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用灵魂感受孩子的灵魂
一、做天使,不做上帝
1 用爱和智慧唤醒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将来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发展。如故事中的杨一凡,起初她的身体里像没有灵魂一样。她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麻木的,也不是不能改变的,我们成人完全可以避免孩子变成这样沉睡的状态。如果由于不懂使孩子成了这样,我们也可以**她走出麻木和沉睡的状态。
睡着了
这是一个5岁的女孩,名字叫杨一凡。她的妈妈因为她显得不够灵活而把她送到了我们的绘画**。她刚来的时候像睡着了似的,根本不可能动手去画画。我们了解到杨一凡的爷爷奶奶从她出生起一直把她抱在怀里,不让她随便乱跑,也不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动那些她感兴趣的东西,更不让她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原因是怕被其他小孩欺负。这样,孩子作为人的所有技能都未被使用到。在孩子身体里,那颗作为人的灵魂很少被感动过,很少有痛苦也很少有愉快。
杨一帆被爷爷奶奶带成了“问题孩子”。当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她的妈妈时,她非常生气,以为我说她的孩子是智障。在我讲清智障与不会使用自己的肢体和大脑不一样时,她才舒了口气,但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把孩子接回家里。她想,既然孩子因为缺少使用自己的大脑和肢体的机会才这样,那么赶紧让她多使用点弥补起来不就行了吗?由于不懂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儿童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儿童成长”这样的道理,只知道画画可以开发孩子的智能,就找来简笔画逼着孩子拼命地画,一只小鸟要画5遍,直到完全背下来。这样反而使情况更糟。因为**,这样造成了孩子对绘画的厌烦感,没有人能将自己讨厌的事情做好,儿童更是这样。由于他们还没有成长起掩盖真实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所以他们所表达出来的状态一定是他们真正的本质。那就是喜欢的事情一定会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就一定不会去做。如果一个孩子在成人面前才去做一件事,而成人走了马上就不做这件事了,那说明这件事是成人需要的而不是儿童需要的。如果孩子迫于成人的压力去做成人让他们去做的事,那这个孩子就不能由于做了这件事而获得发展,反倒是由此带来的痛苦会使他们失去身心的健康。杨一凡被妈妈训练后就变成了这样,只要妈妈不在,她就什么都不画了。
醒来了
我们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怜悯,我们想唤醒她,使她获得作为一个孩子由于发展而获得的幸福感。在班里,我们想了好多办法,比如活跃她的周围气氛,不停地与她周围那些孩子��互动,跟他们一起用绘画来取乐,使杨一凡尽可能多地受到影响。
有一次,一个孩子说,老师,树怎么画呀?那个孩子正好坐在杨一帆旁边,我走过去,说:树嘛,太好画了!你瞧,拿上笔,这样,呜、呜、呜乱绕,三绕两绕,不就长出一棵树来了?
杨一帆一咧嘴,天哪,她有了反应。我心里一阵喜悦,暗想:我得趁热打铁,不断地寻找机会。为了杨一帆,那天到了评画的时候,我专门安排了点击的方式来评画,就是将画贴在黑板上面,让孩子依次来到黑板跟前,认为哪幅画画得*好就用小棍朝画点击一下。哪幅画被点击的次数*多,作者就算优胜者,全班的孩子一起高举起大拇指齐声大喊:“耶——”
孩子们纷纷上来,有的已经上来两三次了,杨一帆仍然坐着不动。我说杨一帆,你愿不愿上来点击一下?她听了很紧张,呆呆地望着我。我说杨一帆该你了,小棒子给你。我还想着她八成不会起来。可我的话刚说完,只见她抬了抬屁股,竟然站了起来!尽管磨磨蹭蹭,惶恐不安,但她还是走了上来,接过小棒,转身在一幅画上面点了一下。我笑着对全班说:杨一帆真勇敢,大家为她鼓掌!全班哗地拍起巴掌。这一下,杨一帆像是突然醒来了,活了,下去了还要上来,连续上来了5次,而且点击同一幅画。
她不是为了点击才上来的,她是在体验举手、点击以及从没有过的在大众面前表现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使她的精神获得了愉悦,这种愉悦撞击着她的心灵,成为唤醒她的钟声。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愉悦来自于做了点击画这件事情,而孩子为了重复体验愉悦,就需要重复做能够给他愉悦的事。如果这件事情能使孩子获得发展,比如学习,那么孩子学习的动力就势不可当。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这样的机会去发展自己,怎么还会成为一个麻木而沉睡的人呢?
