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

  • 作者:周宪 包兆会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31718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16
  • 定价:¥3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认同”是当前学界的热门话题。本书围绕“认同的语境与全球化”、 “认同与身份问题”、“认同与传统的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理想的认同 ”、“认同什么”、“文学作品中的认同”等专题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作了深入研究,为当前学界在该问题上的研究提供了新理论和新视野。
    本书是中外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可以在全球化背景中建立一种与他者更有效的对话机制和自我身份的定位。
    文章节选
    **编 认同的语境与全球化
    二 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问题产生的语境与研究的走向
    安德鲁·埃德加和彼得·塞奇威克在《文化理论的关键概念》中说:“就文化研究要考察个体与群体在其中建构、解决和捍卫自己的身份或自我理解的各种语境而言,身份问题对于文化研究来说至关重要。”这种看法不仅强调了文化研究与身份和认同问题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身份和认同问题与语境之间的重要联系。换言之,身份与认同问题之所以重要,与20世纪以来全世界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战争、殖民地的解体、女性主义与亚文化的兴起等等语境的变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些语境的变迁一方面使身份与认同问题日益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这些语境的变迁也构成了身份与认同问题研究必须研究的问题领域。
    概括地看,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与身份和认同问题有关的重要语境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长期对垒,以及一些地区持续不断的宗教矛盾和武装冲突,造成了一些民族和人群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移居。其中一些人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强制流动和移居的,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自我流动和移居,包括被流放国外者、被开除国籍者、政治避难者、侨居他国者等等。
    其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市场和资本市场日益扩大,加剧了人口从贫穷**向富裕**的流动和移居,也加剧了全球人口跨越**、第二和第三世界的流动和移居,以及各种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流动。例如,作为“契约劳工”而迁徙到美洲的“大西洋黑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菲律宾女佣、泰国和越南劳工等等。
    其三,各种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造成的知识分子选择的自我放逐与迁徙,使他们集中到环境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某些世界性大都市之中,如巴黎、伦敦、纽约、维也纳等。威廉斯在《现代主义是何时》中提出,巴黎、维也纳、柏林、伦敦、纽约这些新的大都市和“没有边界的艺术的跨国首都”,在20世纪前半叶吸引了来自各国的“不安定地流动的流亡者或放逐者”,“他们是国际的反对资产**的艺术家。
    ……
    目录

    **编 认同的语境与全球化
    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的诸问题
    文化认同的多面性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人文学术范式
    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家庭情节剧
    第二编 认同与身份问题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身份政治
    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
    文学混血与文化认同——马华文学的个案
    京剧文体与文化认同——论京剧在新加坡
    第三编 认同与传统的关系
    《文���雕龙》的民族审美认同
    民族文化认同与经典的再发明
    ****文化背景中的刘勰文体论
    略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出处问题的演变
    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民族性问题
    第四编 认同的建构与理想的认同
    从区域研究到文化研究:当代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范式转换的思考
    流亡与认同——一种后殖民视角
    认同建构中的时间取向
    第五编 认同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文化认同
    后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认同与本真性——兼论泰勒、汪晖与吴**的现代性方案
    从认同到承认
    第六编 文学作品中的认同
    好作品是对文化认同的穿越
    文学阅读中的认同与拒斥——从两种阅读立场看
    “凡我所在,即为中国”——论余光中乡愁诗与中国认同
    文学与民族认同
    编辑推荐语
    文学与文化认同建构的关系历来受学术界关注。每一个民族的文学实际上都承担着各自文化认同塑造的潜在功能。本书所收入的文章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2006年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全书共分六编,内容有认同的语境与全球化、认同与身份问题、认同与传统的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理想的认同、认同什么、文学作品中的认同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