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法律法规新解读4: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法律法规新解读4: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

  • 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00312
  •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01日
  • 页数:412
  • 定价:¥27.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法律法规新解读”丛书是一套实用型法规汇编,目的在于为读者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提供易懂易用的工具。本丛书选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领域,将各领域的核心法规作为“主体法”,并且将与主体法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分类汇编。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的“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分册,具体包括了: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待遇、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文章节选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与应用
    工伤保险条例
    (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 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章 总则
    本章共有六条,规定了本条例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工伤保险工作的管理、工伤保险政策的制定等内容。其中*重要的是本条例的适用范围。
    **条 立法宗旨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解读与应用
    注意区别工伤保险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总体而言,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中的一种,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因此,工伤保险与人身伤害保险的关系,实质上是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二者在适用范围、基本原則、筹资办法、待遇水平等多方面均有不同。对于大多数用人单位而言,参加社会保险是法定义务,而是否参加商业保险,则由各单位自行决定。
    我国《建筑法》中还特别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一个用人单位,如果既参加了工伤保险又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那么,其职工发生工伤后,除了按照本条例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外,还可以根据与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约定,享受相应的商业保险待遇。
    ……
    目录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与应用
    **章 总则
    **条 〔立法宗旨〕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特殊情形〕
    第三条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
    〔工伤保险费由谁缴纳?〕
    〔工伤保险费率〕
    第四条 〔用人单位在工伤保险工作中的责任〕
    第五条 〔工伤保险工作的管理部门〕
    第六条 〔工伤保险政策的制定〕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
    第九条 〔行业差别费率及档次的规定〕
    第十条 〔工伤保险费缴费主体及费基〕
    〔工资总额〕
    〔职工在多个单位就业的工伤保险〕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
    〔特殊行业的异地统筹〕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
    〔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能力鉴定费〕
    〔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
    第��三条 〔工伤保险储备金〕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工伤的类别〕
    〔工作时间〕
    〔工作场所〕
    〔预备性工作〕
    〔收尾性工作〕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职业病〕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第十五条 〔视同工伤的情形〕
    〔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
    〔在雏护**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第十六条 〔不属于工伤的情形〕
    第十七条 〔工伤事故的处理〕
    〔工伤认定申请的主体〕
    〔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
    〔工伤认定机构〕
    第十八条 〔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的材料〕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诊断证明〕
    第十九条 〔工伤事故的调查与举证〕
    第二十条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回避规定〕
    〔工伤认定的回避〕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关联法规归类解读与应用
    实用附录
    编辑推荐语
    权威规范文本,全新法条注释,贴近日常纠纷,实用法律信息。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级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重的为一级,*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人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解读与应用:〔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后,根据**土伤保险法规规定,在评定伤残等级时通过医学检查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伤残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做出的判定结论。我国现行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为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716180—2006)。
    〔职工因工多处受伤,伤残等级如何评定?〕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规定,工伤职工身体多处伤残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鉴定的时候,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多晋升一级。
    关联参见:《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716180—2006)(P16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