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 作者:王亚东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84530
  •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 页数:500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目录

    **章 创造性思维概述 1
    **节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2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3
    二、创新思维与直觉思维、逻辑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 3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特征 4
    一、对传统的突破性 4
    二、思路上的新颖性 6
    三、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7
    四、视角上的灵活性 8
    五、内容上的综合性 10
    六、强烈的目标指向性 10
    七、对象的潜在性 11<p>目录</p> <p> </p> <p>**章 创造性思维概述 1</p> <p>**节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2</p> <p>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3</p> <p>二、创新思维与直觉思维、逻辑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 3</p> <p>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特征 4</p> <p>一、对传统的突破性 4</p> <p>二、思路上的新颖性 6</p> <p>三、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7</p> <p>四、视角上的灵活性 8</p> <p>五、内容上的综合性 10</p> <p>六、强烈的目标指向性 10</p> <p>七、对象的潜在性 11</p> <p>八、创造活动的风险性 11</p> <p>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作用 11</p> <p>一、创新性思维的意义 12</p> <p>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13</p> <p>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 14</p> <p>一、准备阶段 15</p> <p>二、酝酿阶段 15</p> <p>三、豁朗阶段 15</p> <p>四、验证阶段 15</p> <p>复习思考题 20</p> <p>训练与活动 21</p> <p>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及思维障碍 23</p> <p>**节 创造性思维的生理学基础 24</p> <p>一、人脑构造 24</p> <p>二、左右脑与创造性思维 26</p> <p>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障碍及其突破方式 27</p> <p>一、思维障碍的含义 27</p> <p>二、常见的思维障碍 28</p> <p>三、思维障碍的突破方式 36</p> <p>扩展训练 43</p> <p>复习思考题 45</p> <p>案例讨论 45</p> <p>训练与活动 46</p> <p>第三章 形象型创新思维 47</p> <p>**节 形象思维 47</p> <p>一��形象思维的含义与类型 47</p> <p>二、形象思维的特点 50</p> <p>三、形象思维的训练 51</p> <p>第二节 联想思维 52</p> <p>一、联想思维的含义与类型 52</p> <p>二、联想思维的特点 54</p> <p>三、联想思维的训练 54</p> <p>第三节 直觉思维 55</p> <p>一、直觉思维的含义与类型 55</p> <p>二、直觉思维的特点 56</p> <p>三、直觉思维的训练 57</p> <p>第四节 灵感思维 59</p> <p>一、灵感思维的含义与类型 59</p> <p>二、灵感思维的特点 62</p> <p>三、灵感思维的训练 64</p> <p>第五节 立体思维 66</p> <p>一、立体思维的含义与类型 66</p> <p>二、立体思维的特点 67</p> <p>三、立体思维的训练 69</p> <p>第六节 转换思维 73</p> <p>一、转换思维的含义与类型 73</p> <p>二、转换思维的特点 76</p> <p>三、转换思维的训练 77</p> <p>复习思考题 79</p> <p>案例讨论 79</p> <p>第四章 逻辑型创新思维 83</p> <p>**节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83</p> <p>一、逻辑思维的含义和内涵 83</p> <p>二、发散思维 85</p> <p>三、收敛思维 90</p> <p>第二节 逆向思维 93</p> <p>一、逆向思维的定义 93</p> <p>二、逆向思维的特点 94</p> <p>三、逆向思维法的类型 94</p> <p>四、逆向思维的优势 95</p> <p>五、逆向思维的形式 96</p> <p>六、逆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97</p> <p>七、逆向思维法的案例分析 97</p> <p>第三节 系统思维 99</p> <p>一、系统思维的定义 99</p> <p>二、系统思维的特征 100</p> <p>三、系统思维的方法 105</p> <p>四、系统思维的作用 106</p> <p>五、系统思维方法的一般步骤 107</p> <p>六、系统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108</p> <p>第四节 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 109</p> <p>一、线性思维 109</p> <p>二、非线性思维 111</p> <p>三、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关系 113</p> <p>复习思考题 114</p> <p>训练与活动 114</p> <p>第五章 智力激励型创新方法 117</p> <p>**节 奥氏智力激励法 118</p> <p>一、智力激励法的含义 118</p> <p>二、智力激励法的应用原则 119</p> <p>三、智力激励法的运用要点 120</p> <p>第二节 改进型智力激励法 125</p> <p>一、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125</p> <p>二、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127</p> <p>三、反奥式激励法——三菱式智力激励法 129</p> <p>四、KJ法 130</p> <p>第三节 函询智力激励法 133</p> <p>一、函询智力激励法的含义 133</p> <p>二、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133</p> <p>复习思考题 135</p> <p>案例讨论 136</p> <p>训练与活动 141</p> <p>第六章 逻辑推理型创新方法 