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 作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编委会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45696
  •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 页数:355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属于**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该教材内容严格按照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设置模块,每个模块又按照大纲要求的划分小讲。本教材在书中设置考情分析、考点导航、考点串讲等栏目,帮助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真题对接、思路导学、云讲义等内容可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核心考点及难点,结构清晰,内容科学合理;每讲后设置习题,题目符合考点、难度适中,解析详细,紧扣考点,非常适合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考生使用。
    文章节选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我国,“教育”一词*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的,其中*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2)教育的历史性。教育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随人类社会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都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3)教育的**性。在**社会里,教育具有**性。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①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②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目录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

    一、教育的含义 4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5

    三、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 6

    四、教育的基本形态 10

    五、国内外**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12

    第二讲教育的基本功能22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23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26

    第三讲中学生青春期生理的变化33

    一、身体外形 34

    二、体内机能 34

    三、脑的发育 34

    四、性的发育和成熟 34

    第四讲学校教育制度37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38

    二、发达**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38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39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42

    五、义务教育制度 43

    第五讲教育目的46

    一、教育目的概述 47

    二、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 49

    三、我国的教育方针 50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52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53

    第六讲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58

    一、观察法 59

    二、调查法 59

    三、历史法 59

    四、实验法 60

    五、行动研究法60




    模块二中学课程

    讲课程概述65

    一、课程的概念 66

    二、课程的类型及其特征 66

    三、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70

    第二讲课程组织74

    一、课程目标 75

    二、课程内容 76

    三、课程评价 79

    四、课程开发 81

    第三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84

    一、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85

    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86

    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实施状况 86

    模块三中学教学

    讲教学概述93

    一、教学的概念 94

    二、教学的任务 94

    三、教学的意义 95

    第二讲教学过程97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98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98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99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 100

    第三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103

    一、备课及其要求 104

    二、上课及其要求 104

    三、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其要求 105

    四、课外辅导 106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6

    第四讲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10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111

    二、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11

    第五讲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17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118

    二、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18

    第六讲教学组织形式124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125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125

    第七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129

    一、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130

    二、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130

    三、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 130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讲感觉和知觉135

    一、感觉和知觉概述 136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37

    三、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141

    第二讲注意145

    一、注意的概念 146

    二、注意的分类 146

    三、注意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147

    第三讲记忆151

    一、记忆的概念 152

    二、记忆的分类 152

    三、记忆的过程 153

    四、遗忘的规律和原因 155

    五、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56

    第四讲思维160

    一、思维概述 161

    二、问题解决 163

    第五讲学习动机166

    一、学习动机概述 167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 168

    三、学习动机理论 169

    四、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74

    第六讲学习迁移178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179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179

    三、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80

    四、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182

    第七讲学习策略185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及特点 186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186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191

    第八讲学习理论194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95

    二、认知学习理论 198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2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4

    模块五中学**展心理

    讲中学生的认知发展209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 210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212

    三、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差异 215

    第二讲中学生情绪220

    一、情绪的概念 221

    二、情绪的分类 222

    三、情绪理论 224

    四、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225

    五、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227

    六、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228

    第三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232

    一、人格的概念 233

    二、人格的特征 233

    三、人格的结构 233

    四、人格发展理论 237

    五、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240

    六、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242

    第四讲中学生的身心发展245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46

    二、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248

    三、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249

    模块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讲中学生心理健康253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254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254

    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254

    第二讲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260

    一、强化法 261

    二、系统**法 261

    三、认知疗法 261

    四、来访者**疗法 261

    五、理性—情绪疗法262

    六、厌恶干预法262

    模块七中学德育

    讲中学生品德发展267

    一、品德的含义 268

    二、品德的结构 268

    三、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68

    四、道德发展理论 269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273

    六、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培养方法 274

    第二讲中学德育278

    一、德育的主要内容 279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80

    三、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282

    四、德育的原则 283

    五、德育的方法 286

    六、德育的途径 288

    第三讲中学社会教育292

    一、生存教育
    二、生活教育 293

    三、生命教育294

    四、**教育 294

    五、**就业指导 296

    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讲班集体301

    一、班集体的概念和特征 302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302

    三、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303

    第二讲课堂管理307

    一、课堂管理 308

    二、课堂气氛 310

    第三讲课堂纪律314

    一、课堂纪律的类型 315

    二、课堂结构 315

    三、课堂问题行为 316

    第四讲班主任工作321

    一、班主任的概念 322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22

    第五讲课外活动327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328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 328

    三、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328

    四、课外活动的特点 329

    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330

    六、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331

    第六讲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333

    一、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调 334

    二、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协调 335

    第七讲教师心理337

    一、教师角色心理 338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339

    三、教师的成长心理 342

    第八讲教师心理健康350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351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351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351

    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352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353
    编辑推荐语
    严格按照教师资格大纲和历年真题编写,结构清晰,内容科学合理。双色印刷,个性排版。手机一扫二维码,听真题解析。课后习题,紧扣考点、难度适中,解析详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