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那个再熟悉不过的朋友群里弹出来一条徐朗的消息,他进群已经许多天了,今天破天荒地跟我们打了个招呼。我们以为他是我们之中*开朗、*快乐的那一个,再联系上他,是通过一场葬礼。我和他曾经是无话不谈、亲如手足的八拜之交,在以为被遗忘的过去,我们在苏格兰有过一次郑重其事的未来之约。许多年过去了,我们默许了双方从彼此的生活里彻底消失,用遗忘填满思念的空洞,让懊恼顺势化成反复探查彼此生存痕迹的线索,嫉恨着,思念着,遗忘着。群里的几个人忙着和他热络,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在爱丁堡看初雪的那天,所有人都期望着能发生点儿什么事情,好让对方变得像自己期望的那样开心。看着这个沉寂了许多年的群重新热闹起来,我却反反复复地在输入和删除间滑动着我的手指,*终看着满屏@我的信息,没打出一个字。我早就知道,像我这样对感情过于较真儿的人,往往会带来伤害,无论是自伤还是伤及他人。*后,我关掉手机,倒也落得一片寂寥清净。 但我也无法再入睡,我反复地想起从前。凌晨三点,夜凉如水,明晃晃的月光给都市披上一层银纱,我站在高楼上望着山峦起伏处,幻想着另一种黑暗世界里的别有洞天。我已经这样蠢蠢欲动了��多次,今晚便索性一个人开着车晃悠到山下。宽阔的马路上没有一个人,暖色调的路灯让世界多了一丝被慰藉的意味。这些经常发生在我一个人居住的夜里,人太孤独的时候,便能在其中发现古怪的趣味,我庆幸我是这一类。假如我今晚没有这样出门,那现在我一定定格在某一个恍神凝望黑暗走廊的瞬间,或者在书房里探寻着叔本华“要么庸俗,要么孤独”的下一句独白,看它是否还能赐予我应对未来深不见底的黑暗时的某种英雄气节。 我把车停在山下路口的一侧,裹紧身上单薄的外套下车。一阵北风在耳边急速掠过,半干的刘海细碎地打在额头上,枯木丛里传来几声枝条折断的响动,隐约能听到城市边缘汽车加速时引擎的声响。这世界孤单的灵魂们一定在以某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陪伴着彼此,这不一定非要等到穷途末路的那**我们才可以理解。深山里传来一阵夜枭的叫声,这一切都给初冬深夜的这场一个人的冒险陡增了无限可能。我**次开车到山的这一端,远途让这里成为鲜有人来探寻的区域。一开始道路两侧还没有树木,银色月光把石子路打磨成一条通天绸缎,我兴奋地顺着道路往上走着。这让我想起了《哈尔的移动城堡》里的情形,一个人在失去一切后跑到荒野里找寻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然后那个决定彻底改变了生活的轨迹。 人在世间,悲剧和孤独注定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内在吸引,这是人性所为,和悲观、家庭、教育并无太大关系,哲学里一直据理力争的某种精神寄托,也是一样的。我停在山腰间一片光滑的石壁上,斜倚着,越过一层薄雾,望着都市里的灯火辉煌。那端一定有一个像我这样的男孩,此刻在窗前望着山峦这一边,思索着一些尽可能让自己理解和接受生活的问题。他或许也像我一样,知道这种生活方式和过去息息相关。我惊动了一些蚂蚁,它们慌乱地爬到我的手背上。自幼独处的好处就是,长大后能轻而易举地拥抱全部的孤单。少不更事时,家人就常常把我锁在家里,那时候我*大的乐趣就是在花园里捕捉蜜蜂,或者用熟食引诱蚂蚁,再观察它们交头接耳地通报信息,*后它们会按我策划的那样,成群结队地来搬运食物。我用水给它们制造麻烦,再用木枝给它们创造捷径,我像上帝一样预知、安排和操纵着它们的命运,这能让我获得无限满足。再后来,在私立学校一个人住的宿舍里,我夜夜抱着枕头,躲在窗帘后面偷看同学们嘴里说的“女鬼”出没的铅球场。我们是*好的伙伴,我们亲密如家人,我们在父母永恒缺席的世界里如影随形,寄居取暖。一个口误、一个无心的玩笑都能让我们津津乐道许多天。如今再想起来,那些琐事竟然可以支撑起今天的许多信念来。你看,我总是这样无休止地说起过去,遗忘假若能用反复铭记的方式提醒,那它从来都不简单。 