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自序 中国哲学史应当重写…………………………………1总论 **章 中国特有的哲学……………………………………3**节 哲学三义…………………………………3第二节 哲学三性…………………………………7第三节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10第四节 中国哲学发展前景………………………12第二章 基本问题……………………………………………16**节 回到中国哲学自身………………………16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0第三节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26第三章 主要内容……………………………………………31**节 总体格局…………………………………31第二节 发展阶段…………………………………36 先秦的奠基期:百家争鸣……………………36 汉唐的展开期:三教并立……………………37 从宋到清的高峰期:理学行世………………37第三节 主要问题…………………………………39 两一关系问题…………………………………39 知行关系问题…………………………………40 义利关系问题…………………………………42第四节 儒家哲学概述……………………………44第五节 道家哲学概述……………………………46第六节 佛教哲学概述……………………………49第四章 精神韵味……………………………………………52**节 自强不息…………………………………53第二节 实事求是…………………………………57第三节 辩证逻辑…………………………………61第四节 以人为本…………………………………63第五节 内在超越…………………………………72第六节 有容乃大…………………………………79奠基期:百家争鸣 第五章 奠基期概况…………………………………………85**节 哲学产生的语境…………………………85 由于经济的发展,哲学产生成为可能………85 ���于社会转型的需要,哲学产生成为可能…86 由于文化的积累,哲学产生成为可能………87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起步…………………………88第三节 主要话题…………………………………93第四节 主要学派…………………………………94第六章 道家天道学…………………………………………97**节 老子发其端………………………………97 其人其书………………………………………98 如何以道释物?………………………………99 如何以道看人?………………………………103 如何辩证思维?………………………………107 如何以道救世?………………………………110第二节 庄子集大成………………………………112 其人其书………………………………………112 怎样看待道与物同在?………………………115 道对人的价值何在?…………………………120 怎样以道应世?………………………………124第七章 儒家人道学…………………………………………127**节 孔子发其端………………………………129 其人其书………………………………………129 如何从天道转向人道?………………………130 如何从“无知之行”转向“有知之行”?…133 什么是人道学的内涵?………………………135 如何把握中庸之道?…………………………139 理想社会何在?………………………………141第二节 孟子论仁学………………………………143 其人其书………………………………………143 何谓理想之治?………………………………145 怎样看待人性?………………………………148 性善的根据何在?……………………………150 自我怎样完善?………………………………153第三节 荀子论礼学………………………………155 其人其书………………………………………155 如何以礼治国?………………………………157 为何施行教化?………………………………159 天人关系怎样?………………………………162 物理何以可知?………………………………165第八章 墨家的人天学………………………………………169**节 墨子其人其书……………………………169第二节 何谓人的本质?…………………………172第三节 如何看待人际关系?……………………174第四节 人格的担保何在?………………………180第五节 知识何以可能?…………………………181第九章 名辩思潮与名家……………………………………184**节 名辩思潮的活跃…………………………184第二节 惠施怎样看待同异?……………………189 其人其书………………………………………189 历物十事………………………………………190第三节 公孙龙怎样看待坚白?…………………193 其人其书………………………………………193 白马论…………………………………………193 坚白论…………………………………………195 指物论…………………………………………196第十章 法家治道学…………………………………………197**节 早期法家的探索与实践…………………198第二节 韩非的法治理论…………………………200 其人其书………………………………………200 如何以理解道?………………………………201 人与人的现实关系怎样?……………………205 法术势如何结合?……………………………207展开期:三教并立 第十一章 展开期概况………………………………………213**节 语境的变化………………………………213 汉初的选择……………………………………213 魏晋的转型……………………………………215 唐代的定格……………………………………217第二节 文本的整理………………………………218 经学的文本……………………………………219 玄学的文本……………………………………220 佛教的文本……………………………………220 道教的文本……………………………………221第三节 话题的转换………………………………221 天人关系………………………………………222 体用关系………………………………………223 此岸彼岸关系…………………………………224第十二章 经学的建构与解构………………………………226**节 儒学的经学形态…………………………226 经学的形成……………………………………227 今文经学………………………………………228 谶纬思潮………………………………………230 古文经学………………………………………232第二节 董仲舒的天人学说………………………233 其人其书………………………………………233 如何以天论人?