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形态、结构和特征,以及它们与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真正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现象的机理,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能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应用基础型学科。
国际上有关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如何及时反映学科知识的进步,如何使培养的本科生的知识结构能与学科发展水平相衔接,并因此能从事国内外有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教学、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商业流通、行政监控等领域的相应工作,这样的问题使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生命科学工作者重任的高校教师,正面临着本科教学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
本书的编者都在各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不断地进行着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了解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现状,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使用过多种版本的教材,并遇到因教材内容缺少新意或与学生已经学过的其他课程内容重复等等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之后,编写了这本可以适合目前本科生教学以及本科**展(包括**与就业)需要的新教材,力图在本科生能力培养方面,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来取得有成效的进展。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师范教育基础上展示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多学科交叉性 本书采纳了国内外较多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对于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特别是即将成为分子生物学应用技术前沿的知识给予了必要的展示,这在其他教材中是不多见的。这样做的原因,根源在于对师范院校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冷静思考。同样是理科人才培养,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应该是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的。师范院校有理科,当初设置理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理科课程的开设提供师资,而不可能是和综合性大学一样,以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为宗旨。所以按照师范办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是实事求是的。
不过,目前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首先,少数**师范院校由于集中了**的学者,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或为**培养一定规模的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大学,比如一些拥有**理科基地的院校(教学研究型大学)。但绝大多数师范院校,依然是教学型大学。他们培养的学生,即使可能在少数院校有60%能升人研究生层次,但办学实体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师范院校培养人才要兼顾**与就业两方面的需要。
其次,目前师范院校的师范类学生比例大幅下降,他(她)们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一样,面临就业市场的双向选择,尤其是生命科学类的毕业生,在我国目前“生物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将可能转向从事相关性不够强的各种类型的职业。
第三,“生物经济”不可阻挡地将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成分,不仅将会在生物技术领域本身容纳更多的生命科学类的毕业生,还将会在相关的各种类型的职业中容纳高比例的具备生命科学素养的各类人才,例如懂生物知识的律师,懂生物知识的电子工程师等等。*起码上述这三个现实变化,决定了全国师范院校开设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必须把介绍基础理论与介绍多学科交叉应用知识并举,并将之摆在教学理念的首要位置,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