休息够了,再往上走,我进入一片丛林之中,月光暗淡了许多,斑驳的树荫拼凑成模糊的痕迹,像这些年的生存痕迹,和许多人,在世界不同的经纬度上,因为许多事,编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这张网上有的地方脱了线,有的地方打了结,有的地方却因为脱了线后再次捆绑变得越发牢固。我们时常周旋于其中,想不透、解不开,但一直试图打破某一种趋于认命的所谓常理。再往前继续走去,我终于进入了一片密密麻麻的黑森林之中,没有被照明的世界,像极了在苏格兰的日子。那是一段被黑暗包裹的明亮岁月,我们初识于时差七个或八个小时的异国他乡,在乡音浓重的斯特林,因为梦想、期望、命运交会在一起,懂事之前,情动以后的所有摇摆不定也有了结局。在苏格兰的日子,像国境以南的深海里的暗夜泅渡,但只要还有些许的诗意,就让我相信那会是我成年后做的*后一个美梦。等我们离境那天,所有的事情大多会按我们计划的那样去演绎和发展。就像今天这样,我只身一人在寒冷中消磨着冬夜。微博那端曾经的挚友新婚不久后离了婚,带着女儿穿梭在澳大利亚的春天里,曾经和我围炉夜话的她在朋友圈发布了新餐厅的照片;而另外一个她在秀场结束后,给我寄来在苏黎世街头买的一瓶新款香水。然后,我们又全回到了一个群里,建立了属于我们几个人的小社会,延续起从前已经结束的情缘。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活成了曾经计划的样子,但每一次聊天都会一直谈论在斯特林的日日夜夜,那段非黑即白、动心忍性、曾发誓离开后永不再提的岁月和往事。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我们都怀念那些日子,那是自己成长*快的岁月。在经历了那一段如炼狱般的岁月后,在未来,我们肯定会讲述起来的,就像这一次一样。当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一件东西的时候,我们**还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组成我们生命的不是美好未来和不可探知的意识或者永恒,而是往昔的细节和深刻感受—绝望或是满足。这样一个人外出爬山,在暗夜里顺着流光熠熠的痕迹找寻从前的自己和印记,也会变得意义非凡。我继续往前艰难地走着,森林的尽头有一片苍凉的白色月光,越过那片白月光往上再步行上一小程,我应该就能到达山腰的平坦处。东方的天色开始隐隐通透起来。 我的脚下反复传来枯叶和枯草掠过鞋子的声响,我加快了自己的步伐,但越快我越能感觉到自己无限的焦躁和倾诉欲望。那些曾预期永恒告别的时刻,在沉郁许久之后,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像所有电影或小说中的情节,而策划的人却是我们自己。事情不该像那样任由误会去发展,我们不能再任由自己的情绪和任性去构建我们的真实未来。 我从来不厌倦孤独,但今天却觉得异常寂寞。寂寞和孤独的差异可能在于,寂寞是找不到前行的目的地和方向,而孤独是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绝美地沦陷。所以,今天徐朗的再次出现,可能使我错误地把寂寞当成了孤独,但一切似乎还为时未晚。我走到了那簇白色月光下面,抬头望着天空中星罗棋布的繁星,想起那次我们在雪地里呵气谈心的模样,我还记得像黑曜石一样的眼珠里闪动起细碎火光的时刻。我们几个人本就来自五湖四海甚至不同的**,我们从未预期过友情能在我们身上如此热烈地产生。上天在许多年后给了我们一个解开当年误会的机会,或许这其实不是一个误会,这得看当年身处其中的我们想看到的是哪一个版本的结局,但至少,我理解和经历的版本是一段这样的往事,我没要求过任何宽慰和致歉,我没遗忘过。 眼前的光亮突然消失了,一片乌云快速掩盖住了月亮,没有了窸窣响动的声音,幽深成了黑暗的利器,黑暗笼罩在大地上,一切都像极了往昔彼此凝望的黑眸。