143</p> <p>**节 类比创造法 144</p> <p>一、类比法的定义 144</p> <p>二、类比法的原理 144</p> <p>三、类比法的基本方法 145</p> <p>四、类比法的应用 154</p> <p>五、类比法的案例 157</p> <p>第二节 移植创造法 158</p> <p>一、移植法的定义 158</p> <p>二、移植法的原理 159</p> <p>三、移植法的基本方法 159</p> <p>四、移植法的应用 162</p> <p>五、移植法的案例 163</p> <p>第三节 归纳创造法 166</p> <p>一、归纳法的定义 166</p> <p>二、归纳法的原理 166</p> <p>三、归纳法的基本方法 168</p> <p>四、归纳法的应用 177</p> <p>五、归纳法的案例 179</p> <p>第四节 演绎创造法 180</p> <p>一、演绎法的定义 180</p> <p>二、演绎法的原理 180</p> <p>三、演绎法的基本方法 181</p> <p>四、演绎法的应用 183</p> <p>五、演绎法的案例 184</p> <p>复习思考题 185</p> <p>案例讨论 185</p> <p>训练与活动 187</p> <p>第七章 组合型创新方法 189</p> <p>**节 组合及其训练 189</p> <p>一、关于组合 190</p> <p>二、组合的类型 195</p> <p>第二节 形态分析法 203</p> <p>一、形态分析法概述 204</p> <p>二、形态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204</p> <p>三、形态分析法的运用要点 206</p> <p>四、形态分析法的案例 207</p> <p>五、形态分析法远程训练 209</p> <p>第三节 信息交合法 210</p> <p>一、信息交合法的概念 210</p> <p>二、信息交合原理 212</p> <p>三、信息交合法的三原则 213</p> <p>四、信息交合法的实施步骤 214</p> <p>五、信息交合法的案例 215</p> <p>第四节 组合类其他创新方法 217</p> <p>一、焦点法 217</p> <p>二、二元坐标法 220</p> <p>三、一对关联法 224</p> <p>四、格子分析法 225</p> <p>五、列表法 226</p> <p>复习思考题 226</p> <p>案例讨论 226</p> <p>训练与活动 227</p> <p>第八章 系统分析型创新方法 231</p> <p>**节 等价交换法 231</p> <p>一、市川教授与等价交换法 231</p> <p>二、等价交换法的基本原理 232</p> <p>三、等价交换法的操作步骤 233</p> <p>四、等价交换法的应用 234</p> <p>第二节 物场分析法 236</p> <p>一、物场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36</p> <p>二、物场分析的操作步骤 237</p> <p>三、物场分析法的应用 238</p> <p>第三节 价值分析法 241</p> <p>一、价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41</p> <p>二、价值分析的实施步骤 243</p> <p>三、价值分析法的应用:价值工程在优化设计方案中的应用 247</p> <p>复习思考题 250</p> <p>案例讨论 250</p> <p>训练与活动 252</p> <p>第九章 矛盾分析型创新方法 253</p> <p>**节 TRIZ理论概述 253</p> <p>一、TRIZ的含义 253</p> <p>二、理论核心 255</p> <p>三、核心思想 256</p> <p>四、基本概念 256</p> <p>第二节 TRIZ理论的分析工具 266</p> <p>一、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 267</p> <p>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268</p> <p>三、科学效应和现象 268</p> <p>四、TRIZ理论常用分析工具及应用实例 268</p> <p>第三节 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271</p> <p>一、TRIZ理论的基本哲理 271</p> <p>二、39个工程参数的意义 272</p> <p>三、物质—场分析标准解 275</p> <p>四、技术冲突解决原理 275</p> <p>五、物理冲突解决原理 275</p> <p>六、常规问题与发明问题标准解法 275</p> <p>七、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276</p> <p>八、产品进化理论 276</p> <p>九、TRIZ理论的特点和优势 277</p> <p>第四节 TRIZ理论应用案例 277</p> <p>一、TRIZ理论应用 277</p> <p>二、TRIZ理论的应用案例 280</p> <p>复习思考题 282</p> <p>案例讨论 282</p> <p>训练与活动 284</p> <p>第十章 创新方法运用与实践 285</p> <p>**节 创新方法的运用 285</p> <p>一、创新方法的作用 285</p> <p>二、创新方法运用技巧 286</p> <p>三、创新方法的创新 287</p> <p>第二节 创新方法的实践 288</p> <p>一、实物创新 288</p> <p>二、心态创新 292</p> <p>三、制度创新 295</p> <p>四、营销创新 300</p> <p>五、对策创新 304</p> <p>复习思考题 306</p> <p>案例讨论 307</p> <p>训练与活动 307</p> <p>参考文献 309</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
    前 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面临创业难的困扰,这与大学生的惯常性思维定式有直接关系。因为没有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创新实践和真正的企业家。要冲破惯常性思维定式的束缚,培育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铸就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勇气和创业精神,就必须深入开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教育。为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要,编者编写了本书,以帮助大学生努力探索创业的新思维和新路径。
