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1研究缘起1.2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1.3研究方法1.4研究框架1.5小结
第2章研究综述2.1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2.1.1语用能力的提出2.1.2语用能力的定义2.1.3语用能力的分类 2.1.4国内外语用能力研究综述2.2民族志语用学研究综述2.2.1自然语义元语言的哲学基础2.2.2民族志语用学发展的理论背景 2.2.3民族志语用学的基本观点 2.2.4民族志语用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2.5民族志语用学视角研究的不足之处2.3小结
第3章文化语用能力分析及验证3.1文化研究的必要性3.1.1文化的定义3.1.2文化的特点及其与语言、思维的关系3.2文化语用能力的定义及特点分析3.2.1文化语用能力定义3.2.2几组易混淆概念分析3.2.3文化语用能力的特点3.3二语学习者文化语用能力调查及分析3.3.1调查目的和对象3.3.2问卷的设计和方法3.3.3调查问卷结果分析3.3.4调查问卷小结3.4小结
第4章文化语用能力的认知解读4.1文化语用能力的认知模型4.2文化语用能力认知模型解读4.2.1感知—注意阶段的文化信息选择4.2.2文化信息的同化和顺化4.2.3文化信息的认知存储4.2.4贯穿认知模型的“全信息观” 4.2.5文化语用能力模型的神经学辅助阐释 4.3小结
第5章民族志语用学视角下文化语用能力5.1词语层面的民族志语用学视角解读——以Fate,Destiny,命,命运为例5.1.1Fate和destiny的民族志语用学视角解读5.1.2“命”和“命运”的民族志语用学视角解读5.1.3小结5.2言语行为层面的民族志视角解读——以道歉言语行为为例5.2.1道歉言语行为综述5.2.2道歉言语行为的民族志语用学视角分析5.3小结
第6章二语学习者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6.1学习策略相关理论基础6.2二语学习者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6.2.1输入阶段的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6.2.2储存阶段的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6.2.3输出阶段的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6.3小结
第7章结语7.1本文主要工作7.2本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