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现代分离科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现代分离科学

  • 作者:刘震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01574
  •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9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第1章绪论 001

    1.1分离科学的重要性 001

    1.2分离科学的发展历史 001

    1.3从基本理论讨论分离科学的发展 003

    1.4展望 008

    参考文献 009

    第2章气相色谱 010
    <p>第1章绪论 001<br /> <br /> 1.1分离科学的重要性 001<br /> <br /> 1.2分离科学的发展历史 001<br /> <br /> 1.3从基本理论讨论分离科学的发展 003<br /> <br /> 1.4展望 008<br /> <br /> 参考文献 009<br /> <br /> 第2章气相色谱 010<br /> <br /> 2.1色谱理论基础 010<br /> <br /> 2.1.1塔板理论 010<br /> <br /> 2.1.2速率理论 011<br /> <br /> 2.1.3色谱基本关系式 014<br /> <br /> 2.2色谱柱系统 017<br /> <br /> 2.2.1气固填充色谱柱 018<br /> <br /> 2.2.2气液填充色谱柱 018<br /> <br /> 2.2.3填充柱的制备 020<br /> <br /> 2.2.4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022<br /> <br /> 2.3气相色谱仪器系统 023<br /> <br /> 2.3.1气相色谱仪器结构 023<br /> <br /> 2.3.2气相色谱检测器 023<br /> <br /> 2.3.3气相色谱仪器进展 030<br /> <br /> 2.3.4专用气相色谱仪 033<br /> <br /> 2.4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034<br /> <br /> 2.4.1色谱定性分析 034<br /> <br /> 2.4.2定量分析 036<br /> <br /> 2.4.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中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039<br /> <br /> 2.5气相色谱应用 042<br /> <br /> 2.5.1石油气体分析 042<br /> <br /> 2.5.2环境样品分析 043<br /> <br /> 2.5.3食品样品分析 046<br /> <br /> 2.5.4**分析 048<br /> <br /> 2.5.5中药分析 049<br /> <br /> 参考文献 053<br /> <br /> 第3章**液相色谱 054<br /> <br /> 3.1**液相色谱法简介 054<br /> <br /> 3.1.1液相色谱法的发展 054<br /> <br /> 3.1.2**液相色谱与经典液相色谱的比较 056<br /> <br /> 3.1.3**液相色谱(HPLC)与气相色谱(GC)的比较 056<br /> <br /> 3.2**液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058<br /> <br /> 3.3液相色谱的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059<br /> <br /> 3.3.1塔板理论 059<br /> <br /> 3.3.2速率理论 060<br /> <br /> 3.4**液相色谱分离模式 062<br /> <br /> 3.4.1分配色谱 063<br /> <br /> 3.4.2离子交换色谱 065<br /> <br /> 3.4.3离子对色谱法 065<br /> <br /> 3.4.4体积排阻色谱 066<br /> <br /> 3.4.5疏水作用色谱 067<br /> <br /> 3.4.6亲水作用色谱 067<br /> <br /> 3.4.7亲和色谱 068<br /> <br /> 3.5**液相色谱仪 069<br /> <br /> 3.5.1高压输液泵及梯度洗脱装置 070<br /> <br /> 3.5.2进样装置 072<br /> <br /> 3.5.3色谱柱 073<br /> <br /> 3.5.4液相色谱检测器 075<br /> <br /> 3.6**液相色谱梯度洗脱 081<br /> <br /> 3.6.1梯度洗脱的原理 081<br /> <br /> 3.6.2梯度范围 082<br /> <br /> 3.6.3*佳梯度方法 082<br /> <br /> 3.6.4*佳梯度范围 082<br /> <br /> 3.6.5*佳峰分布 082<br /> <br /> 3.6.6梯度洗脱装置 083<br /> <br /> 3.6.7梯度洗脱形式及选择 084<br /> <br /> 3.7多维**液相色谱 084<br /> <br /> 3.7.1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IEC/RPLC)联用 085<br /> <br /> 3.7.2亲和色谱/反相色谱(affinityLC/RPLC)联用 086<br /> <br /> 3.7.3分子排阻色谱/离子交换色谱(SEC/IEC)联用 086<br /> <br /> 3.7.4其他多维联用技术 086<br /> <br /> 3.8**液相色谱法的进展 087<br /> <br /> 3.8.1超**液相色谱(UPLC或UHPLC) 087<br /> <br /> 3.8.2纳流液相色谱(或纳升级液相色谱) 088<br /> <br /> 3.8.3芯片色谱 089<br /> <br /> 3.8.4整体柱技术 090<br /> <br /> 3.9**液相色谱技术在核酸损伤分析中的应用 094<br /> <br /> 3.9.1**液相色谱法用于BPDE-DNA加合物立体异构体的检测 094<br /> <br /> 3.9.