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
人性中总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无论在我们看来某人如何自私,他总是会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会去关心别人的幸福,尽管他除了因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即当我们看到、真正感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这种人性中固有的感情绝不是良善君子的专属,尽管他们可能对此*为敏感,即使是一个罪大恶极、无视一切社会规范的无赖也会心怀一定程度的同情。
如果想要知晓他人的境遇,我们只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原因很简单,只要你不是真正地处在当时的环境中,即便你的兄弟在忍受酷刑折磨,你也感受不到他的痛苦,因为你永远无法直接感受到他人感官的感受,只有依靠想象,你才能略知一二。想象的作用只能是对他人感受的模拟,并不是他人真正的感受。依靠想象,我们以为自己也正在经受那种痛苦,体内与之产生共鸣,随之以为自身已经全然感受到了他人的那种痛苦,与之合二为一,于是内心为那种感受泛起无数的伤痛。所以当想起别人的感受时,我们会觉得内心伤痛。
我们之所以能产生与他人相似的情感,是因为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人的痛苦。下面的几个例子更加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当看到一个人的手脚要挨打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缩回自己的手脚;如果那个人真的挨打了,我们就会觉得是打在自己身上。当观众聚精会神地看一个舞蹈者在松弛的绳索上翻腾、摇摆,努力保持身体平衡时,他们也会做出类似的动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身处其中,不能自己。那些弱不禁风、神经过敏的人常常会在看到街上乞丐的溃烂脓疮时,觉得自己的相同部位也非常不舒服,这是因为那些人想象自己的那些部位脓疮溃烂,觉得非常恐惧,于是那些部位就变得非常不舒服,这就是意念的力量。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眼睛上,即使一个人再刚强,因为眼睛是*脆弱的部位,所以常常会觉得眼睛疼。
只要一个人觉得自己身处当事者的情境中,无论是什么场合,痛苦也好,高兴也好,他的内心都会产生同情感。我们会为舞台上自己所热爱的传奇人物的幸福感到欣慰,这与为他们的不幸产生真切的同情相一致。我们还会对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朋友怀有感激之情,这与对那些对自己背信弃义的人怀有愤恨之情也相一致。因为旁人可以设身处地地想想,然后获得与当事人一样的情感,无论何种情感。
我们常常用慈悲或怜悯这样的词对别人的忧伤表示同感。同情和它们意思很相近,但是现在可以用来表示对各种情绪的同感。
有时候我们很快就会对别人产生同情,只要我们看到别人的情绪波动。即便我们不了解那个人激动的真正原因,我们也会很快被那种激情所感染。就像一个人如果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明显的悲喜之情,那么他将立即在旁人心中激起共鸣。通常人们喜欢笑脸,不喜欢忧戚的面容,因为这样的面容会让人觉得沮丧,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以偏概全。有时候,对于一些情绪,如果我们不知道它们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往往会抱以讨厌的态度而不是同情。对于愤怒者的胡作���为,由于我们不知道其发怒的原因,因此我们也就不会设身处地地考虑,也就体会不到他的怒气。而我们知道那些受怨者的处境,同情他们的恐惧和不满,因此我们通常支持受怨者而反对气势逼人的发怒者。
只有当我们觉得别人快乐或悲伤的表情代表那些人正在承受着好运或厄运时,我们才会产生同感,为之动容,但这也只限于那些感受到的人。而怨愤则会让我们联想到所有我们关心的人以及和他作对的人。我们之所以关心遭遇好运或厄运的人,是因为对于好运或厄运的日常印象。而我们似乎天生有种对愤怒的反感,所以我们不会去同情那些发怒的人。如果不知道发怒的原因,我们大概都会反感发怒。
如果不了解别人悲伤或快乐的缘由,我们所抱的同情是非常有限的。痛哭流涕是受难者内心痛苦的表现,而我们只会对此产生刨根问底的好奇心,或至多是某种同情的愿望,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情。我们首先会问:发生了什么事?在得到答案之前,我们会隐约感觉到他的不安,但更多的则是费尽心思去揣测他真正的遭遇,于是会觉得心有不安。尽管如此,我们的同情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