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儿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价值
一、儿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儿童语言学是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规律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当前的学科分类系统,习惯把儿童语言学置于心理语言学或发展心理学的门下,因为儿童语言是心理语言学和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因为从学术发展史上看,儿童语言的研究是由这两门学科发展起来的。
但是,儿童语言学必然有自己特殊的研究任务,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儿童语言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理论语言学的支柱学科之一,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着眼于学术现状和学科发展潜力,它应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由于儿童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儿童语言学又被称之为“发展语言学”(1DevelopmentalLinguistics)。
(一)狭义的儿童语言学
儿童语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儿童语言学,只把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1984年,我开始搜集儿童语言研究的学术资料,1985年,开始记录儿童语言发展的个案语料,到1994年3月写就《儿童语言的发展》,前后十年!自此至今又是十年!一部著作历十年风梳雨打之后还能重印,自然是十分欣慰,也有颇多感慨。
难忘在书稿即将付梓之时,邢福义老师应允作序(见本书《序》)。先生分享我“秋天收获的喜悦”,肯定我较好处理了“共性与特征”、“继承与创新”、“事实与理论”、“描写与解释”、“据点与视野”等五对关系,并对我和师兄弟们提出了很高的学术要求,希望我们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爬得更高”。先生的教诲长萦于耳,久铭于心,至今仍是我前行的动力。
拙著出版以来,评论与引用不断。例如,李向农博士的《儿童语言研究的新进展--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评介》(《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2期),陈前瑞博士的《中国儿童语言学的长成之作》(《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3期),吴继光博士的《儿童怎样描绘自己的语言地图?--读(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2期)等。本书**印刷仅2000册,坊间缺货已有些时日,不少人只得复印,或是因读不到原著而间接引用。特别是何克抗教授,曾经冒着酷暑屈尊到我的办公室索求拙著,他*近发表的长篇论文《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对皮亚杰(J.Piaget)“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质疑》,较多地引用了拙著的成果,实在令我感动不已。 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喜悦。经过满怀希望的劳作,李宇明完成了《儿童语言的发展》(以下简称《发展》)一书。这是他的新喜悦。
能否善于处理研究工作中各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一个学者的成熟程度。读了这部《发展》,我感觉到宇明比较成功地处理好了五对关系:
(一)共性和特性--语言有共性,有特性。没有共性,建立不起普通语言学;没有特性,汉语就不成其为汉语。儿童有共性,有特性。全世界的儿童都有许许多多区别于成年人的共同之处,但是,汉族的儿童又有不同于外族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语言发展上必然会出现不同于外族儿童的特殊规律性。《发展》一书,充分利用了汉族儿童语言发展的材料,同时重视了与西方儿童语言发展的比较,借以深化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认识,建立起富于特点的理论框架。
(二)继承和创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才能形成学术发展的滚滚长河。《发展》一书,对前人成果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总结。书中,既有儿童语言研究小史的述评,论说了西方的研究、前苏联的研究和我国的研究;又有儿童语言发展基本理论的述评,涉及了“模仿说”、“强化说”、“中介说”等后天环境论,“先天能力说”、“自然成熟说”等先天决定论,“皮亚杰的认知说”、“规则学习说”、“社会交往说”等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论。另一方面,对于好些问题,比如制约儿童语言发展的遗传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诸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