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中国古典诗歌文学常识
一、诗歌的分类
诗歌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新诗)两大部分。
(一)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究对仗,押韵自由。它有四言古诗(*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又称新诗。按照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层级,现代诗歌分为现代风体、格律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现代诗歌可以为叙事诗和抒情诗。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现代诗歌适应了时代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以打破旧体诗的格律形式束缚。
随着自由体新诗的勃兴,新诗体式因不加节制而趋于散漫,便转而要求便于吟诵的格律化。代表新诗创始期*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代表作是《女神》。徐志摩是新月派中*具代表性的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闻一多是新月派创作和理论全面发展的诗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朱湘在格律诗的倡导和建设方面亦多有建树。他著有《夏天》《草莽集》《石门集》等。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派诗风兴起,李金发以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为模式,著有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戴望舒,因发表《雨巷》一诗而被称为“雨巷诗人”。“泰戈尔体诗歌”是中国现代诗歌风格流派之一,欧发伟创作的《红楼遗梦》是“泰戈尔体诗歌”诞生的标志。
*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新青年》继发表新月诗社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之后,于1917年2月2卷6号上刊出胡适的白话诗8首。这是中国诗歌运动中出现的**批白话诗。早期新诗注重社会生活,面向人生,揭露黑暗,以新诗作为干预人生手段的现实主义倾向。1920年3月,胡适的《尝试集》出版,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部白话新诗集。朱自清是其中成绩显著的诗人。冰心也是文学研究会中较早开始创作活动的作者之一,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深受泰戈尔的影响,晶莹清丽,浸透着在人性主题下的母爱和童心。“五四”时期青年男女渴望挣脱封建旧礼教的束缚,湖畔诗社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因此为世人注目。汪静之尚有《蕙的风》和《寂寞的国》。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新诗?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今人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二者都是现代诗歌。
②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大多是古体诗。
③律诗?绝句
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④歌?行?引
歌?行?引为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⑤乐府?新乐府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时期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⑥题目?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在“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阕”(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阕”(或“下片”)(“阕”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⑦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着音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⑧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做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序)、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序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多扮演性格、相貌上独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多扮演男性次要人物);卜儿(扮演老年妇女)。
⑨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部分宫调下有若干种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三、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
①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②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③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⑤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四、中国古代的**诗人及作品
(一)春秋战国时代
1.《诗经》
《诗经》中国*早的诗歌总集,本称为《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篇目有《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等。《诗经》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 楚辞
屈原开创了楚辞新诗体。屈原,名平,是我国**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 《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的主要文学作品形式为乐府。乐府的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于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曹操开创了“建安风骨”新风。曹操字孟德,为“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植,字子建,“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位杰出的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杨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四)唐朝五代时期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他在“四杰”中成就*高。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孟浩然,襄阳人。唐代**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善边塞诗、宫怨诗。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丞集》,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李白的诗歌是古典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杜甫的诗歌是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首创记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孟郊,字东野。**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韩文公”,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要充实,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要求。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刘禹锡,字梦得,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诗歌是通俗派的代表,相传其诗老妪可懂。
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李贺被称为“诗鬼”,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
杜牧,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杜牧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璟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五)宋朝时期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柳永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晏殊,字同叔,谥元献。晏殊尤擅小令,风调娴雅,气象富贵。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坛**,“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的《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部诗话。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宋代伟大的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苏轼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苏文忠公集》。
苏辙,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栾城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成就**。
曾巩,字子固,谥文定,又称南丰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元丰类稿》。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为《王临川集》,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中国古代*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高者。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中国古代*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主要作品为《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主要作品为《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作品中表现了激昂动人的爱国精怀。
(六)元朝时期
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我国古代**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该作品为元代剧本中*长的一部,也是元剧中*成功的作品之一。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散曲作者中成就*高者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主要作品为《云庄休居自道小乐府》,其中《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首*成功。
睢景臣,字景贤,主要作品为《哨遍?高祖还乡》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