一声鸟鸣
有**我们上故事课,还是先讲故事,讲完了再让孩子画成连环画,课名叫《三颗纽扣》。“三颗纽扣”是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一个木匠,独身一人,有**为自己造了一所带轱辘的房子,每天拉着房子挣钱糊口。
有天晚上“三颗纽扣”正在睡觉,下起了大雨,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就问:谁啊?屋外的人是一个乞丐,他说 :雨太大了,请让我进屋里避避雨吧!“三颗纽扣”说:实在对不起,我屋子太小了,只能容下我一个人。乞丐说能容下一个就能容下两个,让我进来吧。“三颗纽扣”听了,还是把门打开,那人就进去了。
刚一会儿,又有人敲门,说让我进去吧。“三颗纽扣”说这个屋子只能容下一个人,现在已经挤了两个。那人说:能容下两个就能容下三个,让我进去吧。就这样,一个领着两个孩子的妈妈进来了……*后是一个国王要进来,国王竟然还牵着一匹马领着一个大臣和侍卫。令人吃惊的是他们都挤进了“三颗纽扣”的小房子。
暴雨下了一夜,一声鸟鸣,天光泛白。国王被“三颗纽扣”的行为感动了,心中的爱也被唤醒。他说:为什么这间小屋能够装下这么多人还不显得拥挤呢?原因来自于主人的爱心。因为他的爱心没有边际,所以小屋的容量也就没有边际。
实际上,宇宙也许是有边际的,房屋再大也是有边际的,但人的爱心完全可以没有边际。如果爱心是一个小屋的话,它完全可以容纳下那些需要进来的人。这个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是建设性的,获得了爱的人也会被感染爱,他们也会爱别人。这样,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人类的特质也会得到提升。
在故事里国王被“三颗纽扣”感动了,他请屋里所有的人来到王宫,用丰美的食物款待他们,还赏了好多好多的钱财,给无家可归者建了房子,为没有工作的分配了工作。
我们用凳子在教室中间搭了一间小屋,让一个孩子扮演“三颗纽扣”,让其他孩子扮演乞丐呀,国王呀。孩子们简直乐疯了,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往里钻,直到把屋子撑破。杨一凡也在这其中。老师和她自己都早已忘了她曾是站在拐角里目光发呆的那个孩子。
雨过花开
表演完了,我让孩子们把这个故事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刚说完,杨一帆一下听明白了!她忽地跑回自己的座位,拿起纸分成格,开始画了:**幅,画了一间小屋,屋子跟前有一个很小的蚂蚁人——这么大点的孩子正是“蚂蚁人”时期,画的人全像蚂蚁,两个小圆圈上面长着两根小触角,小得几乎看不见,只有常常接触儿童画的人才能注意到。第二幅,还是那座小屋,但是小蚂蚁人不见了;第三幅,还是那座屋子,小蚂蚁人又在房子外面;第四幅,房子外面开了一朵好大好大的花。我看了,幸福得不得了……
她画的什么意思?**幅,“三颗纽扣”在造房子;第二幅,下雨了,“三颗纽扣”进了自己的房子;第三幅,别人来敲门;第四幅,雨过天晴,花也开了。
这就是说,孩子画画的兴趣不但被激发起来了,不仅思维打开了,更重要的是,她作为人的那颗“心”被激活了,美好的、诗意的品质就像清泉一样,从她的心里流淌出来了。她因此而幸福着,不再关注自己的画是否能让妈妈喜欢,也不再顾得上颜料是否弄脏了衣服。
此花非彼花
可是杨一帆爸爸来接孩子,一看画,脸拉下来了,说:李老师,我的孩子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新东西的,可是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你教她什么。在家里,她画了半年的房子和花,在这里,画的还是房子和花!
我听了非常吃惊,我说请你看看你孩子以前画的画,她那些房子和花与现在画的房子和花一样吗?以前她画的只是一些程式化的符号,从那里面她不能获得任何心灵的触动,而现在她画的是她内心的情感和她想要表达的语言。你看到的房子和花是她为了表达自己而创造出来的****的艺术形式,这就是艺术的本质。孩子的心灵被激活了,难道你看不出来?
