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行政权力制约体系建构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行政权力制约体系建构研究

  • 作者:邢孟军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420130
  •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 页数:1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试图运用“治理”理论,从公共权力运行的视角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进行解读。既坚持科层制下行政机关职责权限的分立与独立,又强调发挥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强调社会主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本书坚持理论指导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对行政权力的制约首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因而必须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理论分析,对其法理基础、功能作用和内容形态等基本问题作出回答。与此同时,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这种研究方法侧重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本文精选了一些媒体关注、学界热议的案例,并**关注了*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辑的一些案例,在此基础上,专门讨论了宁波的一些案例,试图探索这些案例背后的法理解读。
    文章节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积极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化和规范化。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权力制约问题。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从现实政治发展的需求来看,权力制约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自然也应该为学界所重视。
    长期以来,有关权力制约的理论主要有两种:由洛克*先提出并经孟德斯鸠完善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理论和由托克维尔创立的以社会制约权力理论。除了这两种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之外,还有以法律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责任制约权力等理论。这些理论对于遏制权力滥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同时,这些理论也有各自的瑕疵,主要是过于片面,不够完善。理论上的瑕疵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对权力制约的阻滞。
    如果换个思路,也就是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我们则会发现一条更有力的权力制约路径,那就是全面剖析权力的内在构成要素,并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制约,如此,就会建构一个结构完整、逻辑自洽的权力制约体系。
    从系统的角度去理解,权力可以看作是由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定组织与功能状态。权力能够有效发挥其强制性和支配性等功能,是构成它的各个要素,诸如来源、主体、程序、对象、责任、救济等,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权力来源是权力合法性的前提,权力主体是权力运行的载体,权力程序规划着权力运行的路径,权力对象承受着权力运行的结果,权力监督是约束权力主体的有效手段,权利救济是权力合法运行的*后防线。没有上述各项构成要素,权力将不能现实存在。上述各构成要素如不能得到有效制约,权力运行的失范现象就会随时发生,腐败也不可避免。为此,从权力构成要素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制约手段,就能建构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也有助于保障权力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也可以使得视野更开阔、角度更全面、内容更丰富,并且可以触及权力运行的*核心层次问题——权力运行中蕴含的价值追求。
    目录
    **章行政权力的内在特质及制约路径
    1.1 对行政权力概念的诠释
    1.2 行政权力的强制性特质
    1.3 行政权力的扩张性特质
    1.4 行政权力的人格化特质
    1.5 行政权力制约机制建构路径
    小结
    第二章制约行政权力的域外及港澳特区实践
    2.1 西方法学界制约行政权力的主要理论概述
    2.2 英美法系主要**制约行政权力的实践
    2.3 大陆法系主要**制约行政权力的实践
    2.4 亚洲文化相近**制约行政权力的实践
    2.5 香港特别行政区制约行政权力的实践
    2.6 澳门特别行政区制约行政权力的实践
    小结
    第三章制约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机制建构
    3.1 制约行政权力的平衡理论概述
    3.2 制约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构成
    3.3 制约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渊源
    3.4 制约行政权力的法律渊源冲突
    3.5 制约行政权力的法律渊源效力评价
    实证分析:宁波市创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方式的实践探索
    小结
    第四章制约行政权力的主体配置机制建构
    4.1 从主体视角制约行政权力的法理概述
    4.2 行政权力冲突的分类及其逻辑后果
    4.3 政府内部的行政权力配置
    4.4 政府与社会的行政权力配置
    4.5 行政主体权力配置机制创新
    实证分析:宁波市通过人民调解化解医患纠纷的实践探索
    小结
    第五章制约行政权力的权利保障机制建构
    5.1 从权利视角制约行政权力的法理概述
    5.2 权利制约权力的权能基础
    5.3 尊重行政相对人的基本尊严
    5.4 保护行政相对人的信赖权益
    5.5 确保对行政相对人权益损害的*小化
    实证分析:宁波市运用行政指导进行柔性执法的实践探索
    小结
    第六章制约行政权力的程序规范机制建构
    6.1 从程序视角制约行政权力的法理概述
    6.2 程序制约行政权力的独特优势
    6.3 制约行政权力的若干程序性制度
    6.4 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
    6.5 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制约行政权力
    实证分析:宁波市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探索
    小结
    第七章制约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机制建构
    7.1 从监督视角制约行政权力的法理概述
    7.2 制约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分类
    7.3 强化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的价值依归
    7.4 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的体系化
    7.5 创新制约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实证分析:宁波市加强行政审批全过程监督制约的实践探索
    小结
    第八章制约行政权力的权利救济机制建构
    8.1 从救济视角制约行政权力的法理概述
    8.2 重视责任追究在精神抚慰层面的权利救济价值
    8.3 发挥行政复议在权利救济中的重要功能
    8.4 弱化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
    8.5 强化司法机构在权利救济中的核心功能
    实证分析:宁波市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的实践探索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