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文教育经典:怎样写论辩文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文教育经典:怎样写论辩文

  • 作者:杜国庠
  •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827879
  •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绪 论 ……………………………………………………001
    **章 论辩文的本质和组织 ……………………………011
    **节 什么叫文章 ……………………………011
    第二节 文章的分类 ……………………………015
    第三节 论辩文的本质 …………………………033
    第四节 论辩文的组织 …………………………043
    第二章 写论辩文的准备 …………………………………054
    **节 怎样地建立命题 ………………………056
    第二节 怎样搜集材料 …………………………074
    第三节 怎样编定纲要 …………………………092
    第三章 论辩文的写法 ……………………………………111
    **节 怎样写绪论 ……………………………113
    第二节 怎样写正文(其一) …………………138<p align="left">绪 论 ……………………………………………………001</p> <p align="left">**章 论辩文的本质和组织 ……………………………011</p> <p align="left"> **节 什么叫文章 ……………………………011</p> <p align="left"> 第二节 文章的分类 ……………………………015</p> <p align="left"> 第三节 论辩文的本质 …………………………033</p> <p align="left"> 第四节 论辩文的组织 …………………………043</p> <p align="left">第二章 写论辩文的准备 …………………………………054</p> <p align="left"> **节 怎样地建立命题 ………………………056</p> <p align="left"> 第二节 怎样搜集材料 …………………………074</p> <p align="left"> 第三节 怎样编定纲要 …………………………092</p> <p align="left">第三章 论辩文的写法 ……………………………………111</p> <p align="left"> **节 怎样写绪论 ……………………………113</p> <p align="left"> 第二节 怎样写正文(其一) …………………138</p> <p align="left"> 第三节 怎样写正文(其二) …………………173</p> <p align="left"> 第四节 怎样写结论 ……………………………191</p> <p align="left">第四章 论辩文与逻辑 ……………………………………212</p> <p align="left"> **节 形式逻辑的发展及其缺点 ……………213</p> <p align="left"> 第二节 辩证逻辑 ………………………………233</p> <p align="left">第五章 论辩文的文学的侧面 ……………………………255</p> <p align="left"> **节 关於用语和语汇 ………………………258</p> 第二节 论辩文的文学的侧面 …………………282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论辩文作法有必要吗?这个问题,一般地说,就是文章作法有没有必要?
    中国向来的文人多认为“文无定法”,只有“神而明之”。他们告诉后学的,大抵是“熟读千赋自能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话头。
    这种见解表面看来,好像是主张学作文不需要“文章作法”似的;其实它的骨子里却在暗暗地承认:那些既成的文章中,包含有所谓“文成法立”的“理法”在。因为向来“求学”,只是读些经史之类的东西,科目既少,时间又充裕,可以让人们缓缓地去暗中摸索;摸索到了,没有能明白地说出来,说不定还有“鸳鸯绣出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君”这个自私的念头在作祟。纵然说了出来,大抵也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抽象的语句,永远不会使人明了——这是文法学和修辞学的知识太幼稚,限制了他们。
