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篇
故都的秋 002
江南的冬景 005
钓台的春昼 009
北平的四季 016
小春天气 022
还乡后记 030
半日的游程 040
苏州烟雨记 043
杭 州 054
杭州的八月 059
饮食男女在福州 060
“天凉好个秋” 067
预言与历史 069<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散文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故都的秋 002</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江南的冬景 005</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钓台的春昼 009</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北平的四季 016</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小春天气 022</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还乡后记 030</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半日的游程 040</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苏州烟雨记 043</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杭 州 054</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杭州的八月 059</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饮食男女在福州 060</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天凉好个秋” 067</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预言与历史 069</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怀鲁迅 071</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志摩在回忆里 072</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小说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沉 沦 078</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春风沉醉的晚上 113</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微雪的早晨 126</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杨梅烧酒 141</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迟桂花 149</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茑萝行 177</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瓢儿和尚 192</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郁达夫年表</span></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青少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师 王俊鸣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高尔基也 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古往今来,无 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现今,语文课程作为工具 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门课程,更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培 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 的人文底蕴,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 和谐发展。
精读经典作品 收获精品人生 **翻译家 李玉民
文通天下,名字不错。文即作品,天下即人,人文相通,即人 文精神,这也正是这套**书目的宗旨。<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span style="font-size: 18pt;">青</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t;">少年课外阅</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t;">读的重要意义</span></span> </h1> <h1 align="righ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黑体;">语文**教师 王俊鸣</span></strong></h1> <p> <span style="font-size: 12pt;">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高尔基也 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往今来,无 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现今,语文课程作为工具 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门课程,更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培 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 的人文底蕴,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 和谐发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一、课外阅读可以陶冶情操 读书重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以及读书之后的心得,领悟某种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籍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读到一本好书,找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心灵会感到幸福,从而强化道德、理想意识,净化心灵,一生朝着 理想的目标奋斗不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二、课外阅读是储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少年儿童时期,正是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读物,就能点燃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书是历史、自然、人类灵魂的 记载。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知识信息,了解和认识世界, 还能满足少年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长大或工作 时,会发现这些丰厚的积存能让自己大受裨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三、课外阅读有益于积累和构建文化 学生通过阅读在脑海里点滴积累的有意义的东西,就形成了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己的文化。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和吸取**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 但学生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各种信息、文化因子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逐步 建构自己的文化。要提高语文能力,就不能只囿于课本里的几篇文 章。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吸收 文化,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文化的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 文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四、课外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智力背景 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可以说课外阅 读能够改变人生。很多书如果只读一遍的话,可能你读完了就会忘 记书中的内容。但是读书时的思考与感悟却会留在脑海里,读书时 的某段韵律会深深刻在记忆里。你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 悲欢离合,*后都变成了你自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五、提高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 要使孩子有着宽广的胸襟,有着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应该从哪儿做起?能够肯定地说就是从读书做起,从文化的教育做 起。课外阅读不单是学生求知、开智的便捷手段,而且是提高学生 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 成过程中的功能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阅读的很美妙的一个地方 在于,可以感受这么多的美好际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以上简单归纳了一下阅读的意义,但读书的意义并不全在此, 还在于那些书里传达出的道理,让你在成长的道路上愈发坦然。书 中的知识变成你日后骄傲的资本,让你成长为*好的自己。读书只 是成长的一种方式,要把书中隐藏的变成自己展露的,这才是阅读 的**目标和*好的回报。</span></p> <p><br clear="all" /> </p> <p>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8pt; font-family: 黑体;"> 精读经典作品 收获精品人生</span><b> </b> </h1> <h1></h1> <p align="righ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黑体;">**翻译家 李玉民</span></strong></p> <p> </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文通天下,名字不错。文即作品,天下即人,人文相通,即人 文精神,这也正是这套**书目的宗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在一个场合我设问过,中华文明*大的奇迹是什么?不是长城, 不是秦俑帝陵,也不是难以计数的流散到国外的文物瑰宝,而是承 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受用不尽的汉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汉语这种意合文字,奇妙无穷:稍一解释文通天下,就全连接 起人文精神和这套丛书编选的宗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这套丛书收录的鲁迅等国内大家的作品,都是汉语的璀璨结晶。 同样,外国文学经典,一经好的翻译家用汉语创作出来,就成为能 与原著相媲美、汉语版的经典作品了。好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创作, 达到质的飞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这套丛书的编选,恰恰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 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 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供给青少年整本 的好读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当然,这也只是沧海一粟。“读好书”,首先是读,读才能通, 通往精品人生。要走向精品人生,别无选择,阅读是**可行之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读书因人而异,而每个人心目中都可能有自己的经典。所谓经 典,在这里也是相对而言的。像雨果、司汤达、托尔斯泰、狄更斯、 勃朗特、马克·吐温、海明威等大家的作品,是公认的世界性经典。 也有一些作品,在我国读的人多了,也就被列入经典。个性阅读以 乐趣为本,并非价值评估,不好一视同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个性阅读中,了解世界和认识自己,是互动而并行不悖的。好读书是起点,读好书是关键,读书好是收获。编选者只管出版一批 好书,但无法预判哪盏明灯照亮哪颗心灵,只能是开放性的,由读 者自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无论拿起哪本书,都不要急于放下。一颗心灵的开窍,一种人 生的转折,往往是一两句话触发的,可遇而不可求,不可放过可遇 之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我并非坐空论道。惭愧吾生也早,以为人生便是逐波大潮。到 了不惑之年,方受到“超越你自己”这句话的启发,才开始自主人 生,自称“80 后”。1980 年至今,读好书和译好书,每天收集我的快 乐时光,组成我不断升值的人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青少年的心灵,春天的花蕾,只待曙光的抚弄而绽放。</span></p>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郭沫若 (郁达夫)成为一切年青人*熟悉的名字了。人人皆觉得郁达夫是个可怜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沈从文 郁达夫是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大江健三郎免费在线读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1]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式[2]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3],就是在**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4]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下。*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5]索落的[6]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7]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8]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