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三、社会调查的任务、功能和原则:
1.社会调查的三重任务:
社会调查不但要回答“社会事实是什么”,还要回答“社会事实为什么是这样”,进而追问“社会事实将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
(1)反映客观社会事实——描述现状:
某种社会现象是什么,其状况怎么样?某些特定人群是如何分布的,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怎样的?社会调查的任务之一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供社会事实的总体面貌及其特征。例如人口普查,是指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以查清全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流动情况以及这些人口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而民意调查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反映居民的政治态度、政治参与以及政治满意度等情况。美国的盖勒普民意调查公司就以调查选民意愿,较准确地预测美国总统大选结果而闻名于世。
以描述为主要任务的社会调查,通常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样本数量一般比较大,以问卷调查为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所得的资料经过计算机统计处理,得出以数量形式为主的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和结论推论到研究总体中,以说明研究总体的一般趋势和基本特征。
探索性社会调查一般使用实地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我们所不熟悉的特定地区、特定事件或特定人群进行考察,其目的之一就是描述事实。抽样调查能够从样本推论总体的前提是,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和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在探索性社会调查中,由于我们对研究对象比较陌生,首先是要了解它,然后归纳特征,建构理论分析模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
(2)对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探求原因
社会调查不仅仅满足于对社会事实进行描述,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事物现象的原因。
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一般分为个性解释和共性解释。个性解释是对特定事物的特殊性或独特性的解释,它一般与实地研究、个案研究相联系,适于说明现象的独特性,有助于从具体的、特殊的现象入手发现事物的普遍性,科学解释需要从个性到共性,从个别到一般。科学的*终目的是得到共性解释,共性解释是试图找到对某一类型行为和现象都有影响的*主要的因素,旨在用*少的原因变量,*大限度地解释因果关系的一般模式,一般来说需要调查大量样本以便说明事物的普遍规律性。共性解释包括因果解释和功能解释,简单来说,因果解释是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