    然而事实上,古人在这方面也曾有过许多企图,留下了不少的成绩。例如:说诗的所谓“四始六义”,就可说是作法的萌芽;整部的著作如《文心雕龙》《读书作文谱》之类,就很有可观;其他散见於笔记、书简中的谈论文章的文字,搜集起来,分量一定不少;前清桐城派的所谓“义法”,甚至严格得流於烦琐了。<p align="left">论辩文作法有必要吗?这个问题,一般地说,就是文章作法有没有必要?</p> <p align="left">中国向来的文人多认为“文无定法”,只有“神而明之”。他们告诉后学的,大抵是“熟读千赋自能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话头。</p> <p align="left">这种见解表面看来,好像是主张学作文不需要“文章作法”似的;其实它的骨子里却在暗暗地承认:那些既成的文章中,包含有所谓“文成法立”的“理法”在。因为向来“求学”,只是读些经史之类的东西,科目既少,时间又充裕,可以让人们缓缓地去暗中摸索;摸索到了,没有能明白地说出来,说不定还有“鸳鸯绣出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君”这个自私的念头在作祟。纵然说了出来,大抵也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抽象的语句,永远不会使人明了——这是文法学和修辞学的知识太幼稚,限制了他们。</p> <p align="left">然而事实上,古人在这方面也曾有过许多企图,留下了不少的成绩。例如:说诗的所谓“四始六义”,就可说是作法的萌芽;整部的著作如《文心雕龙》《读书作文谱》之类,就很有可观;其他散见於笔记、书简中的谈论文章的文字,搜集起来,分量一定不少;前清桐城派的所谓“义法”,甚至严格得流於烦琐了。</p> <p align="left">对於主张文章须有理法这种倾向,拈出“性灵”二字来掊击它的,也不是近来才有。明公安派的三袁早就表示得*显著了。同派的谭友夏在《诗归序》中说:</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法不前定,以笔之所至为法;趣不强括,以诣所安为趣;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这几句话,*能够代表当时性灵派的主张。近人林语堂先生也极力提倡性灵,他在《旧文法之推翻与新文法之建设》中说过:</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这个根本思想,常要把一切属於纪律范围桎梏性灵的东西毁弃无遗,处处应用起来,都发生莫大影响,与传统思想冲突。其在文字,可以推翻一切文章作法骗人的老调;其在修辞,可以整个否认其存在;其在诗文,可以危及诗律体裁的束缚;其在伦理,可以推翻一切形式上的假道德,整个否认其“伦理的”意义。因为文章、美术的美恶,都要凭其各个表现的能力而定。凡能表现作者意义的都是“好”是“善”,反是都是“坏”是“恶”。去表现成功,无所谓“美”;去表现失败,无所谓“丑”。即使哑聋,能以其神情达意,也自成为一种表现,也自能为一种美学的动作。</p> <p align="left">——见章衣萍《修辞学讲话》所引</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林先生是主张打倒一切烦琐的文法与修辞学的。他认为“性灵之摧残与文学之枯干”有必然的关系,所以主张解放“性灵”,使它无限发展,在“会心之顷”“冲口而出”才是好文章;因而有“文章孕育”论。然而,林先生的所谓“文章、美术的美恶,都要凭其各个表现的能力而定”,所谓“文章孕育”论,以及《论语录体之用》(见《论语》杂志)等的主张,其实还是一种作文方法论,不过不同於烦琐的作文方法论罢了。</p> <p align="left">性灵派的主张固然不能说没有片面的真理,但是这种议论,和“神而明之”的说法相隔并没有多远。这种方法对於某些文体是没有用的。例如:复杂的说明文和论辩文,就不是单靠“会心之顷”“冲口而出”所能够办到的。而且对於初学写作的人——尤其是自修的人,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章衣萍生生在引用了林先生那段文章之后,就说:“可是叫我们看来,文章如何做得好,本是一种‘拈花微笑’的境界,可是要为了普度众生起见,‘说法’也有时有用。”凡曾经和许多青年接触过的人,都觉得文章作法之类的书是必要的。夏丏尊先生甚至於这样说:“近来在这方面虽已渐渐有人注意,新出版的书也有了好几种,只是适合於中等学校作教科书用的,仍不易得;而为应教学的需要,实在又不能久待,所以参考他国现行关於这一类的书籍,编成这本书以救急。”(见夏丏尊:《文章作法绪论》)学校有教员在指导,还是这么需要,自修的人更不消说的了。</p> <p align="left">文章作法不但有必要,它还有许多用途。