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流体的宏观运动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把流体看作由无限多的运动分子所组成,认为宏观现象起源于分子运动,利用力学定律和概率论预测流体的宏观性质,并建立宏观物理量满足的方程,这就是统计的方法。当研究对象的宏观尺寸远大于流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时,则可以把流体看作连续介质,而忽略分子的存在,认为流体由无穷多的流体质点连续无间隙地组成,流体质点的宏观物理量,如密度、速度、压强和温度等满足相关的物理定律,如动量、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等,这就是连续介质方法。流体力学采用连续介质假说作为它的基础和出发点,此时所研究的*小物质实体是流体质点,流体质点的几何尺寸与各别流体分子间的距离相比充分大,流体质点中包含着大量的流体分子,因此流体的宏观物理量可以看作是对流体分子的相应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具有确定的数值;而与流场中研究对象的宏观尺寸相比,流体质点的几何尺寸又充分小,可以看作只占据空间的一个点。在流体力学中讨论的流体速度、压强、温度和密度等,实际上是指流体质点的速度、压强、温度和密度。
流体力学中采用两种不同的参考系描写流体质点的运动,即拉格朗日参考系和欧拉参考系。在拉格朗日参考系中,给出各个流体质点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把相应的物理量表示为流体质点和时间的函数。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提供一本简明、篇幅相对较少的工科研究生基础流体力学教材。
全书共分7章,第1章和第2章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微分方程组;第3章介绍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流动,包括平面势流和空间轴对称势流;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分别介绍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层流流动、层流边界层流动和紊流;第7章介绍理想可压缩流体的流动。主要讨论处理各类流体力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书中有较多的联系工程实际的例题和练习题供读者参考。
本书内容自成体系,文字叙述力求深入浅出,尽量避免过于抽象的数学推导,力求使具有高等数学知识的读者,即使未学过本科生的流体力学课程,也可读懂本书。
编写中引入了直角坐标张量,因为掌握张量的基本知识会给学习流体力学和阅读科技文献带来很大的便利。对张量生疏的读者可先阅读本书附录或其他参考书籍,以尽快熟悉张量下标表示法和掌握张量的基本运算法则。
本书可用作能源动力、机械、化工、环境工程、力学、水利等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用作在校工科研究生的少学时流体力学���程教材,或供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科学技术人员参考。对书中各章后的练习题解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高等工程流体力学练习题解》(张鸣远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固于作者学识和经验,书中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