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 001
辑一 杜甫的时代
唐朝言论的一面镜子 / 009
杜甫为什么不能在唐朝做大官? / 013
让李白杜甫做宰相会有什么后果? / 018
辑二 杜甫的人生
求职简历 / 025
人脉资源 / 032
诗圣也好色 / 036
船上那些韵事 / 041
有过几艘船? / 043
一生结过几次婚? / 046
纳过小妾吗? / 050
待业十年,杜甫是怎样生活的? / 053<div align="center"> <p>自序 / 001</p> <p>辑一 杜甫的时代</p> <p>唐朝言论的一面镜子 / 009</p> <p>杜甫为什么不能在唐朝做大官? / 013</p> <p>让李白杜甫做宰相会有什么后果? / 018</p> <p>辑二 杜甫的人生</p> <p>求职简历 / 025</p> <p>人脉资源 / 032</p> <p>诗圣也好色 / 036</p> <p>船上那些韵事 / 041</p> <p>有过几艘船? / 043</p> <p>一生结过几次婚? / 046</p> <p>纳过小妾吗? / 050</p> <p>待业十年,杜甫是怎样生活的? / 053</p> <p>没你想象的那么穷苦 / 060</p> <p>运动健将 / 067</p> <p>一生四次死里逃生 / 070</p> <p>当成都遇到杜甫 / 075</p> <p>当诗圣遇到将军 / 078</p> <p>请跟我到草堂看望杜甫 / 083</p> <p>诗圣故居应该是什么样的? / 095</p> <p>三首《望岳》透露杜甫心灵轨迹 / 098</p> <p>为什么没有出家? / 107</p> <p>令人羡慕的青春之路 / 111</p> <p>杜甫很骄傲? / 115</p> <p>没有行走,就没有诗圣 / 120</p> <p>马背上的诗人 / 124</p> <p>以马自喻 / 130</p> <p>文艺修养 / 133</p> <p>思想境界 / 137</p> <p>杜甫很幽默 / 140</p> <p>为何能终生写诗? / 146</p> <p>饿死,抑或撑死? / 150</p> <p>终生自责的事情 / 154</p> <p>一时之是非,永恒之人性 / 157</p> <p>辑�� 杜甫的诗歌</p> <p>唐诗中*深情的送别之作 / 163</p> <p>对诸葛亮的感情 / 167</p> <p>怎样讽刺杨贵妃姊妹? / 171</p> <p>诗中的“哭”字 / 175</p> <p>哭穷的艺术 / 179</p> <p>写雨水的艺术 / 182</p> <p>长安雨灾 / 185</p> <p>诗歌里的美食 / 188</p> <p>为什么没有写过海棠花? / 194</p> <p>《石壕吏》中的老翁是逃兵吗? / 198</p> <p>“国破山河在”的“国”指什么? / 202</p> <p>《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意来源 / 205</p> <p>一首艳情诗 / 213</p> <p>*幽默的诗 / 216</p> <p>诗中的女性 / 218</p> <p>杜甫的柔情你读懂了吗? / 227</p> <p>*狠训人诗句蕴含什么样的感情? / 231</p> <p>诗圣也是故事大王 / 235</p> <p>杜诗故事的五个类型 / 239</p> <p>杜诗为何发生巨大转折? / 242</p> <p>咱们杜诗有力量 / 246</p> <p>惊人的语言艺术 / 251</p> <p>诗歌中的小说艺术 / 257</p> <p>且听杜甫吟唱诗歌 / 261</p> <p>读杜诗,要读编年全集 / 264</p> <p>暮访石壕村 / 267</p> <p>听金圣叹讲杜诗 / 272</p> <p>辑四 杜甫的影响</p> <p>唐人眼中哪些诗人***? / 281</p> <p>杜诗对汉语的伟大贡献 / 285</p> <p>杜诗赚了多少历史名人的眼泪? / 290</p> <p>生前有知音 / 293</p> <p>当杜甫遭遇“文革” / 298</p> <p>学者们怎样看“杜甫很忙” / 303</p> <p>辑五 李白与杜甫</p> <p>与李白互粉 / 309</p> <p>杜甫是李白的导师吗? / 312</p> <p>伟大诗人所不理解的财富分配制度 / 317</p> <p>杜甫跟李白有亲戚关系吗? / 320</p> <p>双星相耀 / 325</p> </div>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没你想象的那么穷苦
唐宋以来,很多人都把杜甫当作受苦受难的典型,以为他大半生都处于饥寒交迫状态。这种认识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是,既不全面,也不准确。一些人根据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幼子饥已卒”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床屋漏无干处”等诗句,把杜甫一家想象成贫农无产**,则明显违背了史实。由于中年以后仕途坎坷,兼之遭逢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很多时候,杜甫心情糟糕,漂泊路上,杜家老小吃过不少苦。因此,说杜甫穷困潦倒也不为过。但是,有两个事实不容否认:一是,杜甫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有在当地担任地方官员的亲友,能给予他物质上的帮助;二是,杜甫家并非赤贫之家,一直是有房地产业的。
历史上的杜甫,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穷苦。
杜甫的后半生,跟妻子儿女分居两地,一家人为逃难翻山越岭的苦头是吃了不少,但真正濒临绝境、说得上饥寒交迫的,其实只有同谷时期。华州弃官之后,杜甫举家迁往秦州。初到秦州,他们全家居住在东柯谷。不久,因为僧人赞上人的**、怂恿,曾到西枝村觅址,准备在那里修筑草堂,作定居打算。杜甫此时心情,类似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时分,有摆去拘束、得到自由的喜悦。大概由于原先承诺能给予帮助的侄子杜佐不能践诺,杜甫的西枝村草堂未能建成。不久,恰好有在同谷县为官的亲友来信相邀。于是,翻山越岭,又举家迁往同谷。不料,同谷的情况比秦州要糟糕得多。杜甫竟然落到须于寒冷的深秋亲自跑到山上捡拾橡果、栗子,穿着单薄的衣衫、扛着锄头在雪地里寻找黄独(山芋之类)以疗家人饥肠的地步。挖不到黄独,全家都要挨饿,“男呻女吟四壁静”(《同谷七歌》第二章)。
不过,同谷的悲惨生活并未持续很久。没满一个月,杜甫一家就踏上了前往成都的道路。
杜甫一生其他时间的生活,虽然诗文中屡见诉苦哭穷的语句和片段。但实际上,都还是过得去的。诉苦哭穷,不排除杜甫出于谋求仕进需要的夸张成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现形式之一。换言之,这种穷苦,基本上是仕途坎坷、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困厄、苦恼,而不是物质生活的贫穷、凄苦。当然,不能否认,一时间接济不上,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也是有的。
三十五岁到长安谋求仕进之前,因为父亲健在,还有亲戚照拂,杜甫先后畅游吴越,跟苏源明等放荡齐赵之间,跟李白同游齐鲁,跟李白、高适相约游梁宋……对于其中“放荡齐赵”前后十年的生活情形,杜甫曾在《壮游》一诗中做了生动的描述:“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显然,杜甫青少年时期所过的,是无忧无虑、富裕快活的公子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