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下册)/**精品资源共享课教材》:
本文选自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三国志》卷三五《蜀书》卷五。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国别史史学、文学名着。共六十五卷。西晋陈寿撰。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年轻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博通经史,善写文章。蜀汉时曾任观阁令史。蜀亡后,陈寿仕晋,历任佐着作郎、平阳侯相、着作郎领本郡中正、治书侍御史等职。《三国志》撰成后,“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卷八二有传。
《三国志》分《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晋承魏而立,故陈寿尊魏为正统。《魏书》设有本纪、列传,前四卷为帝纪,其后是后妃、大臣等各类人物及乌丸、鲜卑、东夷列传。《蜀书》和《吴书》都有传无纪,但蜀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按年叙事,写法与魏纪相同。作者从天下三分的角度修史,既分国纪事,又合为一史,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在体例上具有创制意义。
在《三国志》成书之前,魏、吴两国都有官修或私撰的史书,如王沈的《魏书》、韦昭的《吴书》和鱼豢的《魏略》等。蜀国亦有谯周撰写的《蜀本纪》。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此后,陈寿开始编纂三国历史。他广泛搜集资料,在前人史书的基础上,参订异同,考核史实,以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184年)为开端,将汉末军阀割据到归晋而立这段近百年纷乱复杂的历史写成一部系统全面的史书,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该书取材审慎,文笔简洁,前后贯串,无繁冗芜杂之弊。所传人物照顾面很广,凡是与政治、军事、经济有关的重要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医卜星算等方面有贡献者,都视其具体情况,或立专传,或为附传。但也不乏疏漏者,如名医张仲景和号称“天下之名巧”的马钧都没有传。除传人叙事外,受时代风气影响,作者还很注重品评人物。他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称刘备“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评关羽、张飞“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这些评价都从大处着眼,褒贬有据,颇有见地。
由于陈寿是在西晋政权统治期间撰写《三国志》,因而书中有不少地方假借所谓“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为曹魏特别是司马氏隐恶溢美,曲笔回护。如司马师废魏齐王芳,太后事先并不知道,而《齐王芳纪》反载太后之令,且极言齐王芳无道不孝,理当废黜。**乡公亲自率兵讨司马昭,为司马昭党羽成济所杀,而《**乡公纪》但书“**乡公卒”,绝不见被弑之迹。当叙及魏蜀战争时,也常常讳败夸胜,以致同一事件在不同纪传中记载自相矛盾。另外,《三国志》缺少表志,叙事又过于简要,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语焉不详,甚至阙而不录,这些都曾引起后代许多史家的非议。
针对这些问题,南朝宋人裴松之(372-451年)对《三国志》加以详细的注解与补充。裴松之认为“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上三国志注表》)。在宋文帝的支持下,裴松之搜集有关三国史料一百五十余种(一说“当在二百种以上”),补充陈书缺漏,备载异说,校正谬误,辨明是非。由于裴注以补充史实为主,不像此前注家那样专注于训诂,所以很多纪传中的注文多于陈寿原书;又因其所引史籍绝大部分今已失传,赖裴注得以部分保存,历来学者认为裴注对研究三国历史文化具有与《三国志》正文同样的价值。其补阙式的注史方法也别开生面,推进了史注体例的创新和发展。近人卢弼兼采诸家研究成果,撰有《三国志集解》,颇具参考价值。
本文的裴松之注附于正文之后。此传简要叙述了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迹,反映了他的品格、风度、治国之才及其功业,是研究诸葛亮的重要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