那时候,在黑暗里我们都可以探寻到光亮,那一簇簇夏日蕨类的气息时至**都是我生活的香调;那些日子,我曾自负宣誓,信誓旦旦……黑暗里,我不愿意再像这些年一样,只身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然后在很远很远的未来怀念起很远很远的曾经,我需要折返。事实证明,发生在我们几个人之间的事情,只要彼此都愿意,是能回到过去的。现在,大家都在等我,等我说一句“你好”或者“你好吗”后,我们便能获得一串儿钥匙,这里面一定有那一把开启过去的**钥匙,只看*后我们选择哪一把去开门。 我转身,往山下急速走去,树木交错间,月光再次投了下来,落下团团光斑。我回到车里,打开暖气,急忙掏出手机,我打开朋友群回了徐朗出现后的**条消息:“你还活着?” 凌晨,没人回复我的消息。我驱车回家,越过河流等红绿灯的时候,手机弹出了一则好友添加提醒,备注内容是:你就当起死回生吧! 我通过了请求,把车停在一条红色枫叶大道上,我准备给他发一句“你好吗”,但还是把“吗”字删掉了,变成一句陌生人初次见面的问候语:你好! “如果你还是这样,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联系了。”我能想象此刻他在家里吧台或者阳台点着香烟给我打这几个字的表情。 “这种话说了那么多年,还不是再联系上了。徐朗,你还记得我们**次在浦东机场见面的样子吗?”我没接他的话,自顾自地说着我自己想说的,事已至此,如果能真做到不再联系倒也算是奇迹。 突然,我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我接通了电话。那端传来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只是多了些沉郁,他说:“记得,这辈子都忘不了。” 我也直接省去了寒暄的客套环节:“我能把所有的事情再理顺一遍吗?人死不能复生,但友情是不是能有条别的出路?” “呵呵,跟你联系我都能死而复生了,那你说说看吧!”他的声音似乎没了往日那份开朗。 “如果,如果我说完,*后我们还是不能解开误会、原谅彼此,那还按曾经约定过的,老死不相往来,你能做到吗?”我说完后,感觉到一股窒息的力量攫住了我的喉咙,我一直能体会我所谓生活里的不可抗力因素很大一部分来自那个潜意识里的自己—某一个痛恨着现在的我,我希望在这一点上,你永远不要告诉我你对此深有体会。我把车窗打开。 “你在外面?”他冷冷地问道。 “嗯,你答应我,如果还是不能原谅彼此,就按约定的不要再出现在彼此的生活里,无论遭遇了多大的磨难,即使像这次一样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要再联系!”我说完气得整个人都在发颤,这件事只有一个真相,也只有一次被说明白的机会。 他迟疑了一会儿,对我说:“你关上车窗,找个安静的地儿停好车,我听你说。” 我把车掉头停在河边,关了空调,打开天窗。四周密布着天亮前的寒气,一层白雾从山丘远处升起,从天窗看出去,还有几颗星星镶嵌在深邃微白的天空中。我对他说:“我现在看到好多星星,每次天亮前,我都会想起我们在英国奋笔疾书的日子,今天也一样。” “那是你们,我陪着你的时候,都是自己在一边打游戏或者玩儿。我现在也看着窗外呢,没看到你说的星星,只看到天空和一整片海。”他说完后,我听到他打开易拉罐的声音。 “你还记得你为什么去英国吗?”我问他。 “记得,我去找我女朋友,不对,前女友。不像你们,都是去求学深造,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别没出息啊?”他说话的口气还是那样,可能他自己意识到了我的沉默就是在告诉他我对某一方面的他的厌倦,便长长叹了口气。 “现在重情重义的人这么少,你是其中一个,我怎么会觉得你没出息?我们从浦东说起吧,那年上海冷得很早……”我说着,把座椅往后放平,看着天上隐隐闪动着的星辰。 我们憎恨彼此、无法遗忘、试图原谅、不愿错过的故事就是那样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