“周全”中去享受。相反,爷爷奶奶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让他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孩子事事“不管”才是对他们成长*有利的“管”。
孩子年龄小,缺乏技能和经验,做事难免会出差错,但是只要我们耐心教他们做,孩子就能逐渐把事情做好。如果仅仅因为怕孩子出错,就剥夺他们锻炼的机会,那么,孩子的劳动能力就无法提高,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爷爷奶奶要突破自己的“行为”障碍,得注意以下几点:
1.从自我服务开始
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幼儿园时要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玩具等,入学后要学会洗自己的小衣物、收拾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借此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劳动
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教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三四岁的孩子可以分筷子、端饭、拿递小物品;五六岁的孩子可以叠衣服、取报纸、买小东西;再大些的孩子可以学做简单的饭菜。这样做能帮助孩子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3.鼓励孩子参加集体劳动
孩子在集体劳动中,不仅能提高劳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小伙伴共同努力完成工作,可以学会如何与人配合协作,增强集体观念。
教育箴言
家长的关爱就是孩子的维生素。但是家长应该牢记,孩子需要正常剂量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
——约翰·罗斯蒙德
关键词2:代沟
曾有教育专家认为,年龄相差3岁便会产生代沟。而爷爷奶奶和孩子之间何止相差3岁,中间还隔着整整一代人,可见代沟之深!
祖孙摄像头
玲玲今年已经10岁了,奶奶却还把她看成是个什么都要大人管的小孩子。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不管玲玲喜欢不喜欢,奶奶总是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玲玲有时也不同意奶奶的做法,奶奶却说:“小孩子懂什么,奶奶都是为了你好。”奶奶给玲玲买了很多衣服,并且多数是玲玲不喜欢的红颜色。玲玲向奶奶提出抗议,奶奶却说:“小孩子懂什么,我买什么,你就穿什么吧。”为此,玲玲感到好委屈。
每次玲玲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奶奶总是先哆哆唆唆地说一通大道理,总会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许多事情根本不征求玲玲的意见,更不愿听玲玲的解释。这让玲玲很不习惯,玲玲想:“我知道奶奶很爱我,可是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奶奶还不让我处理自己的事。我自己的事自己就是无权做主,在这个家里,怎么老没有人尊重我的意见呢?”
后来,玲玲决定不再听奶奶的了,什么事总是自己拿主意,也懒得再跟奶奶争论了。为此,奶奶和玲玲之间的关系也疏远了很多。
主编诊断
也许在爷爷奶奶看来,今天的孩子已经足够幸福了:他们吃穿不愁,长辈们对他们关怀备至,唯恐委屈了他们,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他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可出乎爷爷奶奶的意料,孩子就是不满意。就像玲玲一样,孩子渴望大人们的理解,希望奶奶能够与她沟通,听昕她自己的意见。奶奶一味地替孩子做主,而令玲玲产生厌烦情绪,于是两代人之间就产生了代沟。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心事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的事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长此以往,当孩子有烦恼的时候就习惯不对长辈说,认为反正说了也没用,长辈根本就不会重视他们的感受,不会来安慰他们,有时甚至还会笑话他们。
突破障碍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一味蛮管,就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爷爷奶奶要明白:每个孩子从小都渴望得到长辈的尊重,不要只是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而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当孩子逐渐明白事理,不再像幼年时那样无理取闹,而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爷爷奶奶的时候,爷爷奶奶要学会倾听,不要认为小孩子所讲的是琐事、小事,不值得听。否则的话,小孩就会丧失倾诉的兴趣了,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祖辈和孩子之间产生隔膜。
“代沟是时间的痕迹,变革的脚步。”这样来看,好像隔辈人之间出现代沟是自然的,没有代沟反倒是不自然的。但代沟毕竟是困扰祖孙交流与沟通的障碍,而且容易增加形成偏见和歧视的可能性,处在代沟两侧的人轻则互不理解,重则抱有敌意。所以爷爷奶奶一定要做出各种努力来跨越并填平这祖孙之间的代沟。
如何减少与孩子之间的摩擦,化“代沟”为“代桥”,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要和孩子交朋友
这是一门艺术也是智慧,得想办法进入孩子的思维,理解孩子的思想,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不把孩子当作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而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学会与他分享自己的酸甜苦辣;
2.放飞孩子
在重大问题上先看孩子是什么样的态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以谈心的态度去开导,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3.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理解孩子对生活的一整套看法,包括对未来的向往,对爱好的追求。这样,换位思考一下或许我们就会明白孩子很多真实的想法。
总而言之,尝试给孩子一个发言的机会,大家互相谈谈怎样做得好,怎样做得不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样的方式能让全家人相互关心、相互信任,达到共同进步。
教育箴言
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孩子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关键词3:纵容
在老人的纵容中长大的孩子极易形成各种人格障碍,如偏执、反社会、癔病、自恋等,会给孩子带来各种心理困苦及不良适应症状。
祖孙摄像头
小强从小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不管孙子有什么要求,爷爷奶奶都尽力满足。结果小强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吃饭时,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菜,小强就会把菜霸住,不让别人吃,除非等他吃够了或吃厌了,别人才能下筷子。看电视,他要看哪个台,谁也不能和他争,哪怕他去卫生间时爷爷临时转一下台,他都会暴跳如雷。出门时,他累了,爷爷得把他背在肩上,小强大些后,爷爷不想再这样做了,奶奶会立即站在孩子这一边,对爷爷说“你就背一下吧”。
小强喜欢蜡笔小新,家里有上百个蜡笔小新的玩偶,并且有一个同样的造型,小强一口气买了30多个。
爷爷问他:“各种样式你不都有了吗?还买重复的做什么?”
