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传递原理
QQ咨询:
有路璐璐:

传递原理

  • 作者:沙庆云
  •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23850
  •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01日
  • 页数:340
  • 定价:¥27.5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传递原理》统一论述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这三种传递过程,既阐明传递过程的基本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又着重分析三种传递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以利于读者加深对传递过程的理解。
    《传递原理》的另一特点是在建立普遍的微分衡算方程、针对具体问题分析求解的基础上,还介绍较为简捷的薄层衡算法或直接由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定律或费克定律出发,分析求解简单问题的方法。
    《传递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机械、材料加工、热能、制冷、生化、制药、轻工、环境工程及食品加工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供科研、设计和生产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文章节选


    本书从研究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机理及其相似性出发,阐明传递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处理传递过程的基本方法。编写本书的主导思想在于:
    1.从物理意义和数学描述上阐明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类似性。凡类似的现象,均首先阐明基本概念,建立过程的物理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对照的方式进行分析,避免重复推导,既有利于加深概念,又有助于识别三种传递现象间的区别,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传递过程的理解,同时可节省学时。
    2.叙述力求深入浅出。把**放在加深对基本规律、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同时把物理概念和严密的数学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三传类比的物理实质,介绍几种类比的方法,进一步掌握三种传递现象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
    4.便于自学。
    5.适当介绍一些反映传递过程新进展的内容;介绍了数值计算法,以便为理论研究尚难以解决的、比较复杂的传递过程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6.附有中、英文对照,有助于了解专业词汇。
    目录
    第1篇概论
    第l章绪论
    1.1概述
    1.2流体的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
    1.3两种分析观点
    1.4全导数和随体导数
    1.5控制体
    思考题
    第2章传递原理概述
    2.1传递现象的物理机理
    2.1.1分子传递通量的通用表达式
    2.1.2湍流传递通量的通用表达式
    2.2通过壁面或相界面的传递速率
    2.3衡算方程
    2.3.1总衡算
    2.3.2微分衡算方程
    2.4边界层概念和边界层方程
    2.4.1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传热边界层和传质边界层
    2.4.2圆管内的流动边界层、传热边界层和传质边界层及其进口段长度
    2.4.3边界层积分方程
    思考题
    习题

    第2篇动量传递
    第3章层流
    3.1奈维一斯托克斯方程
    3.1.1适用于流体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表达式
    3.1.2作用在流体微元上的外力
    3.1.3以应力表示的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3.1.4切向应力和法向应力
    3.1.5直角坐标系的奈维一斯托克斯方程
    3.1.6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的奈维一斯托克斯方程
    3.2层流流动时奈维一斯托克斯方程的若干解
    3.2.1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微分方程组及其单值条件
    3.2.2平行平板间流体的稳态层流
    3.2.3圆管内的稳态层流
    3.2.4圆形套管环隙间的稳态平行层流
    3.2.5由旋转表面引起的稳态层流
    3.2.6沿垂直壁面降落液膜的稳态层流
    3.2.7爬流
    3.2.8平壁稳态层流的解析解
    3.3平壁稳态层流的近似解
    3.4非稳态流动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湍流流动
    4.1湍流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
    4.1.1湍流的形成
    4.1.2临界雷诺数及其范围
    4.1.3瞬时量、时均量和脉动量
    4.1.4湍动强度和湍动标度
    4.1.5雷诺方程和雷诺应力
    4.1.6涡流粘度与混合长
    4.2圆管内的稳态湍流和平壁稳态湍流
    4.2.1光滑管中的速度分布方程式
    4.2.2粗糙管中的速度分布方程式
    4.2.3圆管内流动时的摩擦因子
    4.2.4在圆管进口段的摩擦因子
    4.2.5平壁湍流
    4.3绕过物体的流动
    4.3.1概述
    4.3.2边界层分离现象
    4.3.3流体绕圆柱体的流动
    4.3.4流体绕球体、圆盘、平板等的流动
    思考题
    习题