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用于DNA加合物的分析 096<br /> <br /> 参考文献 099<br /> <br /> 第4章凝胶电泳 101<br /> <br /> 4.1电泳概述 101<br /> <br /> 4.1.1基本原理 101<br /> <br /> 4.1.2发展历史 102<br /> <br /> 4.1.3主要应用 103<br /> <br /> 4.2凝胶电泳的支持介质 103<br /> <br /> 4.2.1聚丙烯酰胺凝胶 103<br /> <br /> 4.2.2琼脂糖凝胶 105<br /> <br /> 4.3各种凝胶电泳的原理、特点与应用 106<br /> <br /> 4.3.1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06<br /> <br /> 4.3.2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08<br /> <br /> 4.3.3琼脂糖凝胶电泳 109<br /> <br /> 4.3.4等点聚焦 111<br /> <br /> 4.3.5双向电泳 114<br /> <br /> 4.4制备电泳 115<br /> <br /> 4.5印迹技术 116<br /> <br /> 4.5.1基本原理 116<br /> <br /> 4.5.2DNA印迹法 116<br /> <br /> 4.5.3RNA印迹法 118<br /> <br /> 4.5.4蛋白质印迹法 119<br /> <br /> 4.6其他常用电泳技术 120<br /> <br /> 4.6.1脉冲场凝胶电泳 120<br /> <br /> 4.6.2单细胞凝胶电泳 121<br /> <br /> 4.6.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21<br /> <br /> 4.6.4差异凝胶电泳 122<br /> <br /> 参考文献 122<br /> <br /> 第5章毛细管电泳 124<br /> <br /> 5.1简介 124<br /> <br /> 5.2基本理论 125<br /> <br /> 5.2.1毛细管电泳仪器基本结构 125<br /> <br /> 5.2.2基本概念 126<br /> <br /> 5.2.3分离效率和分离度 130<br /> <br /> 5.2.4峰展宽因素 132<br /> <br /> 5.3分离模式与分离条件选择 139<br /> <br /> 5.3.1毛细管区带电泳 139<br /> <br /> 5.3.2胶束电动色谱 156<br /> <br /> 5.3.3毛细管凝胶电泳 169<br /> <br /> 5.3.4毛细管等电聚焦 179<br /> <br /> 5.3.5毛细管等速电泳 183<br /> <br /> 5.3.6毛细管电色谱 186<br /> <br /> 5.4检测方法 197<br /> <br /> 5.4.1紫外-可见吸收检测法 198<br /> <br /> 5.4.2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199<br /> <br /> 5.4.3电化学检测 200<br /> <br /> 5.4.4质谱检测 202<br /> <br /> 5.4.5间接检测 204<br /> <br /> 5.5进样技术 205<br /> <br /> 5.5.1常规进样 205<br /> <br /> 5.5.2预浓缩进样 206<br /> <br /> 5.5.3在线样品浓缩 207<br /> <br /> 5.6应用 209<br /> <br /> 5.6.1无机及有机化合物 210<br /> <br /> 5.6.2手性分离 210<br /> <br /> 5.6.3氨基酸和多肽 213<br /> <br /> 5.6.4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析 214<br /> <br /> 5.6.5糖的分析 220<br /> <br /> 5.6.6核酸分析 221<br /> <br /> 5.6.7单细胞分析 226<br /> <br /> 参考文献 227<br /> <br /> 第6章微流控芯片 229<br /> <br /> 6.1简介 229<br /> <br /> 6.1.1发展历史 229<br /> <br /> 6.1.2微流控芯片的基本特征 231<br /> <br /> 6.1.3应用前景 232<br /> <br /> 6.2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 234<br /> <br /> 6.2.1基本实验条件与共性技术 234<br /> <br /> 6.2.2三类芯片材料及加工方法 237<br /> <br /> 6.2.3其他新型芯片材料和加工方法 242<br /> <br /> 6.3微流控芯片分离技术 245<br /> <br /> 6.3.1芯片电泳 245<br /> <br /> 6.3.2芯片色谱 253<br /> <br /> 6.4微流控芯片与细胞分离 262<br /> <br /> 6.4.1分离机理 263<br /> <br /> 6.4.2应用领域 268<br /> <br /> 参考文献 271<br /> <br /> 第7章现代样品制备技术 273<br /> <br /> 7.1样品前处理概述 273<br /> <br /> 7.2样品前处理技术分类 275<br /> <br /> 7.2.1固体样品前处理技术 275<br /> <br /> 7.2.2液体样品前处理技术 276<br /> <br /> 7.2.3气体样品前处理技术 277<br /> <br /> 7.3常用样品前处理方法 278<br /> <br /> 