小强气鼓鼓地回答说:“你管我呢,我就是想要。”
上幼儿园时,小强养成了指挥同学的坏习惯,虽然幼儿园老师提醒小强的爷爷奶奶,要改变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然而小强的爷爷奶奶总是无动于衰,觉得这不是问题。但上了小学后,小强遇到了麻烦——他的学习成绩总是排在班里倒数几名,还老在学校惹事。
因为学习成绩糟糕,老师和同学都不再关注他。为了重新成为大家的焦点,小强制造了一系列的恶劣行为,譬如在课堂上骚扰其他同学,给同学老师起绰号,故意找老师麻烦……
主编诊断
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其一致性与互通性,可以说这是一种爱的本能。然而,溺爱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思想抉择,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在上面的案例中,爷爷奶奶对小强的恶劣行为视若无睹,纵容小强的坏习惯,让小强从小就不懂得顺从和尊重长辈,而且脾气很暴躁、不尊重别人、自私、霸道,心中只有自己,只想肆意妄为。这样的爱不管表面看来是多么富有牺牲精神,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的。爱不光是给予,它还有适度的一面:合理的给与不给,合理的赞美与批评,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
突破障碍
爷爷奶奶往往不了解爱和管教双管齐下,才是良好的教育态度;这两方面并非互相冲突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管教这个行为方式不会减损长辈的爱,反而是长辈之爱的一部分。适度的处罚不是长辈“对”所爱的孩子做什么,而是“为”孩子做什么。
爷爷奶奶都希望孩子具备和善、会感恩、可亲、诚实的特质,那就应该从小教导他,而不只是期盼而已。教养出会尊重别人并负责任的一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当然,对孩子的溺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每一位祖辈家长都想使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现实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但是这需要我们用*适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爷爷奶奶要突破自己的“放纵”障碍,就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了:
1.疼爱有度
爷爷奶奶千万不能一味惯着孩子、顺着孩子,疼爱也要有节制。要让他养成良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不时给他出个难题,让他受点挫折,经历点小磨难。
2.不越位
祖辈们既不越孩子的位,不大事小事包办,也不越孩子父母的位,不当孩子的保护伞,尊重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多和父母亲近,不让隔代亲胜过父子情、母子情。
3.限制孩子的物质欲望
人的物质欲望是无止境的,家长从小要控制孩子的物质欲望。出于正当的需要,爷爷奶奶一定会“慷慨解囊”,对于不必要的购买要求,祖辈们也要学会拒绝,同时耐心地与孩子说理,让孩子懂得不买的原因。若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百依百顺,长此以往,一旦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向**,造成不良后果。
不要因为疼爱而迁就孩子,不要因为孩子贪图安逸而迁就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的纠缠而迁就孩子,这些迁就都是对孩子任性的纵容,是对孩子知难而退的纵容。不论孩子有多大,爷爷奶奶**不能纵容孩子,毕竟得寸进尺是孩子的本性。
教育箴言
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伤害;不懂教育的父母,便在爱的旗号下,肆无忌惮地伤害着孩子。
关键词4: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儿童时期,孩子的可塑性和学习能力*强,爷爷奶奶可不要让自己的坏习惯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祖孙摄 像头
冬冬的爸妈在外地工作,所以冬冬自小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备受宠爱。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在冬冬爸妈的一再催促下,爷爷奶奶不情愿地把冬冬送进了幼儿园。
但是,两位老人同时向幼儿园提出一个要求,要来园里陪孙子一段时间。从此他们天天抱着冬冬来幼儿园,一步不离孙子,做孙子的“保护神”,为孙子服务:孙子要入厕,爷爷就帮着孩子脱裤子;孩子要喝奶,奶奶就忙着冲奶粉,一勺一勺地喂给孙子喝;孙子中午吃饭,爷爷奶奶一个喂菜一个喂饭,馒头都掰成一口一口的,米饭几乎是数着米粒往嘴里添;中午睡觉,爷爷奶奶也要给孙子脱下衣服、鞋子,盖上被子,哄孙子睡着后,才轮着打个盹……老人忙前忙后不亦乐乎,根本不听老师的劝告。
后来,幼儿园组织了家长开放活动。在活动中,冬冬不会洗手,不会用杯子接水喝,不会脱鞋子,不会擦鼻涕……总跟着别人后面,行动拖拖拉拉。冬冬的爷爷奶奶这才意识到娇惯对孩子的危害。
主编诊断
祖辈对孩子的溺爱娇惯,事事大包大揽,不给孩子动手机会,会令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以致缺乏自理能力。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及形成是一个大家都认为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家长所忽视的问题。
上面的案例中,冬冬的爷爷奶奶作为孩子的**任老师,忽视了对孩子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使冬冬处处依赖家长,缺乏独立自主性,一旦离开了爷爷奶奶,就什么也不会做。事实上,作为爷爷奶奶,我们更应该着重于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形成分享的习惯,教育他们摆脱依赖的天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逐步自立等等。当然,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切不可操之过急,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来教育孩子,从而形成于人于己皆有益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