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十年运营人的自我总结 张亮
自序
我只想安静地做个有傲骨的学徒 类延昊
**章 运营:没有做过的人永远不懂
外人眼里的运营是什么样的
运营就是追求变态的**
运营工作的*高境界:感情运营
第二章运营人的基本功修炼
先决条件:做事的霸气
关键因素:对工作充满自信
运营人员的基本素质<p><b>**序</b></p> <p>十年运营人的自我总结 张亮</p> <p><b>自序</b></p> <p>我只想安静地做个有傲骨的学徒 类延昊</p> <p> </p> <p><b>**章 运营:没有做过的人永远不懂</b></p> <p>外人眼里的运营是什么样的</p> <p>运营就是追求变态的**</p> <p>运营工作的*高境界:感情运营</p> <p> </p> <p><b>第二章 运营人的基本功修炼</b></p> <p>先决条件:做事的霸气</p> <p>关键因素:对工作充满自信</p> <p>运营人员的基本素质</p> <p>运营人员的基本能力</p> <p>不可或缺的时间观念</p> <p>写出一个好标题的技巧</p> <p> </p> <p><b>第三章 如何做好用户运营</b></p> <p>用户运营的核心:金字塔模型</p> <p>不可忽略的用户运营细节</p> <p>用户运营的*高境界:四两拨千斤</p> <p>如何界定用户运营工作的有效性</p> <p>对用户的把控能力</p> <p>放权给用户,让你更轻松</p> <p>培养社区的灵魂用户</p> <p>揭秘美女用户的内心世界</p> <p> </p> <p><b>第四章 用户运营实操法则</b></p> <p>拉用户的方法和技巧</p> <p>无预算,如何做运营活动</p> <p>积累用户的基本思路</p> <p>说说周边产品的妙用</p> <p>要懂得满足用户的 “收集癖”</p> <p>我在猫扑大杂烩的经典案例</p> <p> </p> <p><b>第五章 新媒体运营的那些事儿</b></p> <p>何为新媒体运营</p> <p>新媒体平台运营的方法和技巧</p> <p>新媒体运营的*高境界:人神合一</p> <p>揭秘网红背后的真相</p> <p>第六章 *有效的低成本推广</p> <p>关于APP的推广</p> <p>关于PC的推广</p> <p>关于微博、微信的推广</p> <p> </p> <p><b>第七章 关于运营团队的几点思考</b></p> <p>搭建社区运营团队</p> <p>如何招到你想要的人</p> <p>把产品经理们的用户意识“逼”出来</p> <p>从产品经理的视角看运营</p> <p>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做不好运营</p> <p> </p> <p><b>第八章 给运营新人的一剂猛药</b></p> <p>关于跳槽:你有自知之明吗</p> <p>向钱看齐,还是向能力看齐</p> <p>梳理一下你的职业规划</p> <p> </p> <p><b>后记</b></p> <p>互联网“**运营”*强速成攻略</p> <p><b>附录</b></p> <p>运营人员必知的30个硬道理</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序
十年运营人的自我总结
江湖上一直有一个传说,互联网运营界有几位牛人,类类是其中之一。
我的一些读者曾经问过我:“亮哥,你认识类类吗?”彼时,我和类类还未见过面,只是彼此都有所耳闻,所以,我一直想和类类见一面,看看这位牛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机缘巧合,我和类类的**次见面,正好是我**次去深圳做分享,而那是他*后一次在深圳做分享。
那次分享会上,类类给我的印象是他很有亲和力,分享到兴奋时,嘴会咧起来,甚至有些歪歪的。那时,我觉得这个经历了十多年互联网运营洗礼的人还是个男孩子,有一点儿坏坏的,还有一点儿尚未褪去的纯真。<p class="a"><b>**序</b></p> <p class="a">十年运营人的自我总结</p> <p class="a"> </p> <p class="a0">江湖上一直有一个传说,互联网运营界有几位牛人,类类是其中之一。</p> <p class="a0">我的一些读者曾经问过我:“亮哥,你认识类类吗?”彼时,我和类类还未见过面,只是彼此都有所耳闻,所以,我一直想和类类见一面,看看这位牛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p> <p class="a0">机缘巧合,我和类类的**次见面,正好是我**次去深圳做分享,而那是他*后一次在深圳做分享。</p> <p class="a0">那次分享会上,类类给我的印象是他很有亲和力,分享到兴奋时,嘴会咧起来,甚至有些歪歪的。那时,我觉得这个经历了十多年互联网运营洗礼的人还是个男孩子,有一点儿坏坏的,还有一点儿尚未褪去的纯真。</p> <p class="a0">从2014年起,我在百度阅读上开了个头之后,关于互联网运营的各种电子图书就层出不穷,一些书也印刷出版,包括我自己的书。于是,那次见面时,我问类类,有没有想过把自己过往的经历整理一下,写一本书,可以是关于当年在猫扑做运营的经历,会很有价值。</p> <p class="a0">类类腼腆地笑了笑,说其实已经在做了,但总感觉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些奇怪,虽然平时也经常会说“我当年在猫扑如何如何”,但写下来和说出来的感觉依然有些差别。这种差别让他觉得,当年的经历值不值得说,是一个问号,但他已经有了一个句号,那就是确实要写一写运营。</p> <p class="a0">一方面,是对过去自己经历的总结;另一方面,或许可以帮到更多踏入这个行业的人。</p> <p class="a0">很多很多年以前,在我还没入行的时候,书店里*火的书都是计算机编程的教程;等到我入行了,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的书又火起来了;大概三五年后,伴随着《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等书的出版,产品经理的书也火起来了;而现在,运营的书也开始慢慢有人在写,也能获得关注了。</p> <p class="a0">这很好理解,互联网在中国也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二十多年中,*早缺乏的一定是***。程序员是基石,没有程序员,互联网的任何产品和商业模式都落不了地。