………………………………234 如何以天论政?………………………………237 如何制约君权?………………………………241第三节 王充的天人学说…………………………244 其人其书………………………………………244 天在人上还是在人外?………………………246 天是自然的还是神秘的?……………………248 认知的途径何在?……………………………250 福德是否一致?………………………………253第十三章 玄学与体用之辨…………………………………256**节 玄学简述…………………………………256 玄学的兴起……………………………………256 主要问题………………………………………259 主要派系………………………………………262第二节 王弼的贵无论……………………………264 其人其书………………………………………264 名教根基何在?………………………………265 何为万有的本体?……………………………268 如何把握本体?………………………………270第三节 裴的崇有论……………………………273 其人其书………………………………………273 何为**之道?………………………………275如何以儒解老?………………………………277第四节 郭象的独化论……………………………278 其人其书………………………………………278 如何回应有无之辩?…………………………279 本体如何为人所用?…………………………282 如何处理名教与自然关系?…………………284第十四章 中国佛教哲学……………………………………287**节 佛教中国化………………………………287 宗旨要义………………………………………288 精神需求………………………………………295 理解诠释………………………………………299 综合创新………………………………………304第二节 华严宗的般若学…………………………305 法藏与宗密其人其书…………………………305 如何化解学术差异?…………………………306 彼岸与此岸如何统一?………………………309第三节 禅宗的解脱学……………………………311 慧能其人其书…………………………………311 如何看待佛性?………………………………313 如何领悟佛性?………………………………315第十五章 道教哲学…………………………………………318**节 道教简述…………………………………318 从道家到道教…………………………………318 中国特色………………………………………322 演化过程………………………………………324第二节 葛洪与外丹学……………………………324 其人其书………………………………………324 为何说“道即是玄”?………………………325 成仙的途径何在?……………………………327第三节 司马承祯与内丹学………………………329 其人其书………………………………………329 何处求取丹药?………………………………329 如何修炼内丹?………………………………331高峰期:理学行世 第十六章 高峰期概况………………………………………335**节 新的语境…………………………………335第二节 文本以及讲法的转换……………………337第三节 新的话题…………………………………339第四节 发展历程与学派分殊……………………343 北宋五子初创理学……………………………343 朱熹集正统理学之大成………………………344 陆九渊转向心学………………………………344 王阳明宣告正统理学终结……………………345 朴学的兴起……………………………………345第十七章 宋明理学的草创…………………………………348**节 开山者周敦颐……………………………348 其人其书………………………………………348 是否有儒家精神安顿模式?…………………349 儒家精神安顿的本体论依据何在?…………351儒家精神安顿如何实现?……………………354第二节 奠基者程氏兄弟…………………………356 其人其书………………………………………356 礼教根基何在?………………………………357 如何从天理看人性?…………………………361 如何成就儒者?………………………………363第十八章 集大成者朱熹……………………………………365**节 其人其书…………………………………365第二节 天理的诠释………………………………367 怎样看待理事关系?…………………………367 怎样看待理气关系?…………………………369 怎样看待一多关系?…………………………371第三节 人性的诠释………………………………373 如何看待人性的二重性?……………………373 如何看待心性的二重性?……………………375 如何看待理欲关系?…………………………377第四节 知行观的展开……………………………381 知行关系如何?………………………………382 格物与致知关系如何?………………………383 何为“切己工夫”?…………………………385第十九章 陆王心学…………………………………………388**节 陆九渊的转向……………………………389 其人其书………………………………………389 理在天上还是在心中?………………………390 务外还是内省?………………………………393第二节 王阳明的终结……………………………396 其人其书………………………………………396 何为儒学本体论的核心?……………………398 知行怎样合一?………………………………403 本体与工夫怎样统一?………………………407第二十章 张王气学…………………………………………413**节 张载的气本体论…………………………414 其人其书………………………………………414 万物真实性的依据何在?……………………415 如何从气本体论看人性?……………………421 何谓“****”?…………………………423第二节 王夫之的道器论…………………………427 其人其书………………………………………427 如何摆正道器关系?…………………………429 如何摆正两一关系?…………………………430 如何摆正知行关系?…………………………432 如何摆正理欲关系?…………………………435 如何摆正理势关系?