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遗传学(第2版)(內容一致,封面、印次、价格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遗传学(第2版)(內容一致,封面、印次、价格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 作者:戴灼华 王亚馥 粟翼玟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20834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525
  • 定价:¥43.9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遗传学》第2版仍遵循第1版的编写指导思想,即重视保持遗传学学科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加遗传分析的比重,更为深入地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论述了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变异、表达与调控等基本规律和*新研究成果。
    根据遗传学学科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经验,第2版压缩了经典遗传学的内容,删除了第1版中“体细胞遗传”和“遗传学与人类健康”等章节。调整了第1版中“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两章中的大部分内容。增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和“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等内容。其余各章都以不同形式增补了各分支学科的进展前沿。
    《遗传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院校生物学本科生的遗传学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文章节选
    遗传学是当代生命科学的核心和前沿之一,它的快速发展令人惊叹!在一本教科书中涵盖它的所有分支学科和全面反映其*新成就,势必篇幅过大,而且易使读者在遗传学信息的浩瀚海洋中迷失方向。基于我们对遗传学知识的积淀,时间的历练,浓缩了编者们在遗传学教学和研究中的心智和体验。基于对近年来国外**教科书和专著的认真研读,我们效仿、参照并学习了国内外同行对遗传学中的经典与现代内容并重的理念,遵循遗传学的发展历史,以孟德尔定律为首篇,十分重视遗传规律在分子水平上的诠释;保持基础遗传学的完整体系与知识结构及其精美的图解等优点。
    新版遗传学的结构体系和知识点是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和适合教学实践的规律而作了精心调整和梳理。删去或调整第1版的第4章“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第7章“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第12章“体细胞遗传”和第20章“遗传学与人类健康”等内容,新增了“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真核生物中的RNA干扰与基因沉默”、“反转录转座子及其转座机制”、“表观遗传变异”和“近亲繁殖的遗传平衡”等内容。力求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展示遗传学各分支领��中的研究新成果和发展前沿,拓宽知识面。
    新版遗传学对某些**和难点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分析的逻辑思路清晰,主线明确,使读者对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研究方法有完整和深入的理解。考虑到高中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及前期课程为遗传学课程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本书压缩并精减了孟德尔定律、数量性状遗传分析中的公式推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中相关的基础内容。
    新版遗传学仍然将培养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置于首位,力求在全书自始至终贯穿遗传分析的思维理念。体现在从现象到本质,从表型到基因型,从基因到基因组,从原核生物到人类等各个不同层次上掌握对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变异及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的分析和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技巧。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在正文之外设置了具启发性或前沿性的知识窗,有的是选读性的附加资讯,大多是近1~2年内遗传学研究的新动态或重要发现,诸如“新基因的起源”,“世界首份‘个人版’全基因组图谱”,“解码人类基因组的蓝图——ENCODE计划”等等。全书附有近400幅插图或照片,力求图文并茂。本书十分注重遗传学的名词、术语和符号的命名、书写和释义的规范和统一。此外,章尾设有思考题,并同期配套出版发行《遗传学学习指导与题解》,其中附有各章内容小结、习题答案,以及重要名词的词汇表,供读者参照。
    为了适应遗传学的学科发展,为我国遗传学教学的深入改革,为培养新一代的遗传学家,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特别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分社对《遗传学》第2版的出版发行的大力支持,感谢王莉副编审为本书付出的辛劳。对绘制插图、计算机录入以及协助从网上查阅文献和资料的老师和研究生们为本书的问世所付出的艰辛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还要感谢编者的家人和朋友们对本书的编写出版的关心和支持。
    教科书的修订工作难度较大,而编者学识水平、时间和精力所限,书中疏漏、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殷切希望读者的批评、指正和建议。
    目录
    1 绪论
    1.1 遗传学的涵义
    1.1.1 遗传学的定义
    1.1.2 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1.2 遗传学的发展
    1.2.1 遗传学的诞生
    1.2.2 细胞遗传学时期
    1.2.3 生化和微生物遗传学时期
    1.2.4 分子遗传学时期
    1.3 遗传学的应用
    1.3.1 遗传学与农牧业
    1.3.2 遗传学与医药业
    1.3.3 遗传学与社会和法律

    2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1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2.1.1 染色质
    2.1.2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2.2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2.2.1 细胞周期
    2.2.2 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2.2.3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2.2.4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3 生物体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2.3.1 有性生殖
    2.3.2 无性生殖
    2.4 生活周期
    2.4.1 低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2.4.2 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2.4.3 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

