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平面构成发展简史 1
1.1.1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1
1.1.2 包豪斯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2
1.1.3 包豪斯教育模式对平面设计的贡献和
对我国的影响 3
1.2 平面构成与设计 4
1.2.1 平面构成是一切设计的基础 4
1.2.2 平面构成是设计与创意的源泉 4
1.2.3 平面构成为综合设计提供了基本保证 6
1.3 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 6
2.1 设计的三要素——点、线、面 8<p>目录</p> <p>1.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发展简史</span> 1</p> <p>1.1.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对文化艺术的影响</span> 1</p> <p>1.1.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包豪斯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span> 2</p> <p>1.1.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包豪斯教育模式对平面设计的贡献和</span></p> <p> 对我国的影响 3</p> <p>1.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与设计</span> 4</p> <p>1.2.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是一切设计的基础</span> 4</p> <p>1.2.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是设计与创意的源泉</span> 4</p> <p>1.2.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为综合设计提供了基本保证</span> 6</p> <p>1.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span> 6</p> <p> </p> <p> </p> <p>2.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设计的三要素——点、线、面</span> 8</p> <p>2.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span> 8</p> <p>2.2.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点的含义</span> 8</p> <p>2.2.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点的扩张作用和错视现象</span> 9</p> <p>2.2.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点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应用</span> 11</p> <p>2.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线</span> 15</p> <p>2.3.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线的含义</span> 15</p> <p>2.3.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线的类型及特点</span> 15</p> <p>2.3.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线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应用</span> 17</p> <p>2.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面</span> 21</p> <p>2.4.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面的含义</span> 21</p> <p>2.4.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面的类型及特点</span> 21</p> <p>2.4.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面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应用</span> 22</p> <p> </p> <p> </p> <p>3.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平面构成基本形及骨骼训练技法</span> 27</p> <p>3.1.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基本形的含义</span> 27</p> <p>3.1.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骨骼的含义</span> 28</p> <p>3.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重复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29</p> <p>3.2.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重复构成的含义</span> 29</p> <p>3.2.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重复构成训练技法</span> 29</p> <p>3.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群化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30</p> <p>3.3.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群化构成的含义</span> 30</p> <p>3.3.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群化构成训练技法</span> 30</p> <p>3.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渐变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30</p> <p>3.4.1<span style="font-family: ��体;"> 渐变构成的含义</span> 30</p> <p>3.4.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渐变构成训练技法</span> 30</p> <p>3.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发射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32</p> <p>3.5.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发射构成的含义</span> 32</p> <p>3.5.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发射构成技法训练</span> 32</p> <p>3.6<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对比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34</p> <p>3.6.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对比构成的含义 </span> 34</p> <p>3.6.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对比构成训练技法</span> 34</p> <p>3.7<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特异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35</p> <p>3.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特异构成的含义</span> 35</p> <p>3.7.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特异构成训练技法</span> 35</p> <p>3.8<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形象切割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36</p> <p>3.8.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形象切割的含义</span> 36</p> <p>3.8.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形象切割构成训练技法</span> 36</p> <p>3.9<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格位放大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36</p> <p>3.9.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格位放大构成的含义</span> 36</p> <p>3.9.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格位放大构成训练技法</span> 37</p> <p>3.1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视觉错视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37</p> <p>3.10.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视觉错视的含义</span> 37</p> <p>3.10.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视觉错视构成训练技法</span> 41</p> <p>3.1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浮色拓印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41</p> <p>3.11.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浮色拓印的含义</span> 41</p> <p>3.11.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浮色拓印构成训练技法</span> 41</p> <p>3.1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对印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41</p> <p>3.12.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对印的含义</span> 41</p> <p>3.12.