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当 代理论建构
QQ咨询:
有路璐璐:

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当 代理论建构

  • 作者:黄力,姚选民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10854934
  •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 页数:1
  • 定价:¥4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雷锋精神不仅仅是指雷锋同志的言行,更是指像他那样的一类人的言行。雷锋精神是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东方与西方双重叠加的结晶,她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紧密地偎依在一起,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精神样本和重要载体。本书有力地呈现这一结论,对雷锋精神进行问题化的理论处理,进行一种当代理论建构。
    文章节选
    **章 论“雷锋精神”
    ——内容、结构与价值向度
    一、引 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接见部分基层解放军代表时,对某工兵团“雷锋连”的指导员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王士彬等:《习近平: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14年3月12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2014lianghui/content-3/detail_2014_03/12/34705013_0.shtml。然而,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讲话指示精神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中共**办公厅印发),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年第3期。,人们应当首先厘清雷锋精神概念的基本内涵,并进而完整揭示出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时曾对他的秘书说:“学不是学他哪一两件事情,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优点,而是要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一贯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此同时,我们知道,“雷锋精神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由雷锋本人的先进事迹和精神作为基础,经过**人物的提倡,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与发展,在几十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弘扬培育的实践,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雷锋精神已经不仅仅是雷锋个人思想行为的反映,而是汇聚了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上的成果,凝结了无数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的创造性实践。”如果是这样的话,不难理解的便是,一方面,雷锋精神就不等同于雷锋,或雷锋同志的精神,另一方面,雷锋精神概念的内涵似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基于对雷锋精神研究领域既有研究文献的考察,一般来讲,狭义的雷锋精神主要是指对雷锋本人的言行或事迹所表现出来之先进思想、道德观念或崇高品质的理论性概括和理性总结。广义的雷锋精神则主要是指升华为以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同志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着的、为雷锋传人所敬仰和追求的文化精神价值和道德体系。然而,缘于雷锋精神研究的理论性这一理论诉求,以及雷锋精神的普遍性意味,在本章中,我们显然主要是在广义含义���意义上来使用雷锋精神概念的。考虑到雷锋精神内涵的丰富性甚或繁复性,我们遂拟从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内在结构和价值向度这样三个维度来梯次、深入和系统揭示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
    二、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
    关于雷锋精神的具体内容,这在雷锋精神研究领域是一个有点众说纷纭的话题。胡锦涛同志认为,“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发扬光大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忠于职守。”李长春同志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他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他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他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他艰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亦即:“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甚至,关于雷锋精神具体内涵的构成,经中国雷锋工程委员会、雷锋精神学校、雷锋资料展览馆三单位联合研究梳理,曾被概括为这样22种精神:
    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一心向党的忠贞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报效社会的“傻子”精神、学习上的“钉子”精神、生活上的“补丁”精神即艰苦奋斗精神、工作上的“螺丝钉”精神、关心下一代的“园丁”精神、助人为乐的团结友爱精神、与人交往的诚信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的哲理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谦虚谨慎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淡泊名利的主人翁精神、柳树松树精神、乐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共产主义精神。
    目录
    序一 穹顶之下的雾霾与道德“雾霾”
    序二 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1章 论“雷锋精神”
      ——内容、结构与价值向度
    第2章 论雷锋精神中的“创新”命题
    第3章 雷锋“利他”与“利己”行为的心理动因分析
      ——一种人性视角
    第4章 论雷锋爱国主义精神的德育价值
    第5章 论雷锋职业道德的四维伦理基础
    第6章 共产党员要带头践行雷锋精神
    第7章 共产党员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
    第8章 领导干部学雷锋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第9章 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境遇及其弘扬路径探索
    第10章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视角
    后 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