7.3.1相分配样品前处理方法 279<br /> <br /> 7.3.2相吸附样品前处理方法 289<br /> <br /> 7.3.3场辅助样品前处理方法 302<br /> <br /> 7.3.4膜分离样品前处理方法 313<br /> <br /> 7.3.5化学转换样品前处理方法 315<br /> <br /> 7.3.6气体样品前处理方法 318<br /> <br /> 7.3.7生物大分子样品前处理技术 322<br /> <br /> 7.4新型样品前处理介质 331<br /> <br /> 7.4.1绿色溶剂 332<br /> <br /> 7.4.2高选择性吸附剂 332<br /> <br /> 7.4.3纳米和多孔材料 335<br /> <br /> 7.4.4整体柱材料 337<br /> <br /> 7.5在线样品前处理/分离分析联用技术 338<br /> <br /> 7.5.1样品前处理-色谱在线联用基本原则 339<br /> <br /> 7.5.2样品前处理-色谱在线联用接口设计 340<br /> <br /> 7.5.3样品前处理-色谱在线联用典型实例 342<br /> <br /> 7.6样品前处理技术展望 346<br /> <br /> 参考文献 346<br /> <br /> 第8章分离科学中的先进材料 349<br /> <br /> 8.1简介 349<br /> <br /> 8.2分子印迹聚合物 349<br /> <br /> 8.2.1分子印迹技术原理 349<br /> <br /> 8.2.2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结构 351<br /> <br /> 8.2.3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离应用 355<br /> <br /> 8.3介孔材料 358<br /> <br /> 8.3.1介孔材料的分类 359<br /> <br /> 8.3.2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原理 360<br /> <br /> 8.3.3介孔材料的分离应用 362<br /> <br /> 8.4膜分离用分离材料及其性能 364<br /> <br /> 8.4.1薄膜复合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 364<br /> <br /> 8.4.2仿生膜 365<br /> <br /> 8.4.3无机膜 366<br /> <br /> 8.5新型色谱分离材料 368<br /> <br /> 8.5.1整体柱分离材料 368<br /> <br /> 8.5.2新型HPLC填料 369<br /> <br /> 8.5.3离子液体 370<br /> <br /> 8.6其他 371<br /> <br /> 8.6.1碳纤维 371<br /> <br /> 8.6.2溶胶-凝胶 372<br /> <br /> 8.6.3纳米分离材料 372<br /> <br /> 8.6.4磁性分离材料 373<br /> <br /> 参考文献 374<br /> <br /> 第9章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分离技术 377<br /> <br /> 9.1蛋白质组分析平台 377<br /> <br /> 9.1.1蛋白质组学分析简介 377<br /> <br /> 9.1.2液质联用分析平台 380<br /> <br /> 9.1.3MALDI质谱分析平台 384<br /> <br /> 9.1.4分离技术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 385<br /> <br /> 9.2蛋白质样品预处理技术 386<br /> <br /> 9.2.1蛋白质的分级技术 386<br /> <br /> 9.2.2高丰度蛋白质的去除技术 387<br /> <br /> 9.2.3低丰度蛋白质的富集技术 388<br /> <br /> 9.2.4蛋白质均衡技术 389<br /> <br /> 9.3多肽混合物的多维分离技术 390<br /> <br /> 9.3.1离子交换-反相色谱 391<br /> <br /> 9.3.2反相色谱-反相色谱 393<br /> <br /> 9.3.3电泳-反相色谱 396<br /> <br /> 9.4特征肽段的选择性富集技术 397<br /> <br /> 9.4.1含稀有氨基酸残基肽段的富集技术 397<br /> <br /> 9.4.2末端肽的富集技术 399<br /> <br /> 9.4.3磷酸肽的富集技术 400<br /> <br /> 9.4.4糖肽的富集技术 403<br /> <br /> 9.4.5内源性多肽的富集技术 405<br /> <br /> 9.5蛋白质组的集成化分析技术 405<br /> <br /> 9.5.1蛋白质组的在线标记系统 406<br /> <br /> 9.5.2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中样品预处理的集成化技术 407<br /> <br /> 9.5.3糖基化蛋白质组分析中样品预处理的集成化技术 409<br /> <br /> 参考文献 411</p> <p> </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分离科学是一门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分离技术不仅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石油化工、有机合成、医药卫生、环境保护、食品**、生命科学研究乃至空间探索等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分离科学的很多内容常常分散到分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仪器分析等教材中进行讲授,专门以分离科学为主题的教材和参考书比较少。因此,一本比较详细和全面地介绍分离科学的基础知识、核心方法和*新进展的教材和参考书是很重要和必要的。

