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发展规划信息技术,促进管理科技进步
高新技术的运用是现代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顺应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的必然
趋势。在规划工作中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是提高规划管理效率,提升规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
载体。同时,建立科学的规划信息维护评估机制,能有效地助推管理工作水平七一个新的台阶。
6.1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升规划行政效能
2000年开始,我局摸索建立基于NOTES的建管审批系统、市政审批系统和规划监察系统,实现了主要行政审批业务的办公自动化,促进了规划行政管理审批的透明、公开和办事效率的提高。通过这几年的投入建设,我们在原有业务信息办公系统进行升级和集成的基础上,已建成具有更强共享性的电子政务平台,规划管理数据库的建库、维护、更新,规划成果电子标准和规划管理电子标准等数据标准制定工作不断推进,为加速办公自动化,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进一步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提高规划审批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06年底,我局顺利通过了全市电子政务工作试点验收,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走到了市级部门的前列。
6.2 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规划维护更新机制
6.2.1 建立城市总规信息系统
以空间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集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人l-]等基础统计数据和总规修编中各类专项规划的成果信息,实现了总规查询、分析、实施评价等功能。
6.2.2 建立控规动态更新平台
进一步完善了主城区近500 km2控规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了对现有规划成果的动态更新,保证*新控规成果应用于规划管理工作。
6.2.3 创新规划评估机制
2004年起,我们推行规划事业发展年度报告制度,通过一年一度的《重庆城乡规划发展报
告》,及时发布规划编研新成果、规划管理新举措、规划法制建设新动态。建立规划工作季度统计分析制度,每季度对各类规划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后分析评估规划实施情况,以增强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规划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可能真正地服务于
人民,服务于重庆的发展,为早日把重庆加快建没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
**、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实现在西部地区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