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如果我们问,什么是生物?有人说生物是“自然界具有生命的物体”,这一提法似乎是从“生物”这个词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演绎出来的。如果我们再进一步问,什么是生命?有的人解释说,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然而,迄今为止,地球上并没有发现存在单纯由蛋白质组成的生物。于是有的学者又将生命的定义修改为“由高分子核酸蛋白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那么,是否有了这些物质,就有了生命呢,问题并非如此简单。细胞学说早已证明,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我们在回答上述问题时不能不从“细胞”这个单位里去寻找答案。生命现象的出现只有蛋白质、核酸、糖类等各种物质组合还不行,还必须由各种物质构建成细胞,才有了生命!细胞为生命现象提供了极为精密复杂的平台。由此可见,生命是细胞特有的属性。有了细胞也就有了生命,细胞是生命的依托。
自从发现细胞以来,300多年中学者们对细胞这个生命实体进行了步步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有责任向人们介绍细胞的构成和它与生命科学的关系。目前,细胞生物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并在此基础上与遗传学、生物化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以及形态分类、解剖学等学科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说,生命科学中的各个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细胞生物学。近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在研究生命科学时,决不能只看到分子,而忘了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即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正像**的细胞学家wilson所说:“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终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近些年来细胞生物学发展极为迅速,从形态结构到生化组成,又到细胞的信息传递网络,开创了细胞生物学发展的新阶段。细胞生物学不能孤立地发展,它的发展要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技术方面的进步。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同时,一定要启发他们重视技能的训练,并倡导为改进和创新技术做出努力。细胞生物学发展历史中的各个阶段,无不是以技术突破来推动的。
我们在编写这本《分子细胞生物学》教材时深感责任的重大。我们这个编写集体精诚团结,协调合作,在吸收本书**版和第二版经验的基础上,力求编写出一本适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教材。我们不敢预言未来,自然科学的语言是客观存在。因此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的着眼点是力求反映细胞生物学当今的研究成果。可是,要从浩瀚的资料中萃取精华,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教材不同于专业学术综述,既要具有学术性,还要关注可读性和可教性。鉴于我们的学术水平所限,难免疏漏。这一版只是一个新起点。今后还要继续努力探索和认真推敲,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衷心期待同行们和读者们给予坦诚的批评和指导。
在编写本教材第三版过程中,除了吸收教学过程中的反映外,还采纳了不少读者的宝贵意见;夏光敏教授为本书提供了若干幅研究成果图片,同时也引用和借鉴了国内外许多著作的图片,这些都对提高本书的质量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在此特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的出版得到了山东大学领导和教务处的支持和资助,以及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务人员的热情配合和帮助,我们深深表示谢意!
还需要致谢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编辑部的同志们对本教材的出版所付出的心血,王莉编辑对本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责任编辑张晓晶,特约编辑孙晓洁同志以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本教材初稿进行了逐页逐句的细致校编,本书的顺利出版包含了他们的重要贡献!