他依旧虎着脸,不愿意再往下听,拉起孩子就走了。
再下一次孩子的妈妈送孩子来,我让她坐在我的对面,拿出一张纸,边画边给她讲:孩子在6岁之前是属于大自然的,他们天生就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不是由养育他们的成人所决定的。正因为他们能够固执地按照自己先天所带来的方式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和学习的方法,才使他们成为他们自己。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质才使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的人。如果我们希望所有的儿童都非常乖,非常听话地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去成长,那么人就不再是人了。他们可能成为某种类似于马或者羊等可以论群数的高智能动物。我们人类有责任用教育来提升人类的品质并保持人类的特质。
如果用“教”的方式而不是“帮助”的方式,只要求学技术而不是关注她内在的感受,不顾大自然为她制定好的学习方式,硬要她按照妈妈或爸爸的方式来做,这样孩子不可抗拒的内在需求就会跟成人外在的要求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孩子的心灵就会被扭曲,痛苦使孩子变得麻木,或者使孩子变得狂躁多动。
再说,你肯定不想让孩子成为只能累积知识的一个工具吧?那是电脑做的事,不是人做的事。听到这里,她笑了起来,说:李老师,以前你讲了几次我都不明白,今天我明白了,你就按你们的方式教吧。
从这以后,杨一帆父母再也没有干涉过我们的教学,而孩子也发展成我这里***的孩子之一。上个月我还专门给她写了一封信,寄到她妈妈的单位,让转给孩子。接到信后,她让妈妈给她读了两遍,求妈妈请我去她家做客。
****的送礼方式
孩子的心灵被滋润了,自然有了情感,这时需要我们成人能给孩子自由表达情感的机会,而我们成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地去感受孩子。
有天早晨,我正准备上课,杨一帆来了,站在门口,她妈妈站在她的身后。这孩子脸拉得很长,一副极其严肃的样子。我心想她怎么了,是不是又遇上了什么不痛快的事?正要跟她说话,突然瞥见她的手一扬,紧接着就有个东西掉在了我的脚边。我低头一看,哟,原来是一个像钢笔套一样的非常独特的小海贝。
我捡起海贝——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这个东西肯定是送给我的。我就拿起海贝,用拇指和食指举着,问她:送给老师的?她脸上毫无表情,连个微笑也没有。她妈妈急了,在后面推她:快说呀,早晨给老师准备的话怎么不说了?就见孩子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紧张,快要哭了的样子……
孩子的行为已经把一切全都说明了,为什么非要用嘴说呢?在成人的意识里,送礼时候一定要表白几句。孩子送你礼物完全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这种****的送礼方式说明她此时的心情就像赤身裸体奔跑在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一样,纯洁得没有一丝污染,她**的目的就为了把这个礼物送到你的手里,为了让你像她一样为拥有这个美丽的东西而高兴。我能感悟到孩子内心的这种美好,心里热乎乎的。我说:扬一帆,你这个礼物老师非常非常喜欢,谢谢你。说着,我便在小海贝上亲了一下。孩子这才如释重负,长吁了一口气,但是脸上仍然没有表情,背着画夹走向自己的座位。
后来,听她妈妈讲,暑假她带孩子到北戴河旅游,杨一帆捡了好多海贝。一般的海贝都是螺旋形的,唯有这个是这样的,她也*珍惜了,说要把这个*漂亮的海贝送给李老师。送的那天早上妈妈还教了她好一会儿,怎么送,送的时候怎么说,用什么样的方式送到老师手里……没想到结果是这样——扔到地上,一声不吭。
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不要用强行管束的方式对待孩子?为什么这样也能使孩子很棒,很尽力,很守纪律?因为只要我们爱孩子,用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挚的爱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与我们“交换”,用同样真挚的情感“回报”我们,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样的情感会促使她发奋努力,遵守纪律。如果说她有什么目的的话,那就是想让我拥有这个东西,与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幸福。这是她的**心愿,不想得到任何回报。
对老师来说,没有比这样的礼物更珍贵的了。正是因为珍贵,总想藏到一个保险的地方,藏来藏去藏不见了,以后再没找到。我一直特别想念,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小海贝那样的颜色、那种样式……
大约又过了几周,有天上课,我正在和孩子们做游戏,突然觉得有个东西在我的身上戳了一下。一看,那是一个深蓝色、亮晶晶、非常廉价的小金属片,下面还挂着两个小珠珠。
好多年来,我不断地收到孩子们送的各种各样的礼物,送礼的方式也千奇百怪。我知道,这又是哪个孩子送我礼物了。但这是谁呢?我在捡起礼物的同时,目光向全班搜寻,结果看见躲在孩子后面的杨一帆……从杨一帆的目光中,我知道这礼物肯定是她送的。那种目光,就像是对我特别不满,像是要杀我似的!
我向她点点头,把那个礼物别到头顶上面,表示我已经知道了。过了一会儿,我转到杨一帆跟前,问她在画什么。她说在画花。我便跟她一起画,一边画一边跟她说话。刚讲了几句,她突然说:那是胸花!然后又低头画画。这时,我才想起她给我送的小礼物——还别在我头上。我不知道那是胸花,感到非常惭愧,赶紧取下别在胸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