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乐助卷)》:
召信臣兴利除弊
召信臣,字翁卿,是西汉(前206—24)时九江郡寿春人,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寿县。他从小酷爱学习,为人善良、正直。汉代通过经学考试选拔人才,召信臣就通过了甲科考试,由于成绩*优,被选为皇帝的侍从,那时把这种官职称作“郎”。后又出任了不满万户的谷阳县长官。由于他不谋私利、政绩显著,受到百姓拥戴,被推举到上蔡县作长官,对待上蔡百姓如同亲人一样,受到百姓称颂。朝廷见信臣治县有方,又提升他到零陵做太守。因积劳成疾,辞职还乡养病。病愈后到南阳作太守。他仍旧像以前在谷阳、上蔡作长官时一样,关心爱护百姓。
太守,是一郡的行政长官。召信臣在太守任上尽职尽力,从不懈怠苟且。同时他很有谋略和魄力,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好事。“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人们对封建社会一般官吏的真实写照。的确,有的人在未做官时还能说几句为民办事的大话,但一旦做了官就把这些话忘得一干二净。并且,倚仗权势,巧取豪夺,作贱百姓。可召信臣当太守完全不一样,他多半时间轻骑简从,穿上便装到农家田舍去查访地方情况、民情风俗,同农夫们一起一边走在凹凸不平的田间小道上察看农田,一边动员规劝一些游手好闲的官府子弟好好种地,精耕细作多打粮食。南阳这个地方旱灾频繁,为了缓和旱灾威胁,他每到一村就寻找水源,一处一处画形图影,几乎摸清了全部水源。怎样利用这些水源?如何扩大水浇地的面积?他让那些有治水经验的人认真踏勘,目测步量,精心做出引水灌地的方案。然后组织百姓挖渠,使水能自流到地里。一个封建社会的太守劝民农耕到这种程度,实在不多见啊!为了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他还修了水闸堤堰几十处。南阳郡年年不停地修,水浇地年年增加,他在任没过几年,灌溉面积就多达三万余顷。粮食丰收,百姓足食,还有了积蓄,生活越来越好。
随着水地的增多,在灌水高峰期间,民间经常发生争水纠纷,甚至出现打架械斗。争执尖锐的地方,竞打死了人。召信臣想,光兴水利不行,还要立用水规矩。于是亲自为当地农民制定了用水条约,刻在石碑上,立在田边让大家遵守。
汉时基层行政机构叫乡亭公所。召信臣在民间察访期问,不管到哪里,哪里都为他准备了上等的住房和饭菜,但他很少去,常常吃住在老百姓家里,夙兴夜寐,风雨无阻,到处留下他奔忙的身影,每天休息时间很少。
信臣在察访民间疾苦时,发现南阳郡有个很不好的习俗,就是出嫁或娶妻都要讲排场、摆阔气,要花很多钱,特别是穷苦人家,根本无力嫁娶,死人送葬也搞得很**。他就号令百姓婚丧嫁娶不应耗费过多,应当从简。在他的倡导下风俗移易,奢靡浪费逐渐减少,俭约习惯逐渐形成。原先想不通的百姓都说:“太守是为我们好啊!”
这个郡还有一些官吏子弟,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好逸恶劳,很少从事农耕。召信臣不畏权贵,大胆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改恶从善,对屡教不改的按犯法论处,使官吏子弟不能自视特殊。他治理的南阳郡养成了好风气,人人辛勤劳作。所有这些措施在民间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就连以前流浪在外的百姓听人说到家乡大变,都纷纷返回,结束了他们在异乡乞讨的生活。一时间,南阳郡人口倍增,人们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郡内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随着民间纠纷的减少,民风变得敦厚、质朴,告状、打官司的逐渐减少甚至没有了。由于信臣爱民富民,为民兴利除弊,一郡的官吏和百姓都愿意亲近他,尊称他为“召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