…………………………436第二十一章 清初朴学………………………………………438**节 明清之际的学术转型……………………438第二节 戴震的哲学思想…………………………445 其人其书………………………………………445 何谓“形而上”?……………………………447 在知识论上天人能否合一?…………………449理欲是否兼容?………………………………452 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455后 记…………………………………………………………457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自序 中国哲学史应当重写我从1973年开始涉足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到2013年退休,刚好40年。步入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之后,我逐渐对现有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书写方法感到不满意,觉得有改进的必要。目前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大概有十几种。我读后觉得存在着三点遗憾。**,不够“中国”。有些编写者似乎自信心不足,习惯于按照国外的模式来写,没有充分反映出中国哲学的独到精神、独到韵味。第二,不够“哲学”。有些编写者似乎只是把古人的言论编纂在一起,并不做思想的提炼。据有人统计,有些教材引用的原文,甚至超过全书的三分之一的篇幅。第三,不够“历史”。有些编写者选择的人物众多,似乎想把所有有点哲学言论的人都一网打尽,结果弄得篇幅冗长,无法展现哲学思想发展脉络。本书力图弥补这三点遗憾,力求写出一本有特色的读本。我与中国哲学史课程相伴数十年,说心里话,是有感情的,希望能为这门学科的建设尽点力。我不想傍依任何人的说法,只根据自己的理解,重写一本中国古代哲学通史。“非所能也,心向往之。”本书的书写方式能否站得住脚,还需得到读者的评判。现有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大部分都是采用集体编写的办法编出来的。这种多人合作集体编写教材的做法,是我们从苏联人那里学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学术合作社”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会有生命力。这种东西除了可以应付考试之外,难以发挥启迪心智的作用。哲学史的书写,应当有研究者的心得,体现研究者的个性,在这一点上,跟写小说有些相似。多人写的小说不堪卒读,多人合写的哲学史著作同样不堪卒读。黑格尔、罗素、文德尔班、梯利、冯友兰、冯契、劳思光等人的哲学史著作都是独自完成的,至今仍然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这就说明:有个性、有见识的哲学史著作,才会受到欢迎。我希望以一己之力,完成中国古代哲学的书写,表达我之所思、我之所想、我之所见。我希望本书能成为我与读者交流思想的一个平台。我看了许多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论著,参加了多次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研讨会,虽有些启发,但仍旧感到茫然。是冯友兰先生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他老人家在《中国哲学史新编》**册的《自序》中写道:“路是要自己走的;道理是要自己认识的。学术上的结论是要靠自己的研究得来的。一个学术工作者所写的应该就是他所想的。不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不是依傍什么样本摹画来的。”我对冯先生这段话的理解是: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或研究内容是统一的,没有什么抽象的研究方法。你还没有“研究”,怎么谈得上“方法”?脱离研究过程,侈谈所谓“方法”,所谓“范式”,恐怕徒劳无益,自误亦误人。实际上,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在研究实践中去摸索。自己摸索到的方法,才是*有用的方法。通俗地讲,也可以叫作“摸着石头过河”。研究方法总是同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没有什么脱离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的、屡试不爽的、现成的研究方法。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甚至每个研究课题都有独特的研究方法。这种可操作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摸索出来的。当然,他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方法,但是学习和借鉴不能代替自己独立探索。想从别人那里找到现成的方法是不可能的。抱有这种念头的人,恐怕已陷入方法论的误区,只能被“方法论的焦虑”折磨得焦头烂额,不会有什么收获。鲁迅先生说过,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不一定先要把《写作方法》《创造大全》之类的书都读透了之后才动笔,而是在创造过程中体味自己适用的写作方法。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道理恐怕也是如此。“绣出鸳鸯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这并不意味着绣花师傅太保守、太小气,因为“金针”确实难对不知者道。徒弟要想掌握刺绣的方法,只能在刺绣的实践中去摸索,用心揣摩师傅绣出的“鸳鸯”,不能指望师傅告诉你绣出鸳鸯的现成方法。方法不完全是学来的,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悟”。