    本书的编写充分参考、吸收了国内外同行先进的创造理念与知识。在构思本书的框架时,以培育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为目的,根据教学实践需求来编写章节,在内容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用性。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概述、创造性思维及思维障碍、形象型创新思维、逻辑型创新思维、智力激励型创新方法、逻辑推理型创新方法、组合型创新方法、系统分析型创新方法、矛盾分析型创新方法和创新方法运用与实践。<p> </p> <h1>前 言</h1> <p> </p> <p>目前,我国大学生面临创业难的困扰,这与大学生的惯常性思维定式有直接关系。因为没有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创新实践和真正的企业家。要冲破惯常性思维定式的束缚,培育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铸就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勇气和创业精神,就必须深入开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教育。为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要,编者编写了本书,以帮助大学生努力探索创业的新思维和新路径。</p> <p>本书的编写充分参考、吸收了国内外同行先进的创造理念与知识。在构思本书的框架时,以培育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为目的,根据教学实践需求来编写章节,在内容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用性。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概述、创造性思维及思维障碍、形象型创新思维、逻辑型创新思维、智力激励型创新方法、逻辑推理型创新方法、组合型创新方法、系统分析型创新方法、矛盾分析型创新方法和创新方法运用与实践。</p> <p>本书在兼顾创新原理与创新方法的同时,注重原理与方法的融合,强调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理论突出基础知识原理,训练突出案例、解题和师生互动环节,形成了“案例先导、理论打夯、方法拓展、实训强化”的鲜明特色。结合创新案例的示范效应,通过创新原理基本训练、方法拓展训练层次实训体系,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目标。</p> <p>本书由王亚东、赵亮、于海勇任主编,王亚东负责结构设计与撰写统筹;赵亮负责具体撰写任务布置与过程协调等工作。写作任务具体分工如下:**章由王亚东负责编写;第二章由李学东负责编写;第三章由王德林负责编写;第四章由于海勇负责编写;第五章由李奇志负责编写;第六章由姜玉新负责编写;第七章由刘万兆负责编写;第八章由宋伟负责编写;第九章由徐大勇负责编写;第十章由赵亮负责编写;邢军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p> <p>由于编写时间紧迫且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p> <p> </p> <p class="a0">编 者 </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及思维障碍
    【学习目标】
    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认识创造性思维的生理学基础。
    掌握创造性思维障碍及其突破方式。
    【引导案例】
    苹果:创新的商业模式
    2003年年初,苹果公司的市值也不过60亿美元。一家大公司,在短短7年之内,市值增加了一百倍,如果说这是一个企业史上的奇迹,估计没人会反对这一观点。苹果公司以发明、创新著称,并在计算机与消费电子集成产品的发展上处于领先水平。2003年苹果推出了iTunes。这是苹果历史上*具革命性创新的产品,也推动了苹果市值的快速飙升。iTunes是苹果终端的管理平台,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都是通过iTunes来管理的。iTunes是苹果的创新枢纽。可以说,没有iTunes的出现,就没有iPhone和iPad这样革命性的产品出现。随着iTunes的出现,苹果公司得以进入音乐市场,它不仅仅是靠卖产品赚钱,还可以通过卖音乐赚钱。短短3年内,iPod iTunes组合为苹果公司创收近100亿美元,几乎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半。
    iTunes受到了来自用户、合作伙伴的广泛支持。因为iTunes的存在,能够让更多人更方便地下载和整理音乐,从而大大促进了iPod的销售,并让iPod和其他音乐播放器区分开来,短时间之内占领了近90%的市场。那些唱片公司也欢迎iTunes的出现,在iTunes出现之前,唱片公司对于泛滥成灾的音乐盗版无能为力,iTunes让他们觉得看到了盈利的可能性。当然*高兴的是苹果公司,它通过卖iPod赚硬件的钱,再通过iTunes赚音乐的钱。
    苹果公司的过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为新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把新技术和**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苹果真正的创新不是硬件层面的,而是让数字下载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利用iTunes iPod的组合,苹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这种创新改变了两个行业——音乐播放器产业和音乐唱片产业。从苹果公司的高成长奇迹来看,高成长的公司对于赶超或打败竞争对手并不感兴趣,技术创新也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创造与众不同的市场!
    目录
    目录

    **章 创造性思维概述 1
    **节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2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3
    二、创新思维与直觉思维、逻辑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 3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特征 4
    一、对传统的突破性 4
    二、思路上的新颖性 6
    三、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7
    四、视角上的灵活性 8
    五、内容上的综合性 10
    六、强烈的目标指向性 10
    七、对象的潜在性 11
    编辑推荐语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编写充分参考、吸收了国内外同行先进的创造理念与知识。在构思本书的框架时,以培育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为目的,根据教学实践需求来编写章节,在内容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用性。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概述、创造性思维及思维障碍、形象型创新思维、逻辑型���新思维、智力激励型创新方法、逻辑推理型创新方法、组合型创新方法、系统分析型创新方法、矛盾分析型创新方法和创新方法运用与实践。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在兼顾创新原理与创新方法的同时,注重原理与方法的融合,强调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理论突出基础知识原理,训练突出案例、解题和师生互动环节,形成了“案例先导、理论打夯、方法拓展、实训强化”的鲜明特色。结合创新案例的示范效应,通过创新原理基本训练、方法拓展训练层次实训体系,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目标。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