    本书的定位为化学、生物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以上水平读者易读懂、用得上的参考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在读研究生、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同时满足学科交叉带来的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的需要。为此,本书力求达到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统一。在内容上力求涵盖现代分离科学的基础知识、常用方法、代表性应用和*新进展,比较全面地反映分离科学的现状与*新发展方向。在内容编排上,在介绍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样品制备技术、分离科学中的先进材料和蛋白质组学中的分离技术等内容,体现了材料科学、分离科学、生命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可以起到开拓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
    <p>分离科学是一门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分离技术不仅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石油化工、有机合成、医药卫生、环境保护、食品**、生命科学研究乃至空间探索等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分离科学的很多内容常常分散到分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仪器分析等教材中进行讲授,专门以分离科学为主题的教材和参考书比较少。因此,一本比较详细和全面地介绍分离科学的基础知识、核心方法和*新进展的教材和参考书是很重要和必要的。<br /> <br /> 本书的定位为化学、生物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以上水平读者易读懂、用得上的参考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在读研究生、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同时满足学科交叉带来的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的需要。为此,本书力求达到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统一。在内容上力求涵盖现代分离科学的基础知识、常用方法、代表性应用和*新进展,比较全面地反映分离科学的现状与*新发展方向。在内容编排上,在介绍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样品制备技术、分离科学中的先进材料和蛋白质组学中的分离技术等内容,体现了材料科学、分离科学、生命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可以起到开拓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br /> <br /> 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分离科学的发展简史,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阐述如何理解分离科学和进行分离科学研究。<br /> <br /> 第2章为气相色谱,主要介绍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色谱柱系统、仪器构造、定性定量分析和典型应用。<br /> <br /> 第3章为液相色谱,主要介绍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基本理论、常见分离模式、仪器构成、方法发展、多维**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典型应用和*新的发展。<br /> <br /> 第4章为凝胶电泳,主要介绍电泳绪论、凝胶电泳支持介质、各种模式的原理与特点、制备电泳、印迹技术和其他常用电泳技术。<br /> <br /> 第5章为毛细管电泳,主要介绍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理论、分离模式与条件选择、检测方法、进样方式、在线样品浓缩技术、典型应用和*新进展。<br /> <br /> 第6章为微流控芯片,主要介绍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征、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微流控芯片中的分离技术以及典型应用。<br /> <br /> 第7章为现代样品制备技术,主要介绍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新型样品前处理介质、在线样品前处理/分离分析联用技术和对样品制备技术的展望。<br /> <br /> 第8章为分离科学中的先进材料,主要介绍在分离科学中常用的和具有应用潜力的先进材料的特点和典型应用,这些材料包括介孔整体材料、膜材料、磁性材料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等。<br /> <br /> 第9章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分离技术,介绍主要分离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常用的分离技术。<br /> <br /> 本书是在所有编写人员的辛勤付出和通力协作下完成的,尤其是本书因诸多原因成书过程较长,所有编写专家一直不离不弃,对本书的编写予以大力支持。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丽华研究员及梁玉副研究员的大力支持。本书在立项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康经武研究员的支持。责任编辑李晓红在本书的立项和写作过程中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在此,谨向以上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br /> <br />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br /> <br /> <br /> <br /> 刘震<br /> <br /> 2017年8月</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
    目录
    第1章绪论 001

    1.1分离科学的重要性 001

    1.2分离科学的发展历史 001

    1.3从基本理论讨论分离科学的发展 003

    1.4展望 008

    参考文献 009

    第2章气相色谱 01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