    3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1 核酸是遗传物质
    3.1.1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3.1.2 噬菌体感染实验
    3.1.3 烟草TMV的重建实验
    3.2 核酸的分子结构
    3.2.1 核酸的分子组成
    3.2.2 DNA的分子结构
    3.2.3 RNA的分子鳍构
    3.3 DNA复制
    3.3.1 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3.3.2 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
    3.3.3 环状双链DNA复制方式
    3.3.4 真核生物染色体端粒的复制
    3.4 RNA转录与加工
    3.4.1 RNA聚合酶
    3.4.2 启动子与增强子
    3.4.3 原核生物tRNA和rRNA的加工
    3.4.4 真核生物tRNA和rRNA的加工
    3.4.5 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
    3.5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合成
    3.5.1 遗传密码的性质
    3.5.2 tRNA与遗传密码
    3.5.3 密码子的例外与特殊属性
    3.5.4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3.5.5 蛋白质的合成
    3.6 **法则及其发展
    3.6.1 **法则与遗传信息流
    3.6.2 **法则的修正与发展
    3.7 基因的现代概念

    4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4.1 分离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4.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4.1.2 单因子杂交实验及其分析
    4.1.3 分离定律
    4.2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4.2.1 双因子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4.2.2 孟德尔定律的测交证明
    4.3 遗传学数据的Y2分析
    4.4 人类中的孟德尔遗传分析
    4.4.1 人类遗传的系谱分析法
    4.4.2 人类简单的孟德尔遗传特征
    4.5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4.5.1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的关系
    4.5.2 外显率与表现度
    4.5.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5 连锁遗传分析
    5.1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5.1.1 性别与性染色体
    5.1.2 人类的性染色体
    5.1.3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几种类型
    5.1.4 环境因子与性别决定
    5.2 性连锁遗传分析
    5.2.1 黑腹果蝇的伴性遗传分析
    5.2.2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5.2.3 果蝇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
    5.2.4 人类的性连锁遗传分析
    5.2.5 ,其他伴性基因的遗传分析
    5.3 剂量补偿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5.3.1 性染色质体
    5.3.2 剂量补偿效应与Lyon假说
    5.3.3 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分子机制
    5.4 连锁交换与重组
    5.4.1 果蝇的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5.4.2 连锁群
    5.5 遗传的第三定律
    5.5.1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5.5.2 遗传的第三定律
    5.6 染色体作图
    5.6.1 基因直线排列原理及其相关概念
    5.6.2 基因定位的方法
    5.6.3 遗传干涉与并发系数
    5.6.4 利用作图函数计算大图距
    5.7 人类的基因定位
    5.7.1 系谱分析定位法
    5.7.2 基因剂量效应法
    5.7.3 DNA介导基因定位

    6 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6.1 真核生物基因组
    6.1.1 c值悖理
    6.1.2 N值悖理
    6.1.3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序列的复杂度
    6.2 真菌类的四分子分析与作图
    6.2.1 顺序四分子的遗传分析
    6.2.2 非顺序四分子的遗传分析
    6.3 真核生物重组的分子机制
    6.3.1 同源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
    6.3.2 同源重组的分子模型
    6.3.3 联会复合体与重组
    6.4 基因转变及其分子机制
    6.4.1 异常分离与基因转变
    6.4.2 基因转变的类型
    6.4.3 基因转变的分子机制
    6.5 体细胞交换与基因定位
    6.5.1 单倍体化与体细胞交换
    6.5.2 有丝分裂交换与基因定位
    6.6 体细胞融合与基因定位
    6.6.1 细胞融合与基因定位
    6.6.2 同线分析
    6.7 真核生物基因的删除与扩增及重排
    6.7.1 基因删除
    6.7.2 基因扩增
    6.7.3 基因重排

    7 细菌的遗传分析
    7.1 细菌的细胞和基因组
    7.1.1 细菌的细胞
    7.1.2 细菌的基因组
    7.2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其筛选
    7.2.1 大肠杆菌的突变类型
    7.2.2 细菌的培养与突变型筛选
    7.3 细菌的接合与染色体作图
    7.3.1 细菌接合现象的发现
    7.3.2 F因子及其转移
    7.3.3 细菌重组的特点
    7.4 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
    7.4.1 中断杂交实验原理
    7.4.2 中断杂交作图
    7.4.3 重组作图
    7.5 F’因子与性导
    7.5.1 F’因子
    7.5.2 性导
    7.6 细菌的转化与转导作图
    7.6.1 细菌的转化与作图
    7.6.2 细菌的转导与作图
    7.7 细菌同源重组的机制
    7.7.1 细菌同源重组的特点
    7.7.2 细菌同源重组的分子基础

