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名师赏读库(初中版):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部。三部曲分别是《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三部曲描写了“我”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的广阔社会画卷。
《童年》写的是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的生活断面。阿廖沙·彼什科夫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是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炽热的仇恨之雾,连小孩也被这种气氛所毒害。这是一个典型的俄国小市民家庭。外祖父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曾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而大病一场。外祖父还非常贪财,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徒工到市场上偷窃。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他们嫉妒阿廖沙的父亲,曾残忍地把他推进冰窟里坑害他:他们惨无人性,殴打、折磨自己的老婆,雅科夫竟把自己的老婆活活打死。徒工小茨冈经常被他们当成牲口使唤,后来也被他们害死。生活的折磨使阿廖沙的母亲愁眉不展,脾气愈加暴躁。母亲再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家庭争吵不休,还常遭受后父打骂。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她心境不好时,也常冷酷和不公平地对待阿廖沙。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到歧视与刁难。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跟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外祖父当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捡破烂卖,在感受到友谊和同情的同时,也招致了学校的非难。阿廖沙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的课堂。母亲不到中年就患肺结核逝世。埋葬母亲不久,他就被外祖父赶出家门,到“人间”自谋生路。
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这一切都引起幼小的阿���沙的激愤和狂怒,身边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是阿廖沙并没有被这种种黑暗的丑事和腐蚀人心灵的恶势力所压倒、摧毁,他反而锻炼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这是因为现实中除了黑暗势力外,还有许多光明、善良、正直的人们,是他们给了阿廖沙力量与支持,使他看到了光明,并相信黑暗终将会过去,未来属于光明。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深的。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他,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除外祖母外,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忠厚、老实.教导阿廖沙要做“正直的人”的长工格里高里;献身科学的进步知识分子“好事情”,以及他先后遇到的许多好人,他们都是阿廖沙的良师益友。正是这些善良、平凡的“普通粗人”哺育、培养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反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