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县委在烽火中诞生
周文进
1938年3月3日,日军进犯临沂,临沂军民奋勇抗敌,浴血奋战。战役历时50天,虽取得了打死打伤日寇8000余人的战绩,但*终临沂失守。4月21日,日寇占领临沂。
同年春,随平津流亡学生南下的共产党员杨士法等人,到临沂三重一带,与丁梦孙、韩去非等发动群众抗日。6月下旬,杨上法到莱芜向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汇报工作。为开辟临沂西部和临费边区的工作,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1938年5月下旬,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同年12月改为山东分局)决定由杨十法、肖方洲和兰启新组成临沂县委,以扩大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族统一战线工作,以大力培养十部、发动和组织抗日武装为工作**。
县委在何地成立,儿位领导很犯踌躇,*后决定,地点必须符合这样儿个条件:首先群众基础好、村风正、积极分子多而活跃;其次是村庄不靠大路,相对偏僻;三是闲园、闲屋,人迹罕至,万一出现意外,疏散方便。大家充分议论之后,权衡再三,*后决定在中石埠村进步青年朱英家南园中的三间屋内召开会议。因为,此园后临东、西街,街北是朱英家,园东是朱英五叔家,南是大户一高墙,西边是一道矮石墙。此地十分理想,并且,积极分子朱殿馥就住在朱英后院,朱茂科是朱英本家侄子。事先,秘密安排了岗哨,让朱英、朱殿馥及几个可靠的人在街上装作闲聊,一旦发现异常,掷石砸墙为号,约定若有人在西边喊:“堵住,别让跑了。”与会人员即可大胆往西撤。一切安排就绪。1938年7月,中共临沂县委成立会议在这里如期举行。会议决定杨士法任县委书记,兰启新、肖方洲分别任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
县委成立后,根据当前局势,工作需要,决定首先组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临沂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8月间,临沂县第二届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在中石埠村召开选举大会(1938年1月,经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同意,临沂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临沂城第四小学成立,国民党县长王保合兼任主任,日军占领临沂后已名存实亡),山席会议者除本地进步青年及知名人士外,还有苏北米的肖文、肖明等。会议选出委员50多人,推选高树屏任主任委员。动委会团结了一大批社会知名人士,如东石埠村的魏秀峰,层山的张子光等。县委通过动委会,开展热火朝天的抗日宣传工作,中石埠村及附近的许多进步青年,如朱茂科、魏文彬、朱殿馥、朱英都是活动骨干。动委会根据各界人士的思想动态,利用人会小会、传单、标语、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到朱隆、磊石、城前等集市上大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动员起来,武装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粮出粮,有枪出枪,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洪流中去。各界人士只要配合抗日救国,就‘定能阻止日本的侵略。动委会号召各界人士只有结成强大的统一战线,做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抗日人人有责,抗日战争就一定会取得*后胜利。县委还编印了十几期不定期的汕印小册子,广泛散发。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戳穿了亲日投降派所散布的恐日思想和“唯武器论”,极人鼓舞了广大人民抗日的信心和决心。
县委还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战线工作。9月,中共临郯县委改为临郯**县委之后,临沂县委书记杨士法兼任临郯**县委民运部长。县委除积极协助丁梦孙等做好临郯青救团工作外,还主动配合韩去非、靳怀岗做争取地主武装王洪九、董慕仲部的工作。同时,积极利用任王洪九一大队大队长的中共党员张玉枢在干部做工作。肖方洲几次在干部军官会议和士兵会议上讲话,杨士法也多次找王洪九谈话,对争取王洪九部在抗日初期开展抗日,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的县委只有二个年轻党员干部。虽有石埠村进步青年朱茂科、魏文彬、朱殿馥等帮助搞些事务性的工作,但由于缺乏干部,困难很多。县委决定利用动委会举办培训班,山杨士法兼任培训班丰任。培训班设在东石埠大圣寺,丰要讲授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和民众动员等。培训班办了两期,每期六七十人。每学期一两个月,时问虽短,却使学员们受到深刻教育。崔波、崔立美、张侠、张涛、朱英(朱佩俊)、程方德、王静炎、何奇、肖文等都是干训班的学员。后米,培训过的学员大都成为抗同中发动、组织、武装群众的骨干力量。
1939年2月上旬,中共鲁南特委成立,肖方洲、兰启新调任,中共临沂县委撤销,1940年3月初中共临郯**县委撤销,接着又重新组建中共临沂县委,由刘子见任书记,干洪烈任组织部长,赵庆升任宣传部长,石涛任军事部长。抗战期间,临沂县委归中共鲁南区党委所属三地委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