    8 病毒的遗传分析
    8.1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基因组
    8.1.1 病毒的形态结构
    8.1.2 病毒的基因组
    8.2 噬菌体的增殖与突变型
    8.2.1 噬菌体的增殖
    8.2.2 噬菌体的突变型
    8.3 噬菌体突变型的重组测验
    8.3.1 Benzer的重组测验与基因的精细结构分析
    8.3.2 T2突变型的两点测交与作图
    8.3.3 λ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与作图
    8.3.4 T4突变型的三点测交与作图
    8.4 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测验
    8.4.1 互补测验与顺反子
    8.4.2 西x174条件致死突变的互补测验
    8.4.3 T4条件致死突变型的互补测验
    8.4.4 基因内互补
    8.5 噬菌体T4Ⅱ的缺失突变与作图
    8.5.1 缺失作图原理
    8.5.2 缺失作图方法
    8.6 λ噬菌体的基因组与位点专一性重组
    8.6.1 λ噬菌体的基因组
    8.6.2 λ原噬菌体与合子诱导
    8.6.3 原噬菌体的整合与切除
    8.6.4 位点专一性重组的分子机制
    8.7 环状排列与末端重复
    8.7.1 线状DNA具有环状遗传图
    8.7.2 环状排列与末端重复的形成

    9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9.1 数量性状及其特性
    9.1.1 数量性状的概念
    9.1.2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学说
    9.1.3 阈性状及其特性
    9.2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基本方法
    9.2.1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
    9.2.2 估计遗传率的方法
    9.3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9.3.1 近交及其遗传学效应
    9.3.2 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理论

    10 外遗传分析
    10.1 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
    10.2 细胞内敏感性物质的遗传
    10.2.1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10.2.2 果蝇的感染性遗传
    10.3 母体影响
    10.3.1 短暂的母体影响
    10.3.2 持久的母体影响
    10.4 线粒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10.4.1 酵母的小菌落突变
    10.4.2 线粒体基因组
    10.5 叶绿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10.5.1 衣藻的叶绿体遗传
    10.5.2 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10.6 核外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
    10.6.1 植物的雄性不育
    10.6.2 高等植物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机制

    11 转座因子的遗传分析
    11.1 转座因子的发现与分类
    11.1.1 转座因子的发现
    11.1.2 DNA转座
    11.1.3 反转录转座子
    11.2 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
    11.2.1 插入序列
    11.2.2 转座子
    11.2.3 转座噬菌体
    11.3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11.3.1 酵母菌基因组中的转座子
    11.3.2 果蝇基因组中的转座子
    11.3.3 玉米基因组中的转座子
    11.3.4 人类基因组中的转座子
    11.4 转座作用的分子机制
    11.4.1 DNA转座机制
    11.4.2 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座机制
    11.5 转座因子的遗传学效应及其应用
    11.5.1 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11.5.2 诱发基因突变与启动外显子混编
    11.5.3 调节基因表达
    11.5.4 产生新的变异
    11.5.5 转座子标记目的基因
    11.5.6 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12 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
    12.1 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其遗传学效应
    12.1.1 唾腺染色体是遗传分析的理想材料
    12.1.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其机制
    12.1.3 缺失与假显性
    12.1.4 重复与果蝇棒眼突变
    12.1.5 倒位与交换**作用
    12.1.6 易位与假连锁遗传
    12.2 染色体数目变异
    12.2.1 染色体的倍性
    12.2.2 整倍体及其遗传特征
    12.2.3 非整倍体
    12.3 染色体畸变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12.3.1 利用假显性原理进行基因定位
    12.3.2 利用单体进行基因定位
    12.3.3 利用缺体进行基因定位
    12.4 染色体畸变与人类疾病
    12.4.1 染色体结构改变与人类疾病
    12.4.2 染色体数目改变与人类疾病
    12.5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2.5.1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人类近缘种之间的关系
    12.5.2 染色体变异与果蝇的进化

    13 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
    13.1 点突变及其分子效应
    13.1.1 点突变的类型
    13.1.2 点突变的分子效应
    13.1.3 可逆转的突变效应
    13.2 点突变的诱变机制
    ……

    14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15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16 发育的遗传分析
    17 免疫的遗传分析
    18 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
    19 基因工程概论
    20 群体与进化遗传分析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