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信息论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是通信中的数学理论,是研究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的科学,它回答了两个根本问题:
(1)数据压缩可以达到何种程度。(无损压缩受到熵的限制,而有损压缩受到信息率失真理论的制约。)
(2)通信系统的*大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不会超过信道容量。)
信息论主要讨论存在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尽管有人认为信息论是通信理论的子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它对统计物理、计算机科学(如算法复杂度)、概率与统计等学科都有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不仅仅在于理论方面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一般认为信息论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香农(Shannon)1948年发表的论文“通信中的数学问题”(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这是一篇关于现代信息论的权威论文,为信息论的创立做出了极大贡献,因此普遍认为香农是信息论的奠基人。该论文使用概率统计方法对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通信系统传递的对象是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了科学的定量描述,提出了熵的概念。
香农的论文发表之前,许多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对通信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香农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代表性的有:
(1)1924年,Nyquist和Hartley对信息进行了定义,解释了信号带宽与信息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
(2)1928年,Hartley研究了通信系统传输能力问题,给出了信息度量的方法。
(3)1936年,Amstron9提出了增加带宽可以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20世纪50年代信息理论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促进了信息理论的研究与发展;60年代信道编码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信息论的重要分支;70年代卷积码和概率译码有了重大突破。20世纪70年代,信息论得到很大发展,扩展了研究领域,信息论的研究从点对点的单用户通信系统推广到多用户系统的研究,近3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使得多用户信息理论日趋完善。其中,Cover对多用户信息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信道编码,如TurbO码、LDPC等编解码取得了重大突破。TurbO码��LDPC采用长码、交织技术、迭代解码技术进行编解码,从而提高了编码效率和纠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