    第3篇热量传递
    第5章导热
    5.1导热的机理和微分方程
    5.1.1傅里叶定律
    5.1.2导热机理
    5.1.3导热的微分方程
    5.1.4导热问题的单值条件
    5.2一维稳态导热
    5.2.1无限大平壁的稳态导热
    5.2.2圆筒壁的稳态导热及绝热层临界厚度
    5.2.3球形容器的稳态导热
    5.2.4具有内热源的稳态导热
    5.2.5通过肋片的稳态导热
    5.3二维稳态导热
    5.3.1数学分析法
    5.4非稳态导热
    5.4.1非稳态导热的现象
    5.4.2具有恒壁温边界条件的半无限厚介质的非稳态导热
    5.4.3具有对流边界条件的半无限厚介质的非稳态导热
    5.4.4紧密接触的两半无限厚介质的非稳态导热
    5.4.5具有运动边界的半无限厚介质的非稳态导热
    5.4.6假定固体内部温度均匀的非稳态导热
    5.4.7无限大平板的非稳态导热
    5.4.8无限长圆柱和球体的非稳态导热
    5.4.9二维和三维非稳态导热
    5.5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
    5.5.1有限差分法
    5.5.2稳态导热节点方程的求解方法
    5.5.3非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法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对流传热
    6.1对流传热概述
    6.1.1微分热量衡算方程式
    6.1.2对流传热的微分方程组
    6.1.3对流传热中的无因次数群及其物理意义
    6.2平壁传热
    6.2.1平壁层流的**解
    6.2.2平壁传热的近似解
    6.2.3平壁传热的雷诺类比
    6.3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传热
    6.3.1圆管内充分发展了的强制层流
    6.3.2管内强制对流的经验关联式
    6.4绕物体流动的强制对流传热,
    6.4.1流体横向绕圆形直管强制对流时的传热系数
    6.4.2绕过球体的强制对流传热
    6.5自然对流
    6.5.1竖壁自然对流传热的近似解
    6.5.2经验关联式
    6.5.3混合对流时的传热系数
    思考题
    习题

    第4篇质量传递
    第7章传质的基本概念和传质的微分方程
    7.1传质的基本概念
    7.1.1混合物的组成
    7.1.2分子扩散
    7.1.3不同形式的通量表达式
    7.1.4扩散系数
    7.1.5对流传质
    7.2微分质量衡算方程及其定解条件
    7.2.1微分质量衡算方程
    7.2.2微分质量衡算方程的简化
    7.2.3单值条件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分子扩散
    8.1稳态分子扩散
    8.1.1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8.1.2二维稳态分子扩散
    8.2非稳态分子扩散
    8.2.1一维非稳态分子扩散
    8.2.2二维和三维非稳态扩散
    8.3伴有化学反应时的分子扩散过程
    8.3.1具有非均相化学反应的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8.3.2具有均相化学反应时的分子扩散
    8.4膜内的扩散
    8.4.1膜分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8.4.2膜内的稳态分子扩散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对流传质
    9.1传质边界层与传质系数
    9.1.1对流传质边界层和虚拟层厚度
    9.1.2传质系数
    9.2对流传质微分方程组
    9.2.1对流传质微分方程组
    9.2.2对流传质中的无因次数群及其物理意义
    9.3层流与湍流下的对流传质系数
    9.3.1对流传质系数--将对流传热的结果用于对流传质
    9.3.2整体流动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9.3.3表面传质速率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对平壁层流传质的分析
    9.4相际传质理论
    9.4.1膜理论
    9.4.2溶质渗透模型
    9.4.3表面更新模型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三传类比
    10.1概述
    10.2雷诺类比
    10.3普朗特-泰勒类比
    10.4冯·卡门类比--三层模型
    10.5柯尔邦类比
    10.6非稳态下的三传类比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附录A法向应力的推导
    附录B非稳态传递公式及算图
    附录C坐标变换
    附录D数学关系式和函数
    主要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