借用《坛经》上的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指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现成的方法,恐怕只会落得邯郸学步者的结局。邯郸学步者觉得邯郸人走路的方法好,就去学,结果没有学会,竟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法也忘记了,*后只得狼狈地爬出邯郸城。关于中国哲学史书写方法,本书力求避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之风,另一种是虚无主义之风。一些以“学术警察”自居的人,极力鼓吹“两军对战”模式,可以说是教条主义之风的典型表现。教条主义者从苏联哲学界搬来“两军对战”模式,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强行推广,害苦了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在“两军对战”模式的误导下,中国哲学史研究者**能做的事情,仿佛就是给古代哲学家制造一顶“唯物论者”或“唯心论者”的帽子。这种“研究”,完全脱离了中国哲学史的实际,谈不上有什么学术含量。道理很简单,使用外来的问题和外在的方法剪裁中国哲学史,怎么可能呈现中国哲学史的真实情况?世界是从来就有的,还是上帝创造的?这是西方人才会有的一种困惑,是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语境中才会提出的问题。中国古人从来没有上帝创世说的观念,根本就不可能这样提出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创世说的传说,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但那只是小说家言,不能作为一种非常严肃的学术观点写入中国哲学史。我们不能用看待西方近代哲学家的眼光去看待中国古代哲学家,不能武断地把古人近代化或现代化。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哲学属于前近代的哲学理论形态,因而中国古代哲学家不可能像西方近代哲学家那样自觉而清晰地意识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更不可能依据这一问题的理解来构筑学说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教条主义者长期掌控话语权,致使中国哲学史事业跌入低谷。如果不刹住教条主义之风,不搬开这块大石头,中国哲学史事业便无法走出低谷。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放弃陈旧的教条主义话语方式。虚无主义之风是近些年刮起来的,具体表现就是质疑“中国哲学合法性”。以“合法性”评判哲学,十分荒唐。哲学本来就是无法无天的学问,根本不存在合法与否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只是哲学的哲学”,只存在着“带前缀的哲学”,如中国哲学、欧洲哲学、阿拉伯哲学、印度哲学等。哲学是个复数,而不是个单数。各种哲学话语方式可以有相似性,但不具有相同性,怎么可能判定某种哲学合法,某种哲学不合法?合法性可以用于政治,用于法律,但不能用于哲学。有如我们可以讨论鸟的飞翔性,但不能讨论狗的飞翔性。不承认“中国哲学合法性”,等于说根本没有中国哲学史这么一回事,等于说研究中国哲学史无异于画鬼。一个无故怀疑“父母合法性”的孩子,肯定是不孝之子;一个无端质疑“中国哲学合法性”的人,岂不等于置身于中华民族之外?倘若不刹住这股虚无主义之风,研究中国哲学史从何谈起?所以,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澄清虚无主义迷雾。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中国哲学史可以分成古代和近现代两大部分。中国古代哲学发端于春秋末年,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到1840年为止,有近2400年的历史,是一部完整的断代史。在这段历史区间,中国哲学基本上保持着独立发展的态势,尚未受到西方哲学全面而根本的影响。16世纪,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曾介绍过西方哲学,但影响力十分有限,不能改变中国传统哲学独立发展的态势。东汉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固然发生较大的影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固有哲学的理论形态。佛教渐渐融入中国固有哲学系统,实现了中国化,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组成部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展迈入近代的门槛,西学涌入中国思想界,中国哲学发展也迈入近现代的门槛。中国古代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我们中国人提供了精神生态环境。中国人学习中国古代哲学,乃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即便不是专门学习哲学的人,也应当学一点中国古代哲学。我们学习中国哲学史,不能像西方人那样看待中国哲学。他们看待中国哲学史,有如到博物馆去参观,不必把自己放到历史进程中;而我们学习中国哲学史,是在同自己的先哲进行精神沟通和交流,进而打造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漫长的历史过程,本书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做一下整体的概述,以便大家对此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