</p> <p class="a0">当大家的技术能力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比拼颜值,这很好理解。假如我和宋仲基都会做宫保鸡丁,我俩各开一家快餐店,我相信宋仲基的店一定比我的火爆。没办法,我再怎么**,也比不过宋仲基的颜值——当我俩坐在各自的店里时,这件事情就尤其没有悬念。</p> <p class="a0">比拼颜值的时代,大量需求的就是设计师——早年他们被称为“美工”,现在再这么称呼,那是骂人。当颜值和功能差不多趋同时,就需要有人站出来,做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因为即便同样是吃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碗筷,不同的菜单设计,都意味着不同的格调和不同的人群。</p> <p class="a0">你不会在秘而不宣的**会所里见到“屌丝”,你也很难在普通的弄堂饭店里见到明星——除非这个弄堂小饭馆实在太出名了。</p> <p class="a0">这个时候,能够解决差异化产品设计的人,我们称之为“产品经理”,而产品经理其实并不是一个人人可做的职位,苏杰提出的那句口号的意图是希望每个人都拥有产品经理思考问题的方法:理性,敏感,具有差异化思维的能力。</p> <p class="a0">等到差异化也无法让产品脱颖而出的时候,就轮到营销和运营的走俏。</p> <p class="a0">行业的发展,总是以野蛮生长开始,以标准化作为节点,迭代演进,逐渐繁荣的,甚至在标准化之前,就需要有一群人愿意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出版成书,与更多的后来者分享,原因很简单:</p> <p class="a0">如果没有对过去的总结,就无法去做梳理,无法形成知识管理,那么也很难定位到可以标准化的点。</p> <p class="a0">而标准化的点,需要长期的摸索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与总结。</p> <p class="a0">于是,类类终于有了一本关于自己十来年互联网运营工作经验的作品,这本作品就是你现在拿到手上的这本书——《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的运营人》。</p> <p class="a0">类类的写法,是先定基调——作为一个运营,需要哪些自我修养,这是从事运营工作的基础准备,然后再从活动、用户、新媒体、团队依次展开,并且用了专门的一章来给想要做互联网运营的新人一些建议。*后附送了一份“升级打怪”小攻略。</p> <p class="a0">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种写法。</p> <p class="a0">类类说:“运营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职业。虽然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越往后越难。”</p> <p class="a0">这是一个互联网运营老兵的自白。</p> <p class="a0">有人问我:“亮哥,运营的岗位要求为何越来越高了?”</p> <p class="a0">我说,因为你没有赶上好时候。</p> <p class="a0">我刚入行的时候,哪儿有什么门槛,所谓“门槛”不过是你要对互联网有兴趣、有热情,*好在学校时经常混迹在网上,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吃苦之类的。</p> <p class="a0">但现在你再看看,好像不是这样了,对吧?动不动就要求有实操经验,是不是觉得门槛有点儿高了?</p> <p class="a0">而门槛的提高,往往和供需关系有关,和职业繁荣有关,当然,也和职位的标准化有关,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牛人开始总结运营方面的经验,运营岗位的标准化也已经进入了准备期,而随着标准化进程的演进,这个行当,这个职位,以后门槛可能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现实。</p> <p class="a0">在这样的现实下,如果在校没有对应的实习经验,也不曾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在挑选工作机会时,多半是盲目的,成功率也很低。</p> <p class="a0">那么,要想跨过越来越高的门槛,就需要从两个角度下功夫,做出努力。</p> <p class="a0">一方面,要去了解一些关于运营的理论,从前人的经验中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运营职业有一个笼统的认知。</p> <p class="a0">另一方面,要去实际地进行一些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到自己的经历并进行一些总结。</p> <p class="a0">这些功夫,都是需要积跬步才能之千里的活儿,慢工夫,细活儿。</p> <p class="a0">我很欣赏类类在自序中的表达:学习,学即效仿,习即练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做,在于实践。</p> <p class="a0">我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读了这本书后,能够理解多少运营名词,或者掌握多少运营方法,但我知道,如果作者鼓励你实践,那么至少这个作者对你是负责的。</p> <p class="a0">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类类对于时间观念的理解,对于运营人员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的看法,对于活动运营实操中的感悟;你也会看到他如何去和用户打交道,如何去看待用户在运营中的角色;你还会看到类类怎样看待运营团队搭建,如何招到合适的人;会看到类类苦口婆心地告诫新人对于职业规划、跳槽等一系列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无法忽视的重要事项如何决策。