</p> <p align="left">…………</p> <p align="left">所以,我认为文章作法——尤其是论辩文作法,是必要的。因为论辩文是文章中构造*复杂的,不仅包含着一切文章的要素,而且它的基础完全建立在逻辑上面,绝不是“会心之顷”“冲口而出”那样地写得成功的。</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本书的要点</p> <p align="left">我们虽然主张论辩文作法是必要的,但我同时反对把它变成烦琐、死板的规律,像桐城派的“义法”那样的东西。所以,本书首先指出怎样地去分析事物,根据分析的所得去建立命题,反对八股式地离开客观的事物,单在既定的题目里面去兜圈子。第二,指出怎样地根据既定的方针——已经建立的命题,去搜集材料;反对无目的地只要和题目有关的材料都集拢来,结局不能支配材料,反为材料所支配——尤其反对把立场不同的言论平等地罗列在一起,使文章失掉了它本身的统一性。第三,指出论据必须根据事物及其关系本身的发展,反对单由抽象的命题或由抽象的事物的概念去做推论。第四,指出文字应该富於情感、具体生动,反对在论辩文和美文中间划成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弄得读者恹恹欲睡。</p> <p align="left">一句话说,本书的要旨注重於怎样地观察事物,怎样地充实思想,怎样地培养感情,即是说从思想、内容上来指示论辩文的写法;至於文法、修辞方面,则让读者自己去阅读那些讨论它们的专书。</p> 以下就按照这样的要点编下去,是成功还是失败,只好留待读者去批评了!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我们在前面说过,论辩文是一种*复杂的文章,它包含着叙述文的成分,包含着说明文的成分,也包含着抒情文的成分。所以,要使论辩文充分地完成它的文学侧面,必须把它所包含的各种成分一一写成有文学价值的东西;因此,就必须明白各种文章的文学的写法。但是,因为本书的范围和篇幅所限,我们不能依类加以解说,现在只能够把论辩文所*需要的几点写在下面。

    论辩文须表现作者的热情
    **,论辩文须表现作者的热情。无论是立论的也好,是驳论的也好,论辩文的作者都是希望社会有所兴革,才来写他的论辩文的。这就是说,作者对於社会具有热情,所以觉得它不好,希望它好。论辩文所以能够感动读者的根源就在这里。而读者被感的深浅,全视作者热情的浓淡及其表现的巧拙。在普通的论辩文中,*易看到的是作者对於事物不满意的情感。这种情感有时发为冷嘲,有时发为热骂,有时幽默之意充满行间,愤怒之情溢於言表——总之,都是希望人类社会进步和革新的热情的一种表现。我们且引一些实例来看吧。

    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地分成若干小块块。一块装历史,一块装化学,一块……
    比如早半天考代数,下午考历史;在午饭前后,你得把脑子放在两个抽屉里,中间连一点缝子也没有才行。设若你把X Y和“一·二八”弄到一处,或者找唐朝的指数,你的分数恐怕是要在二十上下。你要晓得,状元得来个一百分呀!得这么着:上午,你的一切得是代数,仿佛连你是黄帝子孙和姓甚名谁,全根本不晓得,你就像刚由方程式里钻出来,全身的血脉都是X和Y。赶到刚一交卷,你立刻成了历史,向来没有听过代数是什么。亚历山大、秦始皇等就是你的爱人,连他们的生日是某年某月某时都知道。代数、历史千万别联宗,也别默想二者的有无关系。你是赴考呀!赴考的时间你别自居为人,你是个会吐代数、吐历史的机器。
    这样考下去,你把各样功课都吐个不大离,好了,你可以现原形了。睡上**一夜,醒来一切茫然,代数、历史、化学诸般武艺通通忘掉,你这才想起“妹妹我爱你”。这是种蛇脱皮的工作,旧皮脱尽才能自由;你这条蛇不曾得到文凭,就是你爱妹妹,妹妹也不爱你,准的。
    目录
    绪 论 ……………………………………………………001
    **章 论辩文的本质和组织 ……………………………011
    **节 什么叫文章 ……………………………011
    第二节 文章的分类 ……………………………015
    第三节 论辩文的本质 …………………………033
    第四节 论辩文的组织 …………………………043
    第二章 写论辩文的准备 …………………………………054
    **节 怎样地建立命题 ………………………056
    第二节 怎样搜集材料 …………………………074
    第三节 怎样编定纲要 …………………………092
    第三章 论辩文的写法 ……………………………………111
    **节 怎样写绪论 ……………………………113
    第二节 怎样写正文(其一) …………………138
    编辑推荐语
    适合语文教师及对语文感兴趣的中学生和家长阅读、参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