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乐府研究述论
一 概况
二 主要论题
三 学术史进程
四 结论
乐府建置考
一 从挽歌的起源看乐府的起源
二 汉初“乐府”材料考辨
三 汉代礼乐文化建设与武帝立乐府
四 汉宣帝中兴与汉哀帝罢乐府
五 结论
黄门鼓吹考
一 黄门、黄门倡与黄门鼓吹
二 文献中的“黄门鼓吹”
三 所谓“汉乐四品”
四 鼓吹、短箫铙歌与黄门鼓吹
五 结论
汉唐郊庙乐舞考论
一 汉唐五代郊庙乐舞
二 汉唐郊庙乐舞的传统及其影响
三 郊庙歌辞的用韵及其影响
四 结论
相和歌杂考
一 相和与相和歌
二 但歌非相和歌
三 相和歌在东晋南北朝的流传
横吹曲考论
一 《乐府诗集》所见汉横吹曲
二 横吹曲的记录
三 横吹曲的传承
四 吴兢和郑樵
五 结论
建安诗歌与乐府关系新论——以魏武帝、魏文帝诗歌研究为例
一 魏武帝
二 魏文帝
三 结论
东晋相和题乐府诗的音乐文化背景
一 张骏《薤露》、《东门行》
二 梅陶《怨诗行》
三 陶渊明《怨诗》
四 结论
东晋玄言诗的音乐学考察
一 前人关于东晋玄言诗的研究
二 《乐府诗集》中的东晋文人诗歌
三 东晋乐府史之考察
四 结论
论吴歌《六变》的“因事制哥”
一 《六变》与变文
二 《六变》与古代乐舞之“变”
三 《六变》的“因事制哥”
四 结论
《宋书乐志》考辨
一 《宋志》的相和曲
二 《宋志》的平调曲
三 《宋志》的清调曲
四 《宋志》的瑟调曲
五 《宋志》的楚调曲
六 《宋志》的性质及体例
七 中古音乐史中的相和、三调及大曲
八 结论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略考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体例及影响
一 《要解》的解题体例
二 《要解》与《乐府诗集》所引《乐府解题》
三 《要解》与其它题解类乐府书
四 关于旧题吴兢《古乐府》
五 《要解》的文学史价值
《乐府诗集》点校拾遗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