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新阶段 新环境 1
**节 南京——中国特大型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1
一、南京城市发展的现状 1
二、南京城市发展所处的新阶段 4
第二节 南京城市发展的新环境 8
一、国际环境 9
二、国内环境 11
三、省内环境 14
第三节 中国大都市发展的新要求 17
一、要在全球大背景中来谋划,把握全球发展趋势 17
二、要充分主动对接**战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17
三、要发挥带头**作用,提升首位度 18
四、要立足自身发展特色和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18
第四节 南京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19
一、多规合一理念下的大都市协同发展 19
二、特大城市功能定位下的人口结构更趋优化 20
三、后青奥时代下的国际化趋势明显 22
四、人文绿都视角下的现代化进程加快 23
五、提升首位度战略下的城市功能优化 24
第二章 新挑战 新特征 26
**节 城市发展存在的困境 26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动力不够强大 26
二、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29
三、文化生长能力相对为弱 34
四、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 37
五、人口发展非均衡性现象突出 41
第二节 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46
一、经济动力的挑战 46
二、环境生态的挑战 53
三、文化发展的挑战 54
四、民**展的挑战 56
第三节 城市发展呈现的特征 56
一、**领域与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56
二、提质增效与融合发展渐成主流 59
三、创新动力**释放 61
四、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深度调整 62
五、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63
第三章 新思维、新理念 66
**节 中国大都市发展的逻辑转换与思维转型 66
一、近代中国:开埠通商与“通商型城市” 66
二、建国初期三十年:单位化与“组织型城市” 67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化与“增长型城市” 68
四、“十三五”新逻辑:从“增长”转向“治理” 70
第二节“人居三”新城市议程与中国大都市 74
一、新城市议程与中国经验 74
二、新共识与中国的城市梦想 76
三、“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方案 78
第三节 践行新理念: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 80
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践行“五大理念” 80
二、“五个迈上新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 83
三、提升首位度:“两聚一高”中增创新优势 85
第四章 新定位、新目标 89
**节 “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总定位与总目标 89
一、“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定位的历史演进 89
二、“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总定位在“十三五”的目标愿景 92
第二节 城市竞争力提升下人口发展的定位与目标 98
一、人口结构变化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互动关系 99
二、发达**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101
三、人口变动对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影响 104
四、“十三五”南京人口发展的定位与目标 107
第三节 后青奥时期南京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定位 109
一、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城市的崛起 109
二、奥运大事件对城市国际化的“加**应” 111
三、全球典型奥运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111
第四节 南京“十三五”发展的战略目标 119
一、国内外一线城市“十三五”规划目标 119
二、南京“十三五”发展的战略目标 125
三、南京“十三五”发展的概念定位 126
四、南京“十三五”发展的主要标志 127
第五章 新战略 新路径 129
**节 多规合一理念下的大都市发展战略 129
一、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形成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 129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全域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131
三、建设智能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132
四、全面服务**战略:发挥区域发展战略支点作用 133
第二节 特大城市功能定位下的人口优化战略 134
一、控制城市规模:优化人口空间布局 134
二、产业转型发展:集聚高端人才 135
三、市场配置人才:完善人才配置市场化机制 136
四、提高人口资质水平:健全人力资本投资体系 137
第三节 后青奥时代下的奥城国际化推进战略 138
一、放大奥林匹克城市效应:加速建设世界体育名城 138
二、延伸青奥国际化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国际化服务功能体系 140
三、挖掘青奥精神遗产:打造世界健康名城 141
四、深化青奥文化品牌:谋划世界青年文化(创意)之都 144
第四节 人文绿都视角下的现代化战略 146
一、补齐短板“***/抬底部”: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建设 146
二、创新驱动“求突破”:更高水平的人才都市建设 148
三、文化治理“增自信/育增量”:更具活力的文化都市营造 149
四、健康中国“树标杆”:面向全国的**服务先行区 152
五、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提高社会事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