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对印构成训练技法</span> 42</p> <p>3.1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压印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42</p> <p>3.13.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压印的含义</span> 42</p> <p>3.13.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压印构成训练技法</span> 42</p> <p>3.1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拼贴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42</p> <p>3.14.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拼贴的含义</span> 42</p> <p>3.14.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拼贴构成训练技法</span> 43</p> <p>3.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流淌构成及其训练技法</span> 43</p> <p>3.15.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流淌的含义</span> 43</p> <p>3.15.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流淌构成训练技法</span> 43</p> <p> </p> <p> </p> <p>4.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重复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span> 45</p> <p>4.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群化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span> 47</p> <p>4.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渐变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span> 48</p> <p>4.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发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span> 51</p> <p>4.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对比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span> 52</p> <p>4.6<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span> 54</p> <p>4.7<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综合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span> 56</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前言经过多年的高职艺术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者深刻体会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提**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面构成是在视觉领域对平面设计及应用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科,它是进行绘画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作者一方面对平面构成原理、本质、方法等平面基础部分进行科学论证与翔实讲解;另一方面对包括企业形象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建筑外观设计、服装视觉设计等不同领域的平面应用进行系统的实践研究,还站在社会学的高度上对平面设计进行宏观把握。为不断完善和提高三大构成基础课教学,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特点的实用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精讲精练,注重项目教学,通过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表达形式,尽量把复杂、抽象的平面原理讲得通俗易懂。该书共分五章,**讲解如何将平面构成的技法知识应用到项目实践中,并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形及骨骼训练技法、重复构成训练技法、群化构成训练技法、渐变构成训练技法、发射构成训练技法、对比构成训练技法、特异构成训练技法、形象切割构成训练技法、格位放大构成训练技法、视觉错视构成训练技法、浮色拓印构成训练技法、对印构成训练技法、压印构成训练技法、拼贴构成训练技法、流淌构成训练技法的实战项目训练,真正解决学生学习平面构成不会实践应用的问题,并*终把这些技能真正应用到广告、包装、环艺、服装、产品等设计中。根据本书各章内容的特点,本书的第4章和第5章图的编号与标题没有完全采用与前三章统一的格式。其中,第4章按照平面构成的类别,分门别类地列举了一些图片来说明不同构成类型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而第5章中的图片罗列了平面构成的各种应用效果,主要用于赏析。作者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辽宁传媒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沈阳工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艺术幼儿师范学校、辽宁艺术职业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李培远、李达、张军、刘杨、史华、刘惠民、文庆忠老师和王宏、王樱诺、谭景文、黄静等同学的鼎力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的意见。前言 <div>经过多年的高职艺术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者深刻体会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提**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面构成是在视觉领域对平面设计及应用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科,它是进行绘画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作者一方面对平面构成原理、本质、方法等平面基础部分进行科学论证与翔实讲解;另一方面对包括企业形象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建筑外观设计、服装视觉设计等不同领域的平面应用进行系统的实践研究,还站在社会学的高度上对平面设计进行宏观把握。为不断完善和提高三大构成基础课教学,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特点的实用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精讲精练,注重项目教学,通过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表达形式,尽量把复杂、抽象的平面原理讲得通俗易懂。该书共分五章,**讲解如何将平面构成的技法知识应用到项目实践中,并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形及骨骼训练技法、重复构成训练技法、群化构成训练技法、渐变构成训练技法、发射构成训练技法、对比构成训练技法、特异构成训练技法、形象切割构成训练技法、格位放大构成训练技法、视觉错视构成训练技法、浮色拓印构成训练技法、对印构成训练技法、压印构成训练技法、拼贴构成训练技法、流淌构成训练技法的实战项目训练,真正解决学生学习平面构成不会实践应用的问题,并*终把这些技能真正应用到广告、包装、环艺、服装、产品等设计中。根据本书各章内容的特点,本书的第4章和第5章图的编号与标题没有完全采用与前三章统一的格式。其中,第4章按照平面构成的类别,分门别类地列举了一些图片来说明不同构成类型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而第5章中的图片罗列了平面构成的各种应用效果,主要用于赏析。作者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辽宁传媒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沈阳工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艺术幼儿师范学校、辽宁艺术职业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李培远、李达、张军、刘杨、史华、刘惠民、文庆忠老师和王宏、王樱诺、谭景文、黄静等同学的鼎力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的意见。<br />编者2017年1月</div>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评论免费在线读第1章 概 述
1.1 平面构成发展简史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人类从落后的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标志,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 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虽然文艺复兴是一次逐渐发展的时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和事件。但文艺复兴使当时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后来的启蒙运动以文艺复兴为自己的榜样。19 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的诞生都是源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他们当中不乏同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意大利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佛罗伦萨**的美弟奇家族是当时*重要的艺术赞助人。**的文艺复兴三杰全部诞生在意大利。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如图1-1 所示)、彼特拉克,哲学家伊拉斯谟(如图1-2 所示)、
马基雅维利,作家薄伽丘(如图1-3 所示)、马基雅维利,画家乔托、波提切利、列奥纳多·达·芬奇(如图1-4 所示)、拉斐尔、提香,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如图1-5 所示),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