</p> <p class="a0">从我的角度来说,类类出书这件事情,似乎更多的是想要将自己过去掉过的坑和过去的辉煌都展示给读者,让读者从他的书中去感受他的种种心得。</p> <p class="a0">希望你能从类类的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路,这可能是类类*大的心愿吧。</p> <p class="a1" align="right"> 张亮</p> <p class="a1" align="right"> 2016年7月19日于上海</p>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我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拿到这本书后,通过阅读能够积累对多少名词的理解,或者多少运营方法的掌握,但我知道,如果作者鼓励你要实践,那么至少这个作者对你是负责的。 ——《从零开始做运营》作者:张亮
类类是个有故事的运营人,他的文章源于自己多年一线运营工作的反思总结,读者从这些运营案例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适合自己产品的运营方法。
——梅沙科技创始人:兰军
国内*早一批**的运营人才,往往诞生于社区,而曾在猫扑负责过运营的类类,恰恰就是这样的人。由这种前辈级的江湖高手所写所讲出来的运营,一定会很好看。
——互联网人学习社区、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
你把用户当朋友,以诚相待,用户自然对你“言听计从”。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在运营中与用户打成一片,此书是不错的选择。我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拿到这本书后,通过阅读能够积累对多少名词的理解,或者多少运营方法的掌握,但我知道,如果作者鼓励你要实践,那么至少这个作者对你是负责的。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从零开始做运营》作者:张亮</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 />类类是个有故事的运营人,他的文章源于自己多年一线运营工作的反思总结,读者从这些运营案例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适合自己产品的运营方法。</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梅沙科技创始人:兰军</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国内*早一批**的运营人才,往往诞生于社区,而曾在猫扑负责过运营的类类,恰恰就是这样的人。由这种前辈级的江湖高手所写所讲出来的运营,一定会很好看。</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互联网人学习社区、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span></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你把用户当朋友,以诚相待,用户自然对你“言听计从”。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在运营中与用户打成一片,此书是不错的选择。</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大街网运营副总监:韩利</div>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用户运营的核心:金字塔模型
我在猫扑大杂烩的经典案例
2009年1月,我接手了猫扑的贴贴论坛。当时我认为大杂烩简直堪称巨无霸,而贴贴当时的发回帖数,只有大杂烩1区的十分之一,整个大杂烩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大杂烩原来只有1个版块,老mopper称其为“外屋”,猫扑还有两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一个是里屋,一个是wc。大杂烩*早是一款游戏bbs,发展起来以后内容也随之增多,变成了综合bbs。*早,猫扑的很多用户就活跃在里屋和wc这两个地方,可以说它是现在很多社群类产品的鼻祖。后来,随着大杂烩的规模越做越大,只剩下一个版块尚无法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为方便社区的垂直化趋势,又开设了一些分区,比如小白区、贴图区、人肉搜索、汽车烩等等,我们把这些分区统称为2区。那时我主要运营1区和2区,总共大概七八个版块。1区是源头,流量*大。
两年后,也就是2011年年初,贴贴的发回帖涨了20倍,页面浏览量*多时涨了30倍,独立访客涨了十几倍——其实,贴贴在2010年底的数据就已经全面超过大杂烩了。
在这期间,我还运营了猫扑的大号微博(2010年50万纯粉丝,网络媒体类排名**)、人人的2个page(运营一个,接管一个)、AA空间的鬼话空间(2010年4000万点击),并接管猫扑无线运营。再后来,我接管了猫扑整个社区部分的运营工作,并且拿到2010年猫扑**一个*有价值的奖项“千橡*佳忠诚奖”,获得奖金1000元。
讲了这么多,那么我那时是如何把贴贴数据做到超过猫扑大杂烩的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了解和分析数据
拿到一个项目,首先要到数据后台权限——这是我至今为止都保持的一个工作习惯。数据意识真的是强迫出来的,没有别的办法。对此,我周报从来不直接截图,核心数据全部用excel手算,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8年之久。我到现在还保留着2008年12月到2014年7月(我离开猫扑的时间)这段时间的各种数据底稿。我喜欢分析数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分析数据背后涨跌的原因
这样做有时